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香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5-0271-02
隨著英語課程改革的推進,以評促學越來越受到廣大教育者的關注,在小學階段的評價體系中,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共存。形成性評價是形成性的,重點評價學生平時參與各種教學活動的表現(xiàn),它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旨在確認學生的學習潛力,發(fā)展學生能力。它注重學生發(fā)展的需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體驗,它除了評價知識、技能等可以量化的方面以外,更適合于評價興趣、態(tài)度、策略、合作精神等不易量化的品質(zhì),評價結果多以等級加評語的形式來表達。
筆者在日常教學中運用小組競賽的方式實施形成性評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人在所擔任英語課的班級里都貼上“Who is the winner?”(看看誰是優(yōu)勝者)的小組競賽表格,用于記錄學生是否掌握一個學期內(nèi)所學知識、過程、能力以及態(tài)度,了解教學效果,了解學生需求以進一步指導。它是伴隨學習過程進行的向師生提供學習狀態(tài)和進程的反饋信息,展示學生學習英語的成果,從而調(diào)節(jié)教與學的活動,提高教學效率。具體是這樣操作的:
一、小組競賽評價學習的興趣、態(tài)度
德國教育家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與鼓舞?!痹诮虒W中教師應堅持使評價貫穿于整個學習活動中,使形成性評價能以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為主要目的。小組競賽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可以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參與意識、合作意識、作業(yè)練習情況等。我把每個班學生分為A、B、C、D四個組別,每節(jié)課上值日匯報的同學都會在黑板右上方寫這幾個字母,課堂上我會根據(jù)相應的教學內(nèi)容組織小組競賽,根據(jù)學生課堂上的表現(xiàn)通過教師評價、小組評價或?qū)W生評價,在相應的組別下加減分或標出E(Excellent)、G(Good)、O(ok)、T(Try hard),并把結果記錄下來,每個星期綜合評價每組成員各方面的表現(xiàn),評出每個星期的優(yōu)勝者,在“Whos the winner?”表格中相應的組別下畫上一面紅旗。這樣在課堂學習中,對學生的表現(xiàn)及時恰當?shù)卦u價,如此,將鞭策學生以更好的姿態(tài)投入到學習中去。
課堂學習過程評價表(例)
(E:Excellent優(yōu)秀 G:Good好 O:OK一般 T:Try hard需要努力)
〖XC100.JPG;%30%30〗
另外,作業(yè)、練習是幫助學生加深、鞏固所學知識,檢查當天學習效果,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反映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一個重要窗口,是一條不可或缺的反饋渠道。我把學生作業(yè)、練習情況(評價標準E:書寫工整、清楚,正確率很高 G:略 O:T:略)也列入小組競賽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小組競賽評價學習的知識水平
章兼中教授在其專著《外語教育學中》指出:“課堂中師生交往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學習間和小組間的交往為重要。”因為一班級的一具有共同的年齡特征,知識水平和思想情感因素,易于傳遞和接受信息,易于激勵學生參與意識,這就為小組競賽活動順利開展,實現(xiàn)課堂交際化奠定了基礎。課堂教學中的答問、朗讀、會話表演、聽力、背誦等都可以用小組競賽的方式進行,并把每次競賽的結果記錄在表格中。如第二冊第六單元要求學生能用所學句型“It has…”“Look at…”描述物體的特征。在學生學習了新句型后,我給每一小組提供了一種動物玩具練習說話,先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討論,最后派一位代表發(fā)言,比一比哪組同學說得最好。動物是學生們所喜愛的,他們認真觀察,積極交流,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任務。如:
Group1:Look at the rabbit.Its white.It has long ears and red eyes.I like it very much.
Group2:I have a friend.Its brown.It has long arms and a long tail.It likes peaches.Guess.What is it?
Group3:Meow! Meow! Look at the cat.She is a girl . She is fat.She has b1ue eyes and a long tale.
根據(jù)完成任務情況,每一小組都得到了一面紅旗,學生們興高采烈,意猶未盡,看來好的評價方式確實能促進學生掌握知識。每個單元學完后再組織對學生的會話(Talking)、聽力(Listening)、詞匯(Vocabulary)、歌曲(Songs)等知識水平的評價,按照E (Excellent優(yōu)秀) 、G(Good 好)、O(OK一般)的標準,把評價結果列入競賽,這樣更能促進學生對每個單元新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三、小組競賽評價學習的實踐能力
英語課程的學習,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英語學習強調(diào)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因此,學生在英語實踐活動中的表現(xiàn)也是學習評價的一個不可忽略的組成部分,運用小組競賽可以讓學生出色地完成任務。如小組比賽自制圖片等、編英語小報、情景劇表演、英語歌曲打擂、英語詞匯闖關、小專題講座、課前2分鐘演講、英語游園活動等等,根據(jù)各自活動的評價標準,通過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家長評價、教師點評的方式,學生在競賽中既復習鞏固了知識,又鍛煉了語言運用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全面考查學生的整體能力。并在各項活動中,針對學生個人表現(xiàn)出來的某一方面的英語特長或取得長足進步的方面給與獎勵相應的喜報,并賦予“英語兒歌表演家”、“英語優(yōu)秀演講家”、“英語書寫能手”等等稱號。
這樣,在期末總結各組在小組競賽中的成果,評出優(yōu)勝者,給予每個組員相應的獎勵,并根據(jù)各組情況記錄,教師參考小組互評的結果評出:最佳默契組、最具潛力組、最佳創(chuàng)意組等獎項。盡量做到各組都有獎,保持小組合作、小組競賽的積極性,亦使他們看到自己的優(yōu)勢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小組競賽是基于學生年齡特點、成長特點所實施教學活動,有計劃、系統(tǒng)地反映學生的努力、進步和成就,讓形成性評價成為一項有清晰的目標、有意義的學習任務,創(chuàng)設了適合學生學習、易觀察和評價的學習活動環(huán)境,及時有效地對學生做出全面評價,促進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
[2]羅少茜,柳麗萍.《促進學習的英語課堂評價》《英語學習》(京),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