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奕
【摘 要】要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做好后進生的教育轉化工作。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知識的獲得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人的成長更是曲折、艱難的,它有自己的規(guī)律,一點也勉強不得,學生的素質是千差萬別的,不同的個體接受能力不同,后進生形成的原因也是各種各樣的,這就要求老師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摸透他們的特點,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關鍵詞】小學語文;后進生;轉化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2-0098-02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轉化后進生過程中,我的具體做法是:
一、激發(fā)興趣
理解能力差、對知識感到乏味,并且對學習沒有興趣是后進生的共同特點。他們絕大部分基礎水平很低。為此,在教學中我注重合理控制教學進度,減少難度,降低坡度,循序漸進地教學。語文教學以實用為基礎,不像數(shù)學可以“舉一反三”、“舉少勝多”,教學中要指明語文學習特殊而具體的目標,要求后進生只要掌握、運用一定數(shù)量的詞匯,會說基本的交際口語,會選擇能表達真情的話贊賞別人,會寫一些常用應用文,如請假條、留言條、通知等就行了,這樣降低目標才能使其感到成功的喜悅,產生學習和實際運用的興趣。課堂上后進生的表現(xiàn)和練習測試的結果等,都給教師提供了大量的反饋信息。根據(jù)這些信息,我及時調整教學節(jié)奏及深淺度,對他們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予以糾正,并有針對性地輔導答疑,有效縮小后進生的數(shù)量。
二、樹立信心
信心是學生成功的基礎。教師在對待后進生方面首先要樹立起自身的信心。要堅信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要看到后進生不僅有進步的心態(tài),也有進步的渴望。教師只要循序漸進,腳踏實地,與他們交朋友,一定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其次,要樹立起轉化后進生的信心。雖然這部分學生身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但也蘊藏著一些不引人注目的“閃光點”,教師應抓住有利時機,適當加以表揚、鼓勵、循循善誘,揚起他們積極向上的風帆。再次,要幫助后進生樹立起自信心。這部分學生對自己的行為往往缺乏自制力和約束力,想甩掉“后進生”的帽子,將學習成績趕上去,但常感到力不從心,失敗過多更缺乏自信。鑒于他們長期以來心里處于被壓抑狀態(tài),我們需要不斷地向他們傳遞“你有能力”、“你能取得進步”“你不比別人差”等信息,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每一點滴進步,鼓勵他們每一個人細微的成功之處,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展示,利用他們的優(yōu)點促使其他方面進步發(fā)展,從而幫助他們建立起自信心。切忌對他們說:你太差了、你真笨之類的話,這樣才能使他們樹立起“自立、自強、自信”的觀念,奮力拼搏,逐步進步。
三、積極鼓勵
后進生都有自卑感,常輕視自己,較低地評價自己。教學中,我特別注意給他們提供表現(xiàn)的機會,尋找他們答問中的合理因素,提煉優(yōu)點。對他們的點滴進步,及時表揚,及時鼓勵。喜歡聽表揚、鼓勵的話,這是人的天性。不用說學生,就是普通的教師,聽到領導的表揚、鼓勵,也會激發(fā)他工作的熱情和激情,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對學生來說,物質的鼓勵是其次的,最為重要的是教師給予的精神鼓勵。教師的一句鼓勵性的話,可以給予其一節(jié)課、一學期乃至一生的影響,甚至改變其人生的軌跡。因此,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授課、批閱、輔導的過程中,不要吝嗇自己的鼓勵之詞,要多用贊賞和鼓勵性的語言給予他們精神上的巨大支持。哪怕他失誤再多,也有其亮點或創(chuàng)新的地方,都要盡量挖掘出來予以肯定。經(jīng)常表揚、鼓勵他們,就能使之親近老師;“親其師”,就能“信其道”,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習語文的興趣,進而轉化學業(yè)成績,提升語文學習的信心。
四、培養(yǎng)習慣
在檢查和輔導作業(yè)的同時,注意培養(yǎng)后進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1.口頭作業(yè)的檢查。
教師布置的口頭作業(yè),即課文的朗讀、預習及課文重點語段的背誦等。為檢查后進生口頭作業(yè)的完成情況,我經(jīng)常利用課余時間把學生叫到辦公室,或要求他們朗讀課文,或要求他們背誦規(guī)定的語段。如他們完成的質量不符合要求,從不放棄,而是盯緊盯牢,非保質保量完成任務不可。只有突破這個難關,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才能逐步改善。
2.書面作業(yè)的檢查。
對后進生的作業(yè)要求,不必與學習優(yōu)異的的學生一樣要求;在作業(yè)的布置上,我采取分層分導的策略,特殊問題進行特殊的對待——對后進生減少作業(yè)數(shù)量,但要求必須保證作業(yè)完成的質量。首先是保證作業(yè)的卷面清潔度,做到字跡工整,條理清楚;其次是保證作業(yè)的可信度,要求其作業(yè)是經(jīng)過自己大腦思考以后做出來的,不再是從同學那里抄來的,或從作文參考書上照搬來的;再次是保證作業(yè)上交的及時度,防止其惰性的產生。
五、在細節(jié)中體現(xiàn)師愛
教師的愛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一關心、尊重和要求,只有嚴格要求,而沒有關心和尊重并不是真正意義的愛,只有關心、尊重而沒有要求的愛則是溺愛,只有關心和要求,卻缺乏對兒童尊重的愛是有缺陷的愛。教師通過表情、語言和體態(tài)等諸多細節(jié)向學生傳遞著情感信息,學生也在教師的影響之下改變著自己的行為。
六、以目標激勵法調動內在動因,啟發(fā)學生形成正確期待
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必須調動內在動因,而目標的確立為學習提供了強大的動力,這是因為,目標在未實現(xiàn)的時候,對人們的學習來說,是一種期望值。這種期待本身就是一種激勵因素,它激勵每一個學生為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而努力奮斗。確立趕超目標,明確競爭對手。要求學生明確自己在語文學習上的奮斗目標,并將它具體化,具體為在班內趕超某個同學,并在行動上處處以其為榜樣,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向。
七、學校、家庭齊抓共管,向機化解社會負面影響
作為起指導性作用的學校,應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開后進生家長會或舉辦家長學校,提高家長為國教子的水平。將家長點滴、零散的教子經(jīng)驗系統(tǒng)化、理論化,邀請個別優(yōu)秀學生及家長現(xiàn)身說法,將自己的寶貴經(jīng)驗介紹給全體家長,為教育好子女,尤其是為學習后進生的家長提供較好的可借鑒經(jīng)驗。教師應及時地進行家訪,在教養(yǎng)方式上,教學方法上給予合理的指導,促使家長更好地配合學校進行,在方法、步調一致的前提下來完成轉化后進生的艱巨任務。 個案:張某,性格孤僻,因家庭原因,語文成績不斷下降,任課老師未能及時了解情況,誤認為該生學習態(tài)度不好,學習不努力,在班內點名批評,致使師生關系一度緊張,該生“干脆不再為這個老師學習”了,且破罐破摔,降為全班最差生,后來任課老師通過家訪,了解到實際情況,改變了對該生的看法,并主動為其補課,幫助解決家庭困難,使學生深受感動,化解了矛盾,一個學期后跟蹤觀察發(fā)現(xiàn),該生己有明顯的進步,成績趕了上來。可見,教師對學生,尤其是對后進生的家長進行及時的溝通,對于幫助后進生和杜絕后進生的產生均有較好作用。
總之,后進生的轉化是一項長期的、十分艱苦的工作,我們一定要有滿腔的熱情,“反復抓,抓反復”,要用愛心感化學生,用真情維護學生的自尊心,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與發(fā)展。只要我們常抓不懈,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一定會取得成功的。
參考文獻
[1]黃新民.談后進生的轉化[J].學周刊,2011(14).
[2]王鳳茹.淺談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激勵后進生進步[J].學周刊,2011(13).
[3]趙恒峰.小學語文后進生轉化策略的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2(05).
[4]甄春鋒.淺談后進生的轉化[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