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銘泉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社會時高素質、高能力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高校作為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基地,需要在多個方面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適應當前社會的高速發(fā)展。為培養(yǎng)與時俱進的高科技人才,高校教育也在不斷的改革,這種改革從教育方式到教學方法,從學生到教師涉及多個層面。本文將結合多年來教授的《計算機組成原理》理論課程和實驗課程得到的經(jīng)驗積累和遇到的問題,論述實驗教學改革的實施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實驗教學 人才
近年來,各個高校都增加了實驗課、實踐課的教學比重,而實驗教學改革也逐漸受到關注。為完成一堂高質量的實驗課,任課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不僅僅需要“備內容”,還要求任課教師認真準備仿真實驗教學實例,要完成“備學生”的工作,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要完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路。具體方法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合理選擇教學內容,建立仿真實驗教學實例
在教學內容的選取上要考慮兩個因素:一是選取那些容易通過仿真軟件(例如ISE、Matlab)模擬的教學內容,這樣可以使得教學結構得到優(yōu)化,現(xiàn)象明顯直觀,學生也容易接受,增強對組成原理實驗和仿真軟件學習使用的信心。二是選取那些比較抽象不容易理解的內容進行模擬教學。在實驗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很難將所有的系統(tǒng)結構、電路概念、電路規(guī)律用語言、文字講清楚,學生也很難想象出它們的具體情境,而利用仿真軟件可以動態(tài)的演示電路的工作過程和時序變化的規(guī)律,使得教學難點得以突破和化解,有利于學生對實驗課程教學難點的理解和掌握。
二、統(tǒng)一的教學模式與分層次教學并重
在實驗、實踐教學中,教師不能只注重實驗設備、仿真軟件的應用,而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思維水平和接受能力。實驗教學要從學生的現(xiàn)有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認真分析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和知識結構、技能水平,充分考慮到每位學生的個性差異、興趣愛好,應該最大限度的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使得每位學生都能夠吸收到新鮮的知識,得到學術水平和實踐能力的進一步提升,這就是所謂的“備學生”。做好“備學生”的工作,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科學地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在下達實驗任務時,可以列出易、中、難不同層次的題目,對應基本知識、重要知識、拔高知識,讓學生完成容易題目和中等題目的基礎上,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性完成難度較大的題目。這樣可以檢驗所有學生掌握必要知識的程度,同時讓學有余力的學生發(fā)掘潛力,深入學習升華自己掌握的知識。這樣,從學生出發(fā),因材施教,才能有效解決實驗教學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
三、真正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實驗教學
在實驗、實踐課程教學中,往往是教師在課堂上面操作、講授,學生在下面被動的聽,聽完照著做,這樣學生不能親身體會知識的探求過程,更不能從理論和實驗的教學過程中加深對基本問題的深層次思考,也就是沒有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因此,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變換教學方式,尋求多種途徑,充分運用演示、圖像、聲音、視頻等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讓他們真正參與進來,使得教學氣氛活躍,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實驗教學效果。特別對于仿真實驗,教師負責介紹、指導必要的方法和步驟,以學生為主體完成實驗,在不會損壞實驗儀器、設備前提下,給足學生犯錯空間,讓他們不要怕犯錯。遇到錯誤主動思考,在糾錯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這本身就是一次能力培養(yǎng)和提升的過程。
四、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交叉進行,相互促進
目前,在教學安排上,很多實驗課程是獨立與理論課程之外的一門單獨的課程。有的實驗課程的開設被安排在相關理論課程內容講授完畢后,這往往會帶來一些問題,比如:時間跨度大,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嚴重,做實驗時用到的理論知識記憶模糊;一些理論知識、概念、原理晦澀難懂,不能直觀的展現(xiàn)給學生,學習效果打了折扣。而如果把實驗教學與理論知識的講授交叉進行,則可獲得相互促進的效果。理論與實踐課程交叉進行,可以采取兩種形式:一是實驗課程融入到理論課程的講授中,邊講理論知識邊做實驗,這樣有助于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和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當然這對學校的教室硬件措施要求較高;另一種形式是理論知識教授和實驗課程交叉進行,上一次或兩次理論課,穿插一堂實驗課,這樣既可保證教學效果,又降低了對教室硬件設施的要求。這種理論和實驗教學交叉進行的方式,可以讓課堂上教授的理論知識直接展現(xiàn)在實驗中,便于理解和記憶,反過來實驗過程中,對理論知識的運用,可以讓學生學會如何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增加學習興趣。
五、實驗教學中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回顧每年帶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課程的經(jīng)歷,我發(fā)現(xiàn)一些善于動腦子,主動思考問題的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都比較高。實驗課程更能體現(xiàn)出一個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也是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這些綜合能力包括:動手實踐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實驗課程中應該布置小組任務,讓幾名學生協(xié)同完成一組實驗任務,不僅可以鍛煉各自的動手實踐能力,還涉及到學生之間團隊協(xié)作能力,這是個人實驗任務不能做的。實驗課程任務還要有啟發(fā)性和開放性,充分發(fā)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這是簡單重復實驗任務無法完成的。高質量的實驗任務是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保障,指導老師的指導方法也很重要,設法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實驗課程中,充分調動他們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是實驗課程取得成效的關鍵。
綜述所述,以學生為主體的實驗教學是未來實驗課程改革的一個方向,高質量的實驗教學要從備好課向備好學生轉變。
參考文獻:
[1]宋國利,蓋功琪,蘇冬妹.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
[2]張學軍,王鎖萍.全面改革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5,(1).
[3]黃沛杰,徐東風,殷建軍.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教學中的計算思維培養(yǎng)[J].計算機教育,2012,(16).
[4]陳媛,黃賢英.基于EDA技術的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教學探索[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