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赤紅
摘要: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話強調(diào)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準備。課前預習就是為上課做好知識上的準備,課前預習效果如何直接影響著課堂的學習效果。而結構化預習則是韓立福教授在新課程背景下所提出的一個全新的預習概念。高效課堂倡導的結構化預習不同于傳統(tǒng)的課前預習,它更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對文本的整體把握,強調(diào)預習過程的系統(tǒng)性和整體性。在新課改的浪潮中,我們通過學習培訓、自學,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那么怎樣成功的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運用到教學中,對于我們一線教師仍是在摸索階段。
關鍵詞:小學語文;結構化預習;技巧
高效課堂倡導的結構化預習不同于傳統(tǒng)的課前預習,它更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對文本的整體把握,強調(diào)預習過程的系統(tǒng)性和整體性。說到預習,我們平時都在布置學生進行預習,但總是埋怨我們的學生太懶,老師布置預習,上課檢查的時候,只有一小部分學生把課文讀了一遍,就算是完成了預習,大多數(shù)學生課文都沒有讀,根本談不上什么預習。
在這學期,我也嘗試加強學生的預習,給學生規(guī)定了一讀二標三圈四畫五批注六概括的預習方法,大多數(shù)的學生能按老師的要求去預習,所以在上課時我也覺得順當了許多。專家和老師都提到了功夫在課前,在預習。只有學生做好充分的預習,才能讓每一堂課都有精彩綻放。教師在課堂上是舵手,學生是水手,在課堂上要盡力做到教師掌舵,學生劃船,教師和學生是一個共同體。
一、教師如何引導學生積極高效進行結構化預習?
結構化預習既是幫助學生有效學習的一種方法,也是養(yǎng)成學生學習習慣的一種好辦法,更是學生進行高效學習的關鍵。教師引導學生積極高效進行結構化預習總的原則是“先扶后放”,也就是教師先示范性地帶領學生進行結構化預習,然后學生獨立完成。一般是提前1-2天布置結構化預習,要求學生按照“六字訣”(查、劃、寫、記、練、思。查——查著工具讀;劃——劃著重點讀;寫——寫著感想讀;記——記著內(nèi)容讀;練——練著習題讀;思——思著問題讀)把書讀實、讀厚、寫滿。
要想讓學生積極高效地進行結構化預習應從三方面入手:
(一)問題引領
預習的開始,布置的問題簡單些,但要精,隨著預習的熟練,知識底子的加厚,提出的問題難度要不斷加大,這樣學生對知識學習的更深刻,掌握的也更全面,速度也會加快。
(二)預習方法
由于不同年齡段的學生、不同的學科、同一學科的不同內(nèi)容,所以適用的預習方法是不同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法:
1.任務落實法:即教師布置預習任務,學生帶著明確的預習任務去進行預習。
2.課本標記法:即在預習時,邊閱讀邊用特定的符號做出標記,并在書上空白處提疑問,寫心得。
3.溫故知新法:在預習過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識,歸納新知識的重點,提出疑難問題,另一方面復習、鞏固、補習與新知識相聯(lián)系的舊知識。
4.嘗試練習法:對于計算類的新授課、練習課,預習時先進行嘗試練習,遇到疑難再返回預習例題,然后再嘗試練習。
(三)輔導檢查
剛開始,無論是教師還是各組學科長,必須以身作則,不折不扣地做好檢查、督促工作,不定期地評價,給予學生激勵性的鼓勵。
教師輔導檢查學生的預習方法主要有:
1.教師參與式:教師參加其中一個小組的討論,并給予正確的引導。
2.教師檢查式:教師可以抽查部分學生的預習記錄,對于重點預習的內(nèi)容也可以檢查全班學生的預習記錄。
3.小組匯報式:課前有每個學習小組的的組長向教師匯報預習情況。
二、結構化預習內(nèi)容
(一)概念性問題包括題目、作者、字詞音形義、記敘文中的人物、時間、地點等。
(二)原理性問題包括文本大意、段落大意、邏輯關系、寫作特點、思想感情、經(jīng)典賞句等。
(三)習題性問題指課后習題。
(四)拓展性問題指基于上述三類問題、圍繞教學內(nèi)容開展拓展學習而發(fā)現(xiàn)的問題。
三、結構化預習標注內(nèi)容位置說明
(一)生字詞邊讀邊圈在文中,通過查字典弄清音和義,然后補充整理在課后“讀一讀、寫一寫”一欄中。
(二)“課題”一頁眉批內(nèi)容:
1.文本大意:標注在“課題”一頁的最上邊。
2.如果是記敘文將人物、時間、地點批注在“文本大意”下一行。
3.段落大意:如果自然段特別多,可以直接劃分結構,概括意思。
4.邏輯關系即文章結構:注明幾部分,每部分的意思是什么。
(三)“課題”右邊標明體裁。
(四)“課題”下一行解釋題目的意思。
(五)課題注釋1(關于文學常識)附近,補充作者相關知識。
(六)第二頁眉批內(nèi)容:
1.寫作特點
2.思想感情
(七)旁批
1.用曲線在文中勾劃經(jīng)典語句,然后關鍵詞語用紅筆標注,寫好批注。原則上是將書批注滿,經(jīng)典句子每頁最少批注3個以上。
2.對不理解的句子用紅筆勾劃雙橫線,注明具體的疑問是什么。
(八)課后“研討與練習”
將預習時思考的答案寫在對應的題目旁邊。
(九)文章最后一頁下面:
我的問題:針對文章內(nèi)容方面自己提出問題。各位老師,要想讓學生高效學習,做好課前的結構化預習固然重要,但課堂上老師智慧的引導,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表現(xiàn)欲望,學習小組的創(chuàng)建與管理,學習小組的評價等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我們認真去做,去實踐,只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才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煥發(fā)出動人光彩,也才能使我們的老師更加智慧,使我們的學生更加可愛。
總之,預習不能狹隘的理解為提前學習,他是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學習的一片自由天地,強調(diào)的是獨立與自主。隨著預習的深入,老師應該慢慢地放手,讓學生自己邁開第一步,學會走,學會跑,最終插上翅膀遨游于知識的廣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