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_周春倫 攝影_溫笑寒
很高興能給大家就幼教的質量問題再一次進行交流。
質量這個問題確實是我們幼教的生命線,我們一再向社會宣傳學前教育對于兒童的發(fā)展具有非常大的意義,但是我們沒有強調,學前教育的意義要依賴學前教育的質量,如果我們的學前教育是低質、劣質的,對兒童的發(fā)展不僅沒有正面的效果,甚至會帶來長期的負面影響。
今天新的時代對我們幼教質量有新的要求,我從幾個小問題來切入。
社會的價值觀正在多元化,但是我們國家有自己的核心價值,教育必須做價值引導,這一點都不含糊,不光中國這樣,全世界都這樣。
有人覺得孩子這么小,談什么價值觀啊,他們不過是一張白紙,有這個必要嗎?還有的覺得價值觀太抽象,幼兒階段不可能進行。這涉及價值引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我的回答是非??隙ǖ?,幼兒教育的價值引導是不可缺位的。
阿莫納什維利告訴我們,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像一座殿堂,這個殿堂不可以棄之不顧,我們教育如果不去維護它,這個殿堂就會崩塌,這是教育的犯罪。對今天我們來說,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幼教的質量是第一位的,健全的人格、立德樹人是根本。
我們要看到,價值觀教育不是灌輸概念,而是給兒童的心靈點亮一盞一盞的燈,我們一定要去點這個燈。
中國幼教的德育有很好的傳統(tǒng),這一點是必須肯定的。我們的《規(guī)程》《綱要》《指南》,一直都要求萌發(fā)幼兒愛集體、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發(fā)展幼兒之間的友好相處,學會關心尊重他人,遵守社會的行為規(guī)范等等,愛國、法治、文明很多價值觀都滲透其中。
現在,國家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樣一個價值觀更明確,落實在幼兒園的教學當中,是我們的責任。大家不要以為這是空談政治,富強、民主、法治、文明、愛國、敬業(yè)、友善、誠信……你們想一想這些價值觀,我個人認為它是非常美好的。如果這些美好的東西只是貼在墻上、掛在嘴上,行嗎?它成不了我們這個社會的價值,成不了我們每個孩子心中的明燈,那就沒有意義。
國外早就針對一些具體的價值觀讓兒童進行學習。以新加坡為例,生活當中明確把平等、公平價值提出來作為學習內容,通過把握兒童生活中的現象與兒童進行價值對話來完成。
2018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現場
比如,吃飯的時候,孩子排著隊用餐盤去取餐。有老師走過來,孩子們就說老師你來,讓老師站前面。老師說,不,我剛來我排在后面。不,老師你不用排隊的。老師們堅持要排隊。吃完飯,老師就跟孩子們一起自然討論,為什么我們要排隊?這就引出平等的話題,排隊就是一個規(guī)則,人人遵守就能保證大家都能得到平等對待。孩子們就討論起來:那乘車的時候,為什么要讓小孩或者老人走在前面?老師說,對,排隊是一個規(guī)則,但是文明和諧、尊老愛幼也是社會的規(guī)則,排隊是所有人應當遵守的,但社會同時又是關愛弱勢者的。
這個討論是非常好的一個對話。其實孩子腦袋里有很多想法,但他沒有機會說出來。
我在一個幼兒園看見老師講“誠實的孩子人人夸”,這個主題很好,結果下來孩子就跟我說,說謊話是有好處的。我問,是嗎?孩子跟我說,說謊話就不挨打了,他覺得講假話是自我保護;還有孩子說,爸爸跟我說不要告訴奶奶媽媽病了,不然奶奶會著急的,講假話是安慰奶奶;還有孩子說,不能跟壞人說真話,要說假話。
這些孩子的話,我們或許覺得幼稚。但是,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我們如何讓他們充分去展現?我引用《混沌、復雜性、課程與文化》的一段話,“孩子們能夠分享他們各自不同的觀點與理解,使他們能夠質疑、證明以及觸動彼此的想法,相互幫助來把各種不同的理解交織起來?!崩蠋焸兏墒裁矗俊敖處煄椭⒆觽儚乃麄兏鞑幌嗤?、且常常相互矛盾的理解中,得出某種整體性的東西?!?/p>
老師要像重視兒童前科學概念一樣,深入了解、接納孩子們的困惑、問題,重視兒童“前價值認識”,去挖掘和捕捉教育契機。我們還要去發(fā)展與兒童進行深度對話的能力,這個深度不等于深奧,是兒童能理解的,能讓孩子們引起思考、理解、分辨、表達、討論、交流、體驗、感悟,這樣才能提升他們自己的價值認識。
價值教育絕對不能去抽象灌輸,不能夠搞概念,我最怕兒童滿口說“價值觀”這個詞。就像我在很多地方看到的幼兒園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兒童一口一個“愛祖國”,我說,其實“祖國”這個詞不從兒童嘴里吐出來并不等于我們的教育沒有效果,說不定效果更好。
把握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機
大家知道氣質是由內而發(fā)的,不是顏值決定,不是衣衫決定,是內涵決定的。
我們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需要頭腦的年代,這是時代的發(fā)展趨勢,突飛猛進的科技變化,世界上的創(chuàng)新不斷涌現,幼教也需要更加智慧、更加靈性。
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說,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感覺到科技這樣地影響著國家的命運、決定著國家的命運。中美貿易戰(zhàn)讓全國人民清醒地看到了我們需要核心技術。沒有思維哪來的核心技術,所以,我們國家的發(fā)展戰(zhàn)略都非常需要思維的智慧。
哈佛大學教授愛莉諾·達克沃斯強調,教育就是要把兒童腦袋里的潛力、思維的潛力發(fā)展出來,讓每一個孩子產生精彩的思想,我們整個教學研究都要定位在這里,研究兒童思維的獨特性。但現在我們大量教學研究不是集中在這上面。
我們《指南》強調了學習品質,學習品質范圍更寬泛,思維品質是其中重要的部分。
一日生活充滿培養(yǎng)思維品質的機會,不要認為一日生活就是吃喝拉撒,只有作業(yè)課、科學探索活動才是在培養(yǎng)思維。不是的,游戲和其他活動非常重要,但一日生活的時間更長。我們教師要有這個意識去培養(yǎng)兒童的思維習慣、思維能力。
幼兒園活動要注重孩子思維的深度參與
講一件一日生活中幼兒園里司空見慣的事。有孩子把一杯水碰翻灑到了地板上,幼兒園應急角里有工具小桶,一個老師馬上拿過來,很和藹地說沒關系,這個能幫助你。孩子拿著,先是用刷子刷,水都刷到一邊,刷不干凈,他又拿海綿吸,一吸一擠,兩下就干凈了,很高興地跑去跟老師說我打掃得很干凈,老師表揚他做得不錯,還特別對其他小朋友說,自己灑的水自己擦干凈,很好。這是責任心的教育,也是給孩子提醒,以后拿水要當心。孩子學會了今后怎樣去處理這些事情,也探究了工具的用處。像這樣的小事我特別贊賞,因為它們天天發(fā)生在我們身邊,所以很重要。一日生活是重要的培養(yǎng)途徑。
麗蓮·凱茲說,“在目前兒童早期教育的實踐中,不需動腦——雖然也無害——的活動似乎占據了支配的地位。”我對這方面也非常敏銳,我個人認為現在很多幼兒園的活動中,幼兒思維的深度參與是不夠的。
培養(yǎng)思維氣質的幼教需要我們的老師思考:我們?yōu)橛變禾峁┑氖撬伎嫉哪_手架,還是技能的腳手架?我們的活動能不能對幼兒的思維品質產生長遠影響?我們教的知識技能能不能通達思想與智慧?你給孩子討論的東西能不能凝練成為一個廣泛運用的思維工具?
我們要特別警惕幼兒的無聊狀態(tài),玩得無聊,這違反了天性。無聊的要害是什么?是思想的停滯。孩子沒有智力參與的興趣,沒有探究的激情,沒有渴望實現自己目標的沖動,這種無聊狀態(tài)累積效應會影響兒童思維的發(fā)展。
同時,我也希望大家警惕,不要陷入興奮式,這也是麗蓮·凱茲提出的,我非常贊同。她說,或許“興奮”本是作為吸引幼兒投入活動的一種手段,但一不小心它就變成目的,于是讓教育陷入“只要幼兒開心就好”的誤區(qū),變得膚淺、平庸、追求短暫趣味、發(fā)展價值低。
我希望大家重視這種現象,不要把幼兒園搞成游樂場、嘉年華,快樂至上、形式主義,這些都不利于幼兒思維發(fā)展。
我們對未來的感覺從沒有像今天這么強烈??档略缇椭v,教育應該為未來做準備。未來意識我認為應該是現在幼教的屬性,蔡元培也早說過,教育者非為已往,非為現在,而專為將來?!犊匆娢磥怼愤@本書里說我們的教育正在為一個“尚未存在的社會”培養(yǎng)新人,我們不能不關心未來。
在未來趨勢中,一是要重視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世界經濟論壇上預測了2020年人類關鍵的十大能力排名,對比2015年的排名,其中創(chuàng)造性、批判思維都躍升,排在了前三。
未來意識也應該是幼教的屬性,老師們一定要有未來意識,給你的教育增添新的思路、新的視角、新的觀念,否則教育會變得陳舊。
這是我在幼兒園看到的例子:老師問孩子們有什么理想,一個孩子說當醫(yī)生,一個說做歌手,一個要當警察。六十年前,當時大家基本都說當老師。那時候時代變化不快,過幾十年還可以當,但是今天我們的職業(yè)在發(fā)生怎樣的變化?股票交易員這個職業(yè)才十幾年就消失了。2014年特斯拉公司就發(fā)出了一個廣告說“尋找那些從未存在過的人”。多么好的機會啊,老師完全可以拿來引導兒童去憧憬和想象未來。
我聽到孩子有這樣的討論:一個小孩說要做司機,另外一個小孩笑他,當什么司機,以后汽車都不需要人開了。小孩說,那太危險了,都是機器人開,那我就管機器人吧。當時我就想,我們的老師如果敏感一點,抓住這些機會,可以給孩子們來一場多么好的關于憧憬未來的活動啊,喚起他們對未來生活的興趣和想象。
所以我們要有一種更具未來智慧的教育,既關注已知,也關注未知。鉑金斯說,不要讓孩子只是去看那個已經打開的盒子,應該培養(yǎng)孩子去關心那些尚未打開的盒子、即將打開的盒子。
二是重視問題解決學習?,F在世界上還流行基于問題的學習,比如PBL、STEAM,其實他們共同的點就是關注真實環(huán)境中的真實問題,引導兒童自己提出問題、發(fā)現問題,跨學科整合,跨領域整合。從這個角度,我堅決反對小學化,小學化是最愚蠢的教育,最沒遠見的教育,最沒有未來意識的教育?,F在的分科學習是最沒有智慧的教育,而且不是面向未來的教育。
在這個新的時代,我們的教育質量需要新的提高,老師是最關鍵的因素。我衷心祝愿大家,希望大家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做有使命感的教師,辦不負時代的高質量幼教。
教育不只要面向現在,還要面向未來,面向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