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衛(wèi)云
【摘 要】新課標要求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要求學生提高自我的適應能力,而這些也是根據這個要求進行的課程的改革。本文筆者將探究現(xiàn)在的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希望能夠給廣大的體育教師教學提供意見。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問題;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5-0161-01
引言
進行選擇性的體育教學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來進行選擇體育活動,這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達到充分發(fā)揮學生為課程主體的作用。同樣的,這能夠幫助學生發(fā)揮自我的特長,這更能夠幫助達成教學目標。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也會影響新型體育教學的開展,這不利于學生真正達成學習目標。
一、高中體育教學的問題
1.教學方式不適用于學生。
原有的教學方式基本上是教師根據體育課程的要求來進行教學,學生的參與度十分小,不能夠讓全部的學生投入進去,大部分的學生會對這門課程感到沒有興趣。教師在這種沉悶的氛圍之下,也會提不起精神,不能夠形成良性的教學氛圍。導致雙方都不能夠好好進行配合。學生會產生對體育課程的抵觸心理。即使上課之時,教師主動和學生進行互動,但是學生卻不能完成這個互動。很顯然這個原因是學生對教師所訓練的內容并沒有興趣,教師并沒有根據學生的興趣來安排教學課程。所以并不能形成良性的教學氛圍。學生不能夠接受到知識體育知識,是因為這種以老師為中心的方法已經不適合學生了。
2.師資力量薄弱。
很多高中學校對體育這門課程并不重視,甚至想要取消這門課程來給其他科目更多的復習時間。所以,學校在進行對該科目的教師的選拔上,并沒有太高的要求,有的高中學校甚至放任著體育教師的短缺的情況,讓其他學科教師來頂替體育教師上課的現(xiàn)象,這大大降低了高中體育教師的質量。從而導致學生不能夠在高中獲得更多的體育知識,增強自己的體育鍛煉意識,導致學生忽略體育鍛煉的重要性。
3.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夠。
在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下,學生認為學習的目的就是提高各科成績。因此,很多學生不夠重視,只認為能夠應付過考試之后就行了。繁重的學習壓力讓學生以及家長以及一些教師忽略了體育鍛煉的必要性,學生們不能再體育場上揮灑自己的樂趣,而且在進行體育課上,學生們也沒有表現(xiàn)出一種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
二、解決策略
1.更新教學方法。
普通教學方法、模式已經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學習。原有的教學方法、模式基本上是教師根據課程要求進行講解,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十分小,不能夠讓全部的學生投入進去,大部分的學生會對這門課感到沒有一點的欲望。學生在整個課堂中是中心,而教師只是輔助他們理解。這相比傳統(tǒng)的課程,將學生放在課堂的主體[1]。只有給了學生展示的機會,學生才能夠在課堂上積極參與思考。還可以采用交互式學習方法進行學習,在合作之時,他們之間互相交流,他們能夠互相學習,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學習其他學生的優(yōu)點,彌補自己的不足。另外也能夠提高他們的團體意識。在快樂的學習之時,還能夠達到鍛煉學生的目的、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在這種良性的學習氛圍之下,他們對教學目的的吸收更加好。
2.貫徹科學化教學理念。
體育教學并不是單純的課程教學,而是需要教師采用科學化教學思想進行對學生的指導,這樣才能確保體育教學能夠滿足高校體育改革的要求。進行革新后的體育教學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以課程目標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改變成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觀念。不要只將體育單純看作某一學科,而是要通過這個課程的形式來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鍛煉意識,并且給學生足夠的選擇權,幫助學生積極參與課程中的鍛煉[2]。
3.提高體育教師隊伍素質。
體育教師是體育教學活動的學生的主要指引者,因此,為了更好地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學校應該要加強對教師的素質的監(jiān)督,提高教師的質量。首先,學校應該要對體育教師的進行相關專業(yè)培訓,從根本上增加教師的專業(yè)程度,并且要增強這些體育教師對體育科目的重視程度,并且要提升他們的專業(yè)技能;然后,學校應該選擇更多專業(yè)技能更強的體育教師[3]。最后,高中體育教師必須要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讓自己的教學方式適應時代的發(fā)展。教學模式的革新已經是必然的形式流向了。只有將教學方式改革之后,學生才能夠得到更高的提高,教師才能夠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
結語
對高中體育教學而言,教學目標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然而在這之中產生了很多的問題,比如說教師、學生不夠重視,教師的專業(yè)程度不夠等等問題。這需要教師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學校也應該提高體育教師的質量而不能夠忽略體育教學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趙法偉,王科.淺談高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6,6(1):93-93.
[2]張雨時.淺談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應策略[J].神州,2013(1):121-121.
[3]吳瑛萍.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應策略[J].時代教育,2012(6):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