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社會的高速發(fā)展,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正在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學校教育也要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為社會培養(yǎng)全方位發(fā)展的高素質(zhì)人才。而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是對人才的基本要求,這就對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提出了相對較高的要求。任課教師要結(jié)合當前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采取積極的應對策略,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進而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
關鍵詞:初中教學;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相當一部分師生對信息技術課程存在認識上的誤區(qū),認為它是一門技能類的課程,不是基礎學科,學好學壞無所謂。信息技術教師在意識層面對所任教的課程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夠,這是之前大環(huán)境下對信息技術課程定位設置造成的弊端。但是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推進,信息技術教師要扭轉(zhuǎn)之前對該課程的認識,實現(xiàn)信息技術的高效教學,那么具體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做起呢?筆者就自身教學經(jīng)驗,談談關于構建初中信息技術高效教學課堂的教學建議:
一、 轉(zhuǎn)變教學理念,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
信息技術教師要逐步擺脫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桎梏,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加以有效的吸收和改進。在課堂教學中,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明確自身的教學定位,在學生學習中發(fā)揮輔助和監(jiān)督的作用,不過多干預學生的學習。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消除阻礙課堂教學順利開展的屏障。信息技術的教學不同于其他基礎學科,有很強的實踐性,這就要求學校要加大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投入,保障設施設備的齊全,為學生的學習營造良好的硬件和軟件環(huán)境。
例如,在《我的電腦世界》的教學中,網(wǎng)絡電子教室可以準備一臺拆好的電腦,將電腦中的各個部件展示給學生。如一個硬盤、一個CPU、一個風扇,學生都能了解其全貌,而不是一個個“熟悉”的名詞。改變以往學生只能通過圖片認識電腦的授課模式,教師不再把持課堂教學的主導,而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
二、 革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針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科特點,任課教師在教授理論知識的同時,要注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方法。教師要通過不斷的學習,提升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在提高專業(yè)知識水平的同時,吸收更多教育教學方面的先進經(jīng)驗,結(jié)合學生的學習狀況及年齡特征,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興趣的指引下,獲得更多的內(nèi)在驅(qū)動力,驅(qū)使學生主動去學習和探索,提高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我的電子文稿》的教學中,教師不能圖省事,直接拿來課本就開始“講學”。也不能簡單冒進地就讓學生直接上機操作,而是應該結(jié)合本課內(nèi)容,制作教學的PPT課件,將制作文稿的每一步清晰地向?qū)W生展示,使學生能夠更直觀地學習。教師在教授學生相關的電子文稿知識后,可以讓學生在電腦上通過文字和圖片的形式描述一件事情的經(jīng)過,教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和指正,讓學生能夠在收獲知識的同時,可以收獲更多的樂趣。
三、 延伸課堂教學,提升知識運用能力
信息技術課程的高效教學不能停留在理論知識和有限的課堂教學上,教師要在整體把握學生學習狀況和教學進度的前提下,適當?shù)匮由煺n堂教學。開展豐富多樣的信息技術課外活動,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用于實踐當中,讓學生在知識的運用中,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F(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電子設備的普及,很多家庭都擁有不止一件電子設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學到的知識,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在生活中遇到的小難題,發(fā)揮課堂教學的實用性。
例如,學生在學習了簡單的電腦知識后,可以解決在家中使用電腦時遇到的小問題。如遇到電腦屏幕黑屏,不要急于找人維修,它有可能是連接電腦屏幕的電源沒有打開,也有可能是屏幕上的開關沒有打開,對各個部件進行逐一檢查,不僅可以實踐所學的知識,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生活。又如,學生在學習了相關的電子文稿知識后,信息技術教師可以開展一次電子文稿競賽,讓學生綜合運用Word、Excel等軟件,進行主題描寫,如以“我最喜歡的卡通人物”或“生活中一件有趣的小事”為主題,進行文稿創(chuàng)作。通過評比選出其中圖文并茂、情節(jié)生動有趣的故事。讓學生把電腦與打印機連接,將電子文稿打印出來進行展示,教師對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給予適當?shù)谋頁P和獎勵。有效的延伸課堂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綜上所述,初中信息技術高效教學課堂的建立,首先需要任課教師轉(zhuǎn)變教學觀念,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創(chuàng)建師生互動的教學環(huán)境。教師通過不斷地學習,提升自身教學素養(yǎng),在提高教學水平的基礎上,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整體把握教學進度和學生學習狀況的前提下,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用于實際生活,提高知識的運用能力,最終實現(xiàn)初中信息技術高效教學課堂的建立。
參考文獻:
[1]周美英.淺談情境教學法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鄭世龍.淺議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M].江蘇教育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
金曉娟,安徽省銅陵市,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