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林芊芊
中國向全世界發(fā)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其“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已把國際人道與發(fā)展的概念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成為引領國際主流的前瞻思想。災害管理、應急救援作為“一帶一路”倡議中人道主義視角下一個相對“年輕”的單元課題,正為世界所聚焦。
兩名馬來西亞消防員協同扛起一把大型沖擊鉆,欲對一塊水泥障礙物進行破拆,然而幾番嘗試,鉆頭老是在水泥板上打轉。中國消防救援人員見狀,上前親手示范,教對方如何握穩(wěn)、沖擊。中馬雙方救援隊伍通過展示各自的救援工具,互相手把手傳授破拆經驗,圓滿完成了“孤島救援”項目的聯合交流演練。
在“地震救援行動”的聯合演練中,整個救援過程更是在短短的10分鐘內完成。來自中國內地及港澳、馬來西亞等地的消防員們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實踐經驗:不僅在救援時要使用堅固材料制成支撐架進行支撐,另外還得采取對建筑構建影響最小的切割破拆方式。
這是發(fā)生在第二屆東盟地區(qū)論壇城市應急救援研討班技術交流課程中的一幕。2018年7月9~13日,此次研討班在中國南寧舉辦。中國8個省市自治區(qū)的消防總隊派出精英,與來自東盟地區(qū)和國際組織的代表共約600人,就超高層建筑滅火、地鐵與地下工程救援等城市應急救援課題進行專項研討,并合作開展應急處置聯合演練、技能比武等多種形式的交流活動,以提升城市應急救援能力、加強國際合作。
通過研討和交流演練,中國的應急救援水平得到各國救援專家紛紛稱贊。專家學員們表示,參與此次研討班的交流、學習,將加深各方在災難管理和演練方面的緊密合作,對今后各自國家的應急救援,將起到互補的作用。
“災害預防、應急救援和備災重建,這是一個系統性工程?!贝舜窝杏懓嗌希摵蠂鴾p災署項目管理官蒂莫西·威爾科克斯說,“在災害發(fā)生后的應急救援中,如何實施有效的具體救援,如何讓救援與救護銜接暢通,如何動員更多社會組織參與救援,這些問題都要求具備更科學高效的應急管理能力?!?/p>
“中國應急管理部門高度重視與世界各國應急救援部門間的交流與合作,先后承辦并參與了亞洲減災大會、上海合作組織聯合救災演習、東盟地區(qū)論壇聯合救災演習等,學習借鑒了世界各國城市應急管理方面的先進理念和有益做法。東盟地區(qū)論壇一直致力于推動人道主義救援和應急管理領域的合作,救災合作是近年來該框架下各方最活躍的領域?!?/p>
在研討班開班儀式上,中國應急管理部消防局副局長魏捍東的發(fā)言,把中國應急管理部這個新成立的部門帶進大家的視野。
2018年4月16日,中國應急管理部掛牌成立,明確將公安消防部隊、武警森林部隊和安全生產等應急救援隊伍,作為綜合性常備應急骨干力量。此次機構改革將應急力量統一到一個部,使應急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在應對復雜的緊急情況時也會游刃有余,有利于提高整個國家的應急反應速度。同時,整合、集中調度應急力量,亦順應了國際發(fā)展趨勢。
第二屆東盟地區(qū)論壇城市應急救援研討班技術交流環(huán)節(jié)
“在中國,以前救援不是武警的主業(yè),現在變成主業(yè),訓練、裝備、知識體系等都將改變,將更強調科學技術,將更適合救災,有利于救援專業(yè)化,形成一支專業(yè)精湛的救援力量。”中國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委員李京此前曾指出,應急管理部的組建,對于在國際救援中日益壯大的中國民間救援力量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縱觀中國民間救援組織開展國際人道救援存在的現實困難,具體有幾方面:一是資金籌措方面,人道救援作為一項投入巨大、產出不能量化和可視化的領域,在籌款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困難;二是救援志愿者的自身保障不足,大多數保險公司不承保救援險,目前還沒有相對完善的法規(guī)為志愿者提供足夠的保障;三是國際人道救援行動中的救援隊員快速投送能力存在短板等。
中國應急管理部的成立,恰是以一個順暢的體系對接了中國民間救援組織開展救援的這些現實困難,民間救援力量可以請應急管理部門來指導日常訓練;災害發(fā)生后,民間救援力量則能及時與應急管理部門聯系??梢哉f,中國應急管理部的成立符合應急管理工作需要職業(yè)化、專業(yè)化、社會化、國際化的要求。
“鄰居出了問題,不能光想著扎好自家籬笆,而應該去幫一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以生動的比喻闡釋共建共享的安全觀。無論是國際救援、國際維和,還是對外援助、反恐合作,中國以積極的姿態(tài)參與國際事務、承擔國際責任,不單是為了提升影響力與話語權,更旨在提高風險共擔能力,構建互利合作格局,攜手讓人類命運共同體落地生根、枝繁葉茂。
泰國北部清菜府美賽縣一處國家公園的洞穴,被稱為“睡美人洞”。 近期,泰國12名少年足球運動員和一名教練進入該洞穴內探險后失蹤。經過包括中國與老、緬、泰等東盟國家在內的多支救援隊歷時18天的晝夜搜救,失蹤人員全部成功獲救。目前,泰國政府當局已提出計劃,將把“睡美人洞”開發(fā)為觀光景點,展示少年足球運動員的命運轉折和多國合作的營救任務過程。未來還會設置交互式數據庫,將 “睡美人洞” 變成一座記錄國際救援的活史博物館。
可見,提升國與國之間的應急救援合作和能力已越來越為各國重視。從“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人道主義視角來看,東盟災難管理和應急協議簽署以來,東盟成員國承諾共同準備,來應對區(qū)域的災難,同時也承諾進行協作,有效利用東盟應急備用安排,加速獲得援助和人道主義救援。
而相應地,應急救援作為新增內容,也首次被納入2018年第15屆東博會將舉辦的37個高層論壇中,將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深度對接“一帶一路”建設,激發(fā)更多增長點,進一步打造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的中國—東盟高層對話平臺。
正如參與此次研討班的馬來西亞代表團團長、國家災害管理局副局長扎因所說:“每一場災難都深刻提醒我們要以更好的方式做好準備?!?/p>
·聯系編輯:2533430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