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十年
影片《隧道》上映于2016年,根據(jù)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男主角李正洙因一次意外被困于高速隧道的故事。近年來,韓國電影市場可謂百花齊放,拍攝題材越來越廣,拍攝技巧也越來越高。電影《隧道》的導(dǎo)演金成勛就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嶄露頭角。他拍攝的作品雖然不多,但質(zhì)量很高,多次獲得韓國電影最高獎項青龍獎的提名。
電影開始,男主角李正洙正在趕往工作地點的路上,作為一名普通員工,他每天都要面對來自上級和家庭的壓力。在通過河圖隧道時,隧道突然坍塌了,而李正沭的車則被砸個正著。好在,他并未受到致命傷害。冷靜下來的李正沭趕緊用手機報警,然而警方的回復(fù)卻讓他感到失望,由于堵車,還要很久才會有救援隊過來。不得已,他只能展開自救。
隨著時間流逝,李正沭的處境越來越危險:塌方還在繼續(xù),而他卻缺少必須的藥品和凈水。與此同時,隧道外聚集了大量的媒體和救援人員。在媒體的報道下,河圖隧道坍塌事件受到全國關(guān)注。為了獲取第一手材料,記者私自撥打了李正沭的電話。這讓救援隊長金大慶很是惱火,由于手機是李正沭與外界聯(lián)系的唯一途徑,因此一旦沒電,救援將變得更加困難。
隨著幾次小規(guī)模的塌方過后,整個河圖隧道的北面出口已經(jīng)完全消失,只剩下南面的出口可以正常進入。為了避免救援人員受傷,同時更好地了解內(nèi)部狀況,救援隊派出了一架無人機進行探查。而大量收到線報的記者們則搶先占好了位置,準備搶拍出利用無人機救援的好鏡頭。
影片中出現(xiàn)的救援用無人機外形酷似大疆的“筋斗云”S900。該機有效載荷超過5千克,可掛載高清攝像機或照相機。不過,這款早期的航拍無人機受技術(shù)限制,很難在完全沒有GPS信號的隧道內(nèi)使用。導(dǎo)演之所以這樣安排,用意是要諷刺某些媒體不顧事情的嚴重性,為了報道和拍攝,甚至影響到救援。當影片中的救援無人機起飛后,各家媒體自帶的消費級無人機也紛紛起飛,一同進入隧道進行拍攝。沒想到由于山里面鐵礦眾多,阻擋了信號傳輸,因此救援無人機飛了沒多遠便失控墜落。擔(dān)心李正沭安危的金大慶決定鋌而走險,親自駕車進入隧道探查。
坍塌還在繼續(xù),金大慶險些被掉落的石塊砸中,不得不退出隧道。與此同時,男主角利用車內(nèi)有限的工具,開始向外挖掘。救援的時間越長,受困者生還的希望就越小。通過多次試驗,救援隊最終決定從山上鉆一條垂直的通道,破壞隧道的主體,直接到達李正樞受困地點的正上方。而李正沭則躲在通風(fēng)管道內(nèi),等待救援。最終,經(jīng)過長達十幾天的救援,李正沭最終獲救。
電影《隧道》以一次意外事件作為故事背景,通過媒體、政府、救援者、受困者幾類有代表性的人物,表現(xiàn)出大家面對災(zāi)難時的不同反應(yīng)。面對這些人,導(dǎo)演有的歌頌、有的諷刺,更多的是流露出一種無奈。而觀眾看完影片則會陷入沉思:面對突如其來的災(zāi)難,自己該如何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