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莉莎 楊標
摘要 目的:探討腹腔鏡治療胃潰瘍穿孔的臨床效果。方法:收治胃潰瘍穿孔患者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開腹手術治療,觀察組采用腹腔鏡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的治療效果、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出血量、術后并發(fā)癥及治療滿意度等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腹腔鏡治療胃潰瘍穿孔的臨床效果顯著,不僅能提高患者治療總有效率,且能降低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升患者治療滿意度。
關鍵詞 腹腔鏡;胃潰瘍穿孔;臨床效果
胃潰瘍穿孔是當前臨床常見的疾病,其主要是胃、十二指腸潰瘍向深部發(fā)展,導致胃或十二指腸壁穿通。該疾病給患者健康帶來極大危害[1]。根據統(tǒng)計資料可知,當前胃潰瘍穿孔患者人數越來越多,有效的治療非常重要。在既往的治療手段中,開腹手術治療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該手術對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較大,術后恢復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腹腔鏡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技術也越來越成熟,其在胃潰瘍穿孔的治療中得到很好的應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療效果。2016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胃潰瘍患者80例,進行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6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胃潰瘍穿孔患者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30~64歲;穿孔直徑3~11 mm。觀察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31~65歲;穿孔直徑3~12 mm。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方法:①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開腹手術治療。首先行麻醉,之后再對患者上腹部實施8~10 cm的切口;在手術過程中,應注意切口的位置處于正中位置,每層組織全部分離完成后再對患者實施穿孔處理;最后對患者進行切口的縫合,并做好術后相關處理工作[2]。②觀察組: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手術之前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接著對患者進行二氧化碳氣腹處理,再對患者實施腹腔鏡手術。在腹腔鏡的輔助下對患者展開穿孔處理,醫(yī)生應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選擇縫合處理方法,主要是針對穿孔大小來選擇。最后再對患者實施術后處理,以及腹腔引流管留置。兩組患者在手術結束后均采用常規(guī)的方法護理[3]。
臨床觀察項目:比較兩組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住院費用、滿意度、并發(fā)癥情況以及治療滿意度等。并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QOL生存質量進行打分,包括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疼痛程度、睡眠時間、食欲等項目進行評分,每項評分l~5分,QOL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高。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行X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手術情況分析:兩組患者手術結束之后均存在并發(fā)癥發(fā)生的現(xiàn)象,其中包括切口感染、腎衰竭、粘連性腸梗阻。觀察組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l。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通過比較可知,觀察組手術指標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兩組治療滿意度比較: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治療滿意度更高(P<0.05),見表3。
兩組QOL評分比較: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治療后的QOL評分更高,因此,觀察組的生活質量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討論
胃潰瘍穿孔作為臨床常見的腹部疾病,給患者健康帶來了很大危害。較多的潰瘍病急性穿孔患者都有較長時間的潰瘍疾病史。該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食用刺激性食物、暴飲暴食、壓力過重等導致的穿孔。患有該疾病的患者會出現(xiàn)上腹部、穿孔位置的持續(xù)性疼痛癥狀,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xiàn)休克,直接危害患者的健康[4]。穿孔患者的初期癥狀為惡心、嘔吐以及休克,同時還會出現(xiàn)腹肌緊張的癥狀。患者穿孔后期則會出現(xiàn)白細胞增加及脈快的不良癥狀,這將直接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法是臨床所重視的部分。
胃潰瘍穿孔臨床治療一般是采用手術方法治療。傳統(tǒng)的開腹手術雖然能夠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但是存在一定缺點,如出血量大、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住院時間長等,尤其對于老年患者來說,由于患者機體承受能力較差,實施手術存在較多安全風險,對手術效果帶來不良影響。隨著醫(yī)療水平的快速發(fā)展,微創(chuàng)手術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應用,其具有的安全性高、損傷小及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點,能夠大大提升手術治療效果。另外,微創(chuàng)手術具有的創(chuàng)口小的特點對于年輕女性患者來說,能達到美觀的效果,該治療方法可使廣大患者接受[5]。
本文對應用腹腔鏡治療胃潰瘍穿孔的臨床效果展開分析,患者手術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疾病進行觀察與分析,研究得出的結果:觀察組采用腹腔鏡的治療方法,患者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等均優(yōu)于對照組;且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因此,腹腔鏡治療方法取得的效果十分顯著,且治療安全性較高。但是腹腔鏡治療效果好,并不能說是萬能的,為了提高腹腔鏡治療的總有效率,在應用該治療方法時,應當對患者實際情況深入分析,嚴格掌握手術指征,不符合手術標準的患者不能采取該手術治療[6]。如果一味對患者進行腹腔鏡治療,不僅影響治療效果,還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健康。
綜上所述,對于胃潰瘍穿孔患者的治療,將腹腔鏡治療方法應用于臨床,能夠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其不僅有助于減少患者的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降低術中出血量,同時還能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提高患者的治療滿意度,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因此,將腹腔鏡治療方法應用于胃潰瘍穿孔的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該治療方法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劉雷,安崗,張建立.腹腔鏡修補術與開腹手術治療胃潰瘍穿孔的臨床效果觀察[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6,14(4):21-23.
[2]李慶,祿韶英.腹腔鏡修補術與開腹手術治療胃潰瘍穿孔的臨床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40):63-64.
[3]何志剛,何永忠,孔凡東.腹腔鏡下穿孔修補術治療老年胃潰瘍合并胃穿孔的效果分析[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6,10(18):2705-2709.
[4]白小彬.腹腔鏡下穿孔修補術治療41例中老年胃潰瘍合并胃穿孔患者臨床效果觀察[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7,28(4):457-459.
[5]李浩.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治療老年胃潰瘍伴胃穿孔的臨床效果觀察[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7,26(7):1213-1214.
[6]白小彬.腹腔鏡下穿孔修補術治療41例中老年胃潰瘍合并胃穿孔患者臨床效果觀察[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7,28(4):457-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