林嵐
摘要: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的特點,因此,根據(jù)各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特征,來選擇相應的教學策略顯得尤為重要。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jīng)驗,反思計算機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對計算機課堂教學應該把握的教學策略作出整理。
關鍵詞:計算機;課堂教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3-0255-01
隨著計算機的應用的大眾化,計算機教學在各類學校也得到相應的重視。在中等職業(yè)學校里,幾乎每個專業(yè)都會開設計算機課程。由于中職類學校的學生大部分學習基礎不大好,以前接觸計算機也不多,而且計算機這門課程有不同于其它課程的特點,這就要求計算機教學應用一些特定的教學策略,來提高教學效果。本文依據(jù)計算機教學經(jīng)驗,將平時教學應用到的一些教學策略作整理。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計算機課堂教學的一些教學策略。
1.讓學生喜歡上你和你的課程
從求學到從教的幾十年,我有一個很深的體會:如果學生喜歡上那個老師上課,學生會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學好這門課;相反,如果學生不喜歡那個老師,就會喪失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自然也就學不好了。那如何才能讓學生喜歡呢?這當然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它包括了老師的穿著、談吐、修養(yǎng)、責任心、愛心等等。具體到《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程,由于學生以前對計算機接觸并不多,造成學生對計算機的學習有畏難情緒,這就要求老師在上課前要對學生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去思考讓學生消除畏難心理、喜歡這門課程的方法。唯有如此,后面的教學才能順利地進行。
1.1 課前花幾分鐘活躍氣氛
筆者認為,教育首先應該做到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下學習,這樣才能讓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所以在每次上課的前幾分鐘,我都會通過各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制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比如,在多媒體教室上課時,我會課前抽幾分鐘時間讓學生聽一首歌,甚至讓學生自己上來點他們喜歡的歌。我發(fā)現(xiàn)這樣不僅活躍了氣氛,同時也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也更了解學生的一些興趣愛好。
1.2 語言幽默風趣
語言是否幽默風趣,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是否喜歡聽你的課。如果課堂上從頭到尾都看不到學生的笑容,聽不到一絲笑聲,那這堂課講得再出色,我覺得都是失敗的。有些計算機知識本身就比較枯燥無味,這就需要教師密切關注學生的注意力,上課過程中就要多運用幽默的語言,讓一些復雜難懂的知識變成簡單易懂。比如我經(jīng)常會問學生剛講的內容懂不懂,如果有人說不懂,那我會繼續(xù)問具體哪個地方不懂,這時往往都不愿意開口說了,我就會說:“有什么不懂的一定要敢于說出來,如果你們什么都懂,那我也就失業(yè)了”。這時學生開心地笑了,也就放輕松地說出了自己具體不懂的地方了。
1.3 記住每個學生的名字
美國優(yōu)秀教師行為守則第一條是:“記住學生姓名”。名字是教師走向學生心靈世界的第一串鑰匙,記住學生的名字是拉近師生關系的開始。同樣地,如果我們在課堂上提問后,直接喊出學生的名字來回答問題,他即使回答不上來,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他覺得老師重視他,他也會對老師有好感,以后就會慢慢喜歡上老師和他的課程。
2.聯(lián)系學生能接觸到的實際
在計算機教學中,應多聯(lián)系他們聽說過、見過或經(jīng)歷過的真實情境。比如我在講到《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程的“Excel中公式和函數(shù)的應用”一節(jié)時,需要用到公式或函數(shù)對Excel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這時如果我直接用書上的例子來講解,學生可能會不好理解。我想到同學們在工廠實習過,簽過工資表,如果用他們簽過的工資表來講解,他們會更有興趣。講解實例如下圖所示:
學生見到此表,很熟悉也很有興趣,也知道他們的工資是如何計算得來的:應發(fā)工資二基本工資+周末加班工資+獎金+伙食補助,或者用函數(shù)SUM對這四項求和;實發(fā)工資=應發(fā)工資—水電費—扣款。
上面這個例子是學生親身經(jīng)歷過的,他們更有興趣學習,而且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能用得上,這樣的教學效果明顯更好。
3.任務驅動模式教學
對于計算機的學習,實操技能的培養(yǎng)才是最重要的。在上機實操的時候,應該給學生一些任務操作,才能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比如在講到Excel的數(shù)據(jù)表的排序時,讓學生將以前班上的期中成績按學號錄人完成后,再按照總分從高到低的順序進行排序。通過這個實際任務,既讓學生學會了排序的操作,又讓學生了解了排序在實際問題中如何正確運用。
4.多用欣賞式教育
學生回答完問題或實操完練習后,老師要及時給予反饋。如果反饋不及時,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給予反饋的時候,即使學生的回答或操作只有一點閃光點,也要先肯定那些閃光點,然后在此基礎上提出改進的建議。如果教師只看到學生錯的部分,而加以直接批評的話,勢必會影響學生的動力,甚至學生以后都不敢回答問題了。
5.鼓勵同學間相互探討、相互學習
在機房實操練習時,我經(jīng)常鼓勵學生相互討論、相互學習。同學之間相互探討出來的正確結果,一定是他們印象最深刻的。在機房上課時,我一般是先演示操作一遍,然后發(fā)下素材,給學生一個具體的任務清單,讓學生完成任務。學生拿到素材后,邊看任務清單邊操作,雖然老師演示過一遍,但不可能全部記得住,這時有的同學開始找書本步驟操作,有的同學自己一個人在摸索,這時我會鼓勵同學到其他同學那里討論一下或者舉手問老師,使同學們形成了實操時相互學習的氛圍。老師也不能閑著,既要多輔導學生實操中遇到的問題,又要注意觀察大多數(shù)同學的操作水平,如果有的知識點大多數(shù)同學都不會,那就有必要再演示一遍。
課堂教學是一個復雜的師生交互過程,老師只有多了解學生原有知識水平,多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才能夠更好地與學生互動,進入課堂教學的良性循環(huán)。平時多積累,多觀察,多看書看報,多請教老教師,才能讓自己在課堂教學中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林格·《教育是沒有用的——回歸教育本質》[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5.
[2]帕默爾·《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