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玲
山東省兗礦集團總醫(yī)院東院區(qū)老年病科,山東濟寧 273500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生理機能逐漸退化,導致高血壓疾病日益多發(fā)[1],對于高血壓患者,除了積極的藥物治療,護理干預對于學員的控制尤為重要[2],臨床護理路徑是近年來發(fā)展比較成熟的護理方式,對于疾病的每個階段都有固定的護理模式[3],該研究調(diào)取2015年10月—2017年9月該科室診治的86例老年高血壓患者資料,探討了臨床護理路徑在老年高血壓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調(diào)取該科室診治的86例老年高血壓患者資料,以均衡原則為基準,分成觀察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 64~80 歲,平均年齡(67.17±2.25)歲;病程 1.6~9.7年,平均病程(4.74±3.02)年;對照組男 22 例,女 21例;年齡 65~79 歲,平均年齡(63.43±2.96)歲;病程1.8~9.5 年,平均病程(4.53±1.65)年。比較 2 組臨床個人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 年齡滿足64~80歲,性別無限制;②診治檔案資料齊全且存檔;③所有患者均已簽訂同意書。排除標準:① 有心臟、肝部、腎盂等器質(zhì)性病變損傷者;②精神疾病,意識無法自主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且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對照組只進行常規(guī)化的護理,如藥物治療、血壓監(jiān)測、營養(yǎng)支持及基本健康常識宣教等。觀察組制定臨床護理路徑方案表。①入院第1天,醫(yī)護人員要主動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介紹醫(yī)院規(guī)章制度、器材設施以及衛(wèi)生環(huán)境,引導患者、家屬認識主治醫(yī)師與護士長;評估患者各項能力,包含心理、生理、認知以及接受能力,也包含跌倒及摔傷概率評估[4]。②住院過程中,協(xié)助患者進行各項檢查,叮囑患者遵醫(yī)囑服藥;采用宣傳圖冊、口述現(xiàn)身說教方式,講解高血壓致病因素、體位事項、術后并發(fā)癥、康復訓練措施[5],對患者及家屬疑惑詳細、耐心作答,對患者理解力與接受能力做評估,對患者理解不到位或錯誤行為加以指導及更正;加強巡房次數(shù),嚴密監(jiān)測患者血壓狀況并加以記錄,若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及時聯(lián)系主治醫(yī)生加以處理[6]。③在出院時,協(xié)助患者辦理出院事項,并建立患者個人檔案;叮囑患者出院后按時按量服藥,做好飲食護理與運動護理,在家實時進行血壓的監(jiān)測,同時定期到醫(yī)院做復查;告知患者醫(yī)護人員會定期隨訪,若有任何問題或疑惑,均可直接在線詢問[7]。
觀察2組血壓控制以及滿意度情況。血壓包括舒張壓(mmHg)與收縮壓(mmHg)。滿意度包括不滿意、滿意、十分滿意,滿意度=(滿意+十分滿意)÷總人數(shù)×100.00%[8]。
干預前觀察組收縮壓(167.21±4.21)mmHg,舒張壓(98.66±5.71)mmHg,對照組收縮壓(167.62±3.91)mmHg,舒張壓(98.63±6.53)mmHg;干預后觀察組收縮壓(118.32±4.60)mmHg,舒張壓(81.21±4.65)mmHg,對照組收縮壓(141.68±4.52)mmHg,舒張壓(94.13±26.85)mmHg。在干預前,2組舒張壓與收縮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29、0.41,P>0.05);在干預后,觀察組舒張壓與收縮壓較優(yōu)(t=14.11、3.01,P<0.05)。 見表1。
表 1 2 組血壓控制狀況對比[(±s),mmHg]
表 1 2 組血壓控制狀況對比[(±s),mmHg]
組別觀察組(n=43)對照組(n=43)t值P值舒張壓干預前 干預后收縮壓干預前 干預后98.66±5.71 98.63±6.53 0.41>0.05 81.21±4.65 94.13±26.85 3.01<0.05 167.21±4.21 167.62±3.91 0.29>0.05 118.32±4.60 141.68±4.52 14.11<0.05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7.73%,高于對照組68.1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1.00,P<0.05),見表 2。
表2 2組護理滿意度狀況對比[n(%)]
在醫(yī)學臨床上,高血壓會誘發(fā)腦卒中、心肌梗死、心絞痛等并發(fā)癥,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zhì)量[9]。尤其近年來,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高血壓成為當下醫(yī)學臨床研究的熱點與難點[10]。
就目前醫(yī)學水平來看,針對老年高血壓的治療,多以護理模式以及飲食習慣干預為主,要想徹底治愈還需要探索。在多種護理模式中,臨床護理路徑是以人本為核心,從患者入院、住院,到出院,均給予詳細護理措施,住院期間囑咐患者科學、合理飲食,以易消化、易吸收、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為主,忌辛辣、葷腥、生冷、易產(chǎn)氣食物,晚上10點后要禁食,囑咐患者更換體位要緩慢,排便不可過于用力;加強巡房次數(shù),實時監(jiān)視患者血壓、心率、意識等指標,為患者提供全方位舒適護理。入院辦理后協(xié)助患者完成各項遵醫(yī)囑檢查,叮囑并監(jiān)督患者按時服藥;對患者實施放松訓練護理,如對患者實行腹式呼吸訓練;對患者實施飲食干預,嚴禁抽煙飲酒等不良習慣;對患者加以運動指導,鼓勵患者多進行太極拳、跑步,注意運動強度與頻率;加強巡房次數(shù),嚴密監(jiān)測患者血壓狀況并加以記錄。
在該文研究中,干預前觀察組收縮壓 (167.21±4.21)mmHg,舒張壓(98.66±5.71)mmHg,對照組收縮壓(167.62±3.91)mmHg,舒張壓(98.63±6.53)mmHg;干預后觀察組收縮壓 (118.32±4.60)mmHg, 舒張壓(81.21±4.65)mmHg,對照組收縮壓(141.68±4.52)mmHg,舒張壓(94.13±26.85)mmHg。在干預前,2 組舒張壓與收縮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t=0.29、0.41,P>0.05);在干預后,觀察組舒張壓與收縮壓較優(yōu)(t=14.11、3.01,P<0.05)。 2 組相較而言,觀察組滿意度較高,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7.73%,現(xiàn)在高于對照組68.1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1.00,P<0.05)。 這說明,提高了護理質(zhì)量與滿意度,取得了明顯的臨床效果。學者郭娜[10]等探討了臨床護理路徑在老年高血壓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收縮壓與舒張壓優(yōu)于對照組,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總滿意度為 94.87%,高于對照組的 76.9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老年高血壓臨床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可以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壓,提高護理質(zhì)量與滿意度,因此,可以大力實踐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