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占強,吳春艷,方 彬,王美玲,?;燮G
(1. 河北省涿州市醫(yī)院,河北 涿州 072750;2.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醫(yī)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臨床上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近年來其發(fā)病率呈持續(xù)增長的趨勢[1]。COPD的病理基礎是氣道壁和肺實質的慢性炎癥及結構破壞,可表現(xiàn)為肺實質改變及外周血T淋巴細胞數(shù)量異常[2]。研究表明,輔助性T細胞17(Th17)及調節(jié)性T細胞(Treg)參與各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感染性疾病中的免疫調節(jié),在COPD發(fā)病機制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3-4]。而白細胞介素-17(IL-17)是Th17細胞特異性分泌的細胞因子,可誘導機體組織損傷,并參與炎癥反應的發(fā)生發(fā)展[5]。本研究通過觀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中Th17和Treg細胞含量及IL-17水平變化,并分析Th17、Treg及IL-17與肺功能指標的相關性,探討Th17、Treg及IL-17在COPD患者預后評估中的價值,以期為臨床防治提供依據。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河北省涿州市醫(yī)院呼吸內科收治的COPD患者共184例作為COPD組,其中男118例,女66例,年齡36~81(63.28±10.16)歲。COPD穩(wěn)定期患者92例,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92例。COPD的診斷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修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6]。排除合并有其他肺部疾病或感染者,合并有其他系統(tǒng)疾病如心、肝、腦、腎等嚴重功能障礙者,長期應用激素者,惡性腫瘤或預計生存期不到3個月者,近期手術、妊娠及哺乳期者。另選取同期我院健康體檢者95例作為對照組,男60例,女35例,年齡38~79(62.54±9.83)歲。各組性別、年齡及病史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均具有可比性。
1.2主要儀器及試劑 美國Becton Dickinson公司的FACS Calibur流式細胞儀,流式抗體均購自美國Becton Dickinson公司。細胞刺激培養(yǎng)所需離子霉素、豆蔻酰佛波醇乙酯、莫能菌素購自美國ENZO Alexis-Biomol公司,胞內檢測所需固定破膜試劑盒及熒光定量PCR所需試劑購自美國Invitrogen公司,所需引物、探針由上海博亞生物技術公司合成。熒光定量PCR儀購自美國Applied Biosystems公司(ABI 7500 Sequence Detection System),酶標儀購自美國Bio-Rad公司(型號550),低溫高速離心機(Beckman)。ELISA試劑盒購自北京博奧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3研究方法 比較各組外周血Th17、Treg、Th17/Treg、IL-17水平及肺功能指標情況,分析Th17、Treg、Th17/Treg、IL-17與肺功能指標的相關性,并應用ROC曲線評價Th17、Treg、Th17/Treg及IL-17對AECOPD患者的診斷效能。
1.3.1外周血Th17及Treg細胞檢測 所有研究對象均于清晨空腹采集靜脈血3 mL,經肝素抗凝及加入等體積淋巴細胞分離液后1 500 r/min離心15 min,得到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懸液,鋪至24孔細胞培養(yǎng)板,并在RPMI-1640培養(yǎng)基中加入10%胎牛血清。每孔加入豆蔻酰佛波醇乙酯2.5 μL(終濃度50 ng/mL)、離子霉素2 μL(終濃度1 μg/mL)及莫能菌素2 μL(終濃度10 μg/mL)吹打混勻,孵育4 h。加入抗人CD4單抗20 μL,室溫避光孵育20 min。再通過加入染色緩沖液2 mL及抗IL-17單抗20 μL,室溫孵育15 min,此后1 500 r/min離心10 min,棄上清,加入染色固定液1 mL,等待上流式細胞儀檢測。
1.3.2肺功能檢查 采用肺功能儀(Sensormedics)對所有研究對象行肺功能檢查,包括測定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FVC占預計值百分比(FVC%)及第1秒用力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目前臨床上以FEV1作為COPD診斷、分級和衡量預后的標準。
2.1COPD組與對照組外周血Th17、Treg、Th17/Treg及IL-17水平比較 COPD組外周血Th17、Th17/Treg及IL-17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均<0.05),外周血Treg細胞含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外周血Th17、Treg、Th17/Treg及IL-17水平比較
2.2各組外周血Th17、Treg、Th17/Treg及IL-17水平比較 AECOPD組和COPD穩(wěn)定期組外周血Th17、Th17/Treg及IL-17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均<0.05),且AECOPD組外周血Th17、Th17/Treg及IL-17水平明顯高于COPD穩(wěn)定期組(P均<0.05)。AECOPD組和COPD穩(wěn)定期組外周血Treg細胞含量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均<0.05),且AECOPD組外周血Treg細胞含量明顯低于COPD穩(wěn)定期組(P<0.05)。見表2。
2.3各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AECOPD組和COPD穩(wěn)定期組FEV1、FEV1%、FVC、FVC%、FEV1/FVC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均<0.05);且AECOPD組FEV1、FEV1%、FVC%、FEV1/FVC均明顯低于COPD穩(wěn)定期組(P均<0.05)。見表3。
表2 各組外周血Th17、Treg、Th17/Treg及IL-17水平比較
表3 各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2.4外周血Th17、Treg、Th17/Treg及IL-17與肺功能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Spearman相關性分析顯示,COPD患者外周血Th17、Th17/Treg及IL-17與FEV1、FEV1%、FVC、FVC%、FEV1/FVC均呈負相關(P均<0.05);而COPD患者外周血Treg細胞與FEV1、FEV1%、FVC、FVC%、FEV1/FVC均呈正相關(P均<0.05)。其中外周血Th17、IL-17與FEV1%的相關性較好(r=-0.747,-0.753,P<0.05)。見表4和圖1。
2.5外周血Th17、Treg、Th17/Treg及IL-17對AECOPD的診斷價值 外周血Th17、Treg、Th17/Treg及IL-17診斷AECOPD的AUC及95%CI分別為0.862[0.764,0.963],0.783[0.705,0.848],0.814[0.726,0.875],0.851[0.758,0.946]與對照組(AUC=0.5)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取外周血Th17最佳臨界值為7.28%時,其診斷AECOPD的靈敏度和特異度最好,分別為80.4%和87.3%。見圖2和表5。
表4 外周血Th17、Treg、Th17/Treg及IL-17與肺功能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表5 外周血Th17、Treg、Th17/Treg及IL-17對AECOPD的診斷價值
圖1 外周血Th17、IL-17與FEV1%的相關性
圖2 外周血Th17、Treg、Th17/Treg及IL-17診斷AECOPD的ROC曲線
COPD是各種炎癥細胞參與的全身異常炎癥反應性疾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為主要特征。目前,COPD的發(fā)病率較高,預后較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同時給患者及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因此,如何早期診斷及預測其病情嚴重程度對降低COPD的病死率具有重要意義。
Th17與Treg是一類近年來發(fā)現(xiàn)的淋巴細胞亞群,兩者分化上相互關聯(lián),功能上相互拮抗,Th17/Treg細胞的平衡關系對于維持機體免疫穩(wěn)定和預防炎癥性疾病的發(fā)生具有重要作用[7-8]。Th17細胞分泌的IL-17可促使體內炎癥細胞釋放大量的致炎因子和趨化因子,誘導和活化中性粒細胞,進而引起中性粒細胞向炎癥組織聚集[9]。多項研究表明,Th17/Treg可能在慢性炎癥性肺部疾病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10-11]。本研究結果顯示,COPD組外周血Th17、Th17/Treg及IL-17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而COPD組外周血Treg細胞含量明顯低于對照組,與Li等[12]研究結果基本一致。這提示Th17、Treg、Th17/Treg及IL-17可能參與COPD的發(fā)生發(fā)展。Chang等[13]研究表明,在COPD患者中CD8+和CD4+細胞所產生的細胞因子IL-17A和IL-17F相對于對照組是明顯增加的。COPD是慢性炎癥反應,且炎癥主要從肺部產出,引起全身炎癥反應,進而引起組織破壞的病理性免疫應答發(fā)生,使Treg細胞含量減少。與對照組比較,COPD穩(wěn)定期組外周血Th17、Th17/Treg及IL-17水平明顯升高,且AECOPD組升高更明顯;與對照組比較,COPD穩(wěn)定期組外周血Treg細胞含量明顯下降,且AECOPD組下降更明顯??梢奣h17、Treg、Th17/Treg及IL-17在COPD的發(fā)病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與COPD癥狀嚴重程度密切相關。Domagaa-Kulawik等[14]研究認為,Th17/Treg平衡參與了COPD的免疫調節(jié)過程,使得Th17及Treg細胞含量在COPD患者不同時期中存在差異。另有研究也表明,IL-17作為致炎因子,全程參與了COPD患者炎癥的發(fā)生、發(fā)展,隨著COPD病變程度的加重,IL-17水平隨之升高,Th17細胞及其特異性分泌因子IL-17可能介導了COPD的炎癥過程[15-16]。與對照組比較,COPD穩(wěn)定期組FEV1、FEV1%、FVC%、FEV1/FVC明顯下降,且AECOPD組下降更明顯。相關性分析顯示,COPD患者外周血Th17、Th17/Treg及IL-17水平隨FEV1、FEV1%、FVC、FVC%、FEV1/FVC的下降而明顯升高;COPD患者外周血Treg細胞含量隨FEV1、FEV1%、FVC、FVC%、FEV1/FVC的下降而明顯下降。這說明自身免疫功能失調對COPD患者肺功能的下降產生重要的影響,Th17型免疫應答介導了COPD發(fā)病過程中的自身免疫應答,同時由于COPD患者體內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Treg細胞數(shù)下降或功能異??梢鸹颊叻喂δ苤笜讼陆?。既往研究發(fā)現(xiàn),自身免疫反應是導致COPD患者持續(xù)存在氣道慢性炎癥的主要原因,而持續(xù)存在氣道慢性炎癥可導致上皮細胞損傷甚至氣道重塑,最終導致肺功能損傷[17-18]。此外,IL-17參與了COPD患者肺部慢性炎癥進展的病理損傷,IL-17水平與COPD氣道受限加重程度呈正相關[19]。應用ROC曲線分析顯示,外周血Th17、Treg、Th17/Treg及IL-17對AECOPD的診斷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而且外周血Th17最佳臨界值為7.28%時,其診斷AECOPD的靈敏度和特異度最好,分別為80.4%和87.3%。說明外周血Th17細胞水平可有效地反映COPD患者病情嚴重程度,是預測COPD急性加重的可靠指標。Podolin等[20]研究也表明,外周血Th17細胞水平較傳統(tǒng)感染標志物(CRP、WBC)更能準確地預測感染和炎癥水平,是早期預測AECOPD的有效指標。因此,通過抑制COPD患者外周血Th17細胞水平,可顯著降低患者機體炎癥反應,從而改善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外周血Th17、Treg、Th17/Treg及IL-17參與了COPD患者呼吸道慢性炎癥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并可能導致炎癥的持續(xù)存在及肺功能的逐步損害,同時與COPD病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但本研究為小樣本單中心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尚需多中心、大規(guī)模的前瞻性研究來進一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