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韓中州
獨(dú)步,天下獨(dú)秀的黃山;匍匐,天下匍匐的黃帝。
行遠(yuǎn)必自邇,以腳力丈量心力,壁立千仞的攀登,漸入云破天開的真境。
登高必自卑,用心力度量眼力,高山仰止的攀升,至臻五岳皆空的化境。
一步一景,吟誦七十二峰層巒疊嶂的詩章。
移步易景,賞閱黃山四絕妙趣橫生的造化。
一棵棵奇松,在高處斜逸,在低處旁出,在巖縫逍遙,在石隙俯仰。
一塊塊怪石,在峰巔翹首,在峰脊眺望,在峰巒崢嶸,在峰谷兀立。
一朵朵白云,在海天洶涌,在青山浮蕩,在千巖翻滾,在萬壑漂游。
一泓泓溫泉,隨地勢噴涌,濯心里塵纓,隨山形流瀉,洗胸中云夢。
上下高低的山石草木,遠(yuǎn)近深淺的云海溪流,隨先祖軒轅得道升天,超凡入圣,成畫入詩。
見過峻骨撐天的黃山,從此,有眼不識(shí)泰山。見過傲骨嶙峋的黃山,從此,心中無山。
在鏗鏘的唱詞里,要學(xué)那泰山頂上一青松,銅枝鐵干傲蒼穹。
在浩瀚的詩文中,要做那泰山頂上一峰石,風(fēng)云會(huì)當(dāng)凌絕頂。太史公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的生死觀,鑄泰山成歷史的天碑。
帝王將相的封禪,文人騷客的吟唱,蕓蕓眾生的膜拜,高士名流的碑刻,使一座海拔并不高的山峰,在五千年的豪言壯語和千秋不朽的頌辭里,拔地通天,獨(dú)尊五岳。巍巍呼高哉,這座精神超越海拔的大山,這座人文厚植巖層的大山,這座信仰高過峰巒的大山,這座平地隆起離旭日最近,離大海最親的大山,被執(zhí)著的攀登者足跡鍍金,被虔誠的朝圣者信念抬升,被高大尚的謳歌者思想拔高。
十八盤通天的云梯,南天門登天的天街,玉皇頂摩天的天闕,超拔所有仰望企盼的目光,拯救所有困窘卑微的生靈。
山高人為峰,登泰山小天下,每個(gè)矻矻攀登的靈魂,都可以步步登天,成為自己的王,在呼嘯的天風(fēng)里,擎天捧日御心飛揚(yáng)。
億萬年八百里秦川的地力罡風(fēng),烈烈轟轟隆升一塊碩大的花崗巖石。
一石成山,橫劈豎削絕世陡立,刀峰如簇論劍江湖,敢問天下誰與爭鋒?
一石成畫,橫平豎直驚世孤美,氣勢崢嶸畫圖難足,試問古今孰敢媲美?
刀光劍氣,雕琢一朵朵云心月性的蓮花,不枝不蔓在我腦海盛開。
天光云海,繪制一幀幀風(fēng)光奇險(xiǎn)的水墨,意境萬千從我眼前飄過。
奇險(xiǎn)峻秀的鴻蒙紫氣,讓56位皇帝望而卻步遙遙祭拜。
歷險(xiǎn)驚魂韓愈投書,我引以為傲的家門文豪,成為千古遺笑劈山救母的劉沉香,留給后世一塊幽香不散的千年沉香。
從玉泉院到青柯枰,從青柯枰到金鎖關(guān),從金鎖關(guān)到南峰頂,我仿佛走了上千年。
多少腳力在千尺幢躞蹀、在天梯攀援;多少心力在蒼龍嶺云游、在長空棧道騁懷。
與天地對(duì)話,敬問前赴后繼在絕壁上鑿洞修行的道士道長,七十二半洞究竟藏著多少天地的秘密?
與山川溝通,眺望方圓三百里三皇五帝皇天后土,俯瞰六朝古都長安千里沃野,遙想漢唐雍容博大的繁花盛境,我僨張的血脈在岳瀆相望間激情奔涌。
在九曲十八彎的黃河邊,華夏一脈龍骨,雄奇高蹈矗立了億萬年,儀態(tài)萬方峻峭了五千年,蘊(yùn)蓄龍脈龍骨精氣,聳立諸子百家風(fēng)骨唐詩宋詞巔峰,攪動(dòng)黃河之水飆升華夏海拔,開啟絲綢之路吸納四海歸心……
所有的問道,從老子紫氣東來的青牛開始,從老子?xùn)|來西去不知所終開始,從函谷關(guān)的一支妙筆,一騎煙塵開始。
一篇《道德經(jīng)》藏著陰陽之道,藏著宇宙之理,藏著人之初心。
五千言,潺潺若水,長流天地;五千言,惜字如金,道破玄機(jī)。
那一年春夏,北方的星象升起玄武,得授老子真經(jīng)的尹喜辭官歸隱,上了武當(dāng)。
從此,一撥撥高士賢人,前赴后繼,隱逸山林,參天悟道。
在七十二峰,飄飄乎遺世獨(dú)立,羽化成仙。
在三十六巖,凌凌然道骨仙風(fēng),騰云駕霧。
在二十四澗,咧咧兮飛瀑流泉,化育清濁。
非玄武不足以當(dāng)之,非老子不足以謂之,非五岳三山不足以道之。
我雌雄糾結(jié)的玄武,足踏龜蛇,仗劍云游,眼閃雷電,口吐狂風(fēng),降下綿綿不絕的甘霖。
一股股道的清流,從此漫溢人間,濯洗千年生死糾結(jié)的魂靈,潤澤浮世干渴枯竭的胸膛。
掬一捧武當(dāng)仙水沖泡太和道茶,在互化互緣中參破人生苦諦,參破浮云塵土。
問道武當(dāng),大道至簡;問道玄武,大道歸真。
這道是老子的道,道行天下;這道是老子的水,水滴石穿。
這道是道法自然的蕓蕓眾生;是道德文章的一脈相傳;是神奇靈異、起死回生的武當(dāng)草木丹藥;是道行高深、閑云野鶴的武當(dāng)太極拳劍;是上達(dá)天庭、驅(qū)邪降魔的武當(dāng)?shù)澜桃魳贰?/p>
問道明月,松間照見你我:視之不見的是眼中的魔。
問道清泉,石上流著你我:聽之不聞的是心里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