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銘
摘要: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對中學語文的語法教學也提出新的要求。語法知識時學生學習語文知識非常重要,可以幫助有效提高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表達能力。但在實際教學中卻存在很多不足,本文主要論述了中學語文語法教學出現(xiàn)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此促進語文語法教學的發(fā)展。
關鍵詞:中學語文;語法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3-0152-01
1.概述
對于初中語文教學而言,語法教學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伴隨著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的全面發(fā)展初中語文教學工作有新的變化,語文語法教學問題漸漸走進了人們的視線之中,成為了素質教育中人們關注的新的熱點問題,必須加強對語文語法教學的研究,全面掌握存在于語法教學中的問題,并針對具體間題采取具體措施,全面提高語法教學的教學質量,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教育目標。
2.語法教學問題
2.1 超出課標進行教學,師生負擔加重
初中語文教學中,想要更好地把握語法教學的程度,除了認真解讀課標、深挖教材之外,別無他法。部分教師以教材為中心,卻不能根據(jù)課標對教材內容進行適度把握,籠統(tǒng)地進行語法知識教學。例如“主謂句與非主謂句”的教學。就初中階段而言,學生只需要掌握什么是主謂句,并理解謂語構成的四種分法就足夠了,沒有必要深入分析這個句子是動詞謂語句,還是主謂謂語句。部分教師為了讓學生弄清楚什么是動詞謂語句,什么是主謂謂語句等在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學生課業(yè)增加了,教師負擔也加重了,實際效果卻不怎么理想。
2.2 新課標弱化了語法
在新課標中,對初中語文語法知識有著十分明確的規(guī)定:語法知識不列為考試內容。正是因為這樣的情況,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語文教師很少關注語法知識,很多教師為了能夠更早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在講解語法知識時,往往是一帶而過,不做講解,甚至有的教師直接跳過了這部分知識,由此可見,現(xiàn)行的課程標準嚴重弱化了語法教學。
2.3 語法教學評價體系尚需進一步完善
在教材的編寫上,我們可以看到義務教育階段的課本無論是人教版還是北師大版,在每一課結束后都有相應的研討與練習,而在這些研討與練習中大部分是文學內容,是對感情及個別字詞的解釋,極少涉及語法內容。語法的作用好像只用于試卷中修改病句的考查,課后練習中也只象征性地出幾道病句修改題,并不能對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因此,不少老師認為語法學習無用,語法考試也成了可有可無的擺設。
3.解決對策
3.1 主觀上擺正語法教學的位置
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語法貫穿于聽說讀寫的一系列過程中。語法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可廢棄。語文考試雖然不考語法的名詞術語,但是它通過測試古文閱讀、現(xiàn)代文閱讀、寫作三項內容來考查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因此,語法教學不可廢棄。但在這里強調一點,對待語法教學的態(tài)度要把握好尺度,不能過分強調,不能把語文教學完全變成語法教學,正確的是在語文教學中找準和擺正語法教學的位置。
3.2 語法教學與寫作教學相結合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作文教學,教師往往很重視審題立意,選材取景,謀篇布局而忽略語法。但是如果我們運用語法知識來指導作文寫作往往會有很多收獲。由于語法教學長期被淡化,現(xiàn)在學生的作文語法錯誤層出不窮。句式雜糅和搭配錯誤等語法錯誤十分常見。教師在作文教學時除了強調作文內容以外,在形式上也一定要落實到語言層次上,針對學生犯的語法錯誤,讓學生結合學習到的語法知識自己去分析并糾正,這樣多次以后一定會提高學生正確運用語言的自覺性。
3.3 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傳統(tǒng)的語法教學是按照“講解概念S舉例S練習”的程序進行的,這種教學方法普遍存在重教輕學、重講輕練、重記憶輕思考的現(xiàn)象,學生學得被動、機械,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無法被激發(fā)出來。只有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fā)出來,他們想要學習、樂于學習,其語言潛能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因此,在教材教法上要盡量適合學生的興趣,把枯燥的語法知識融合在活生生的事例之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方法,通過提問、演示、討論、表演等教學方法,同時,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學,把語法獲得過程真正變成學生自己主動建構的過程。
3.4 選擇基本、實用的教學內容
教師應當把簡明扼要的語法知識傳授給學生,且能夠簡單地勾勒出語法最基本的框架,講清最基本的知識點,分析最容易產(chǎn)生錯誤的地方。選擇適合于初中學生的語法教學內容,先讓學生了解語法基礎知識的概況,不必太精細,只要掌握系統(tǒng)的語法框架即可。
4.結語
綜上所述,語法教學,是培養(yǎng)中學生作文能力的基礎教學之一。然而,目前中學漢語語法教學存在脫離實際、教師語法素養(yǎng)與教學方法不能適應教學需要等困境。需要對這樣的困境進行行之有效的改進,可以從提升教師語法素養(yǎng)、符合學生能力與興趣、選擇基本實用的教學內容、結合靜態(tài)的語法教學與動態(tài)的語法教學等四方面進行改經(jīng),從而改善目前中學語文教學中語法教學不足之處,更好改善作文教學手法。
參考文獻:
[1]中學語文語法教學的淡化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沈志堅.蘇州大學.2012.
[2]中學語文語法教學的現(xiàn)狀及對策探究[D].李曉航.渤海大學.2014.
[3]初中語文語法教學研究[D].宋紅茹.河北師范大學.2014.
[4]語言學習理論發(fā)展視野下的中學語文語法教學思考[D].鄒德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
[5]中學語文語法教學研究[D].蘆淳.揚州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