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玲
【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出現(xiàn),以及素質教學的不斷深入,當今的教學部門對于高中生的教學目標也進行了重新定位,不在如同過去一樣過分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是逐漸將注意力轉移到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實踐能力中。在高中的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以及對英語知識的運用能力。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模式開展英語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基于此。本文將對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小組分層教學;教學對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5-0081-01
前言
所謂分層教學就是指,將學生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分組,針對不同的小組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已經教學目標的一種現(xiàn)代化教學方式。實施該種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幫助教師降低教學壓力,緩解教學難度,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興趣以及學習信心,從而能夠更加認真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但是此處值得注意的是,當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一定要堅持兩大基本原則。首先,教師一定要堅持一視同仁的原則,其次教師一定要堅持能力至上的原則。
一、正確分組,建立科學公平的層次感
首先,在開展分層模式教學之前,教師一定要擺正自身的教學理念,堅持一視同仁的原則。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一定要將學生的綜合能力視為分層的標準,而不是將成績作為分層的主要參考標準[1]。通過調查分析顯示,在小組分層教學中,倘若教師只依據(jù)某一個單方面的條件對學生進行評價,那么是無法對學生盡心全面了解的,也無法替身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學習效果。因此,在正式的分層教學過程中,針對于分層環(huán)節(jié),教師一定要加大重視程度,提升自身的分層水平,并制定完善的參考標準體系。在體系中,不僅要包括學生的平時成績以及平時表現(xiàn),同時也要包括學生在某一階段的學習狀況的變化。通過多個角度、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分層,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
比如,在正式的分層中,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分析,并進行分層。針對于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生,可以分成A組;針對于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可以分成B組;最后針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將其歸類為C組。
同時,在此處值得注意的是,當教師結束分層之后,一定要與學生進行溝通,使其意識到該分層模式與其在教師心中的形象是不同的,以此安撫學生的心理,使其能夠消除不安的情緒。
二、營造氛圍,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當前,多數(shù)高中英語教師會深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及應試教學理念的影響,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會實施師生授受或是填鴨式的教學手段[2]。以上兩種教學模式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教師提升教學進度,維持教學秩序,但是卻會使教師過分重視自身的地位,忽視學生的感受,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學習產生抵觸心理,降低教學氛圍,進而降低將教學質量。同時,高中英語教學與其他學科不同,其具有一定的系統(tǒng)性以及活躍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對其并不適用。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優(yōu)化自身的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合適的教學氛圍。
但是,在此處值得注意的是,針對不同小組的學生,教師應該為其營造不同的學習氛圍。比如,當教師在講解與英語語法相關的知識時,針對于A組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其營造較為復雜的教學氛圍,比如給予其特定的句子,要求其通過自身的努力以及合作的模式對該句子進行分析,分析出其中所含的語法知識,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以及思維能力;針對于B組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為其營造較為活躍的教學氛圍,引導其對句子進行分析,共同找出其所包含的知識點以及語法;最后,針對于C組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為其營造有趣的教學情境。字詞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的幫助,為學生制作PPT課件,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降低學習的難度,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三、課內課外,分層次地開展小組學習
高中英語在實施分層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堂外,都應該將這種教學模式進行應用。在分層教學中,一共包含兩種分層模式,其一是課外的小組分層教學;其二是課內的小組分層教學。
總體來說,小組分層教學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合作預習,合作學習,合租總結以及合作糾正[3]。在高中英語教學的課堂教學中,這些教學內容并不會全部得到應用,因此,學生此時就應該開展課外學習模式。比如,當教師在講解與非謂語動詞相關的知識點時,可以事先在黑板上寫出相關的知識點,并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對其進行分析,從生活中找出與之相關的例子,并進行結合教學。但是在此過程中,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也應該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
最后,當教師在布置課外作業(yè)時,針對于A組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其布置一些較為開放的問題,并且該種問題應該具有一定的難度;針對于B組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其布置與教材相關的內容,以此鞏固學生的學習認知;最后,針對于C組的學生,教師應該為學生布置具有趣味性的重視,在降低學習難度的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合理評價,完善分層教學評估體系
對于高中英語教學來說,完善合理的教學評價能夠幫助教師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優(yōu)化教學效果以及教學質量。但是在正式的評價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開展教學評價,同時也要進行分層評價。針對于A組的學生來說,教師應該對其實施鼓勵,并鼓勵其進行課外知識延伸,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針對于B組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對其實施較為中肯的評價。這一教學評價模式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于C組的學生來說,教師一定要對其實施表揚評價,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理[4]。
結語:綜上所述,在素質教學不斷深入的當今時代,學校培養(yǎng)學生的最終目的應該是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實踐能力,而不是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因此,在正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一定要不斷的優(yōu)化自身的教學意識以及教學理念,提升自身的教學技術以及教學手段,并合理運用分層教學的模式展開英語教學,將課堂交給學生,最大程度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合作能力,進而能夠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石慧欣.淺談高中英語小組分層次教學對策[J].高中英語教學對策,2010,02(12):22-23.
[2]馬艷春.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生教育,2016,09(11):22-23.
[3]劉馨陽.淺談分層教學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教學指南,2013,03(14):78-79.
[4]葛佳慧.淺談高中英語小組分層次教學策略的實施[J].新課程教學指導,2015,09(1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