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鳳仙 于玉玲
摘 要:心理暗示是心理學中的一個經(jīng)典術語,隨著心理學的完善和發(fā)展,如今心理暗示越來越多的被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譬如,新聞報道、生活消費、教育實施等方面。凡事都有兩面性,遵循事物的對立統(tǒng)一原則,心理暗示亦是如此。無論是心理暗示的積極方面方面或是消極方面都會對大學生群體的健康心理的形成發(fā)揮不同程度的作用。
關鍵詞:心理暗示;健康心理;心理健康;積極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18)03 — 0134 — 03
不可否認,心理暗示是人們在平日的生活當中應用十分普遍的心理現(xiàn)象。不同的專家學者都對心理暗示這一名詞給出了不同的解釋說明。心理暗示是人或環(huán)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個體發(fā)出信息,個體無意中接受、吸納這種信息,從而做出相應的行為反應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1〕。心理學家巴甫洛夫也指出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反射〔2〕。心理暗示的形成有其生理基礎和心理基礎,人體大腦中交感神經(jīng)的發(fā)展和人體潛意識的存在都給暗示的可操作性提供了可能,正如人具有受暗示性的心理特征,因而才有了被暗示的可能。
根據(jù)作用效果的不同,可以把其分為積極心理暗示和消極心理暗示;根據(jù)施加主體的不同,亦可分為自我心理暗示和他人心理暗示。無論如何分類,心理暗示的作用和意義都是確定存在和被認可的。
一、積極心理暗示與大學的心理健康
積極心理暗示是運用積極地方式方法對暗示對象進行影響的方法。積極的心理暗示會對人的情緒、智力和生理狀態(tài)等方面都產(chǎn)生良好的影響,可以調動起人的內在潛能使之發(fā)揮力量〔2〕。
1.積極的心理暗示有利于個體正確認識自我形成三觀
大學生群體是社會公認的高學歷群體,是將科學技術轉換成生產(chǎn)力的主要群體之一,把握著社會的前進方向。大學生三觀的正與不正是十分主要的。究于現(xiàn)今社會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如網(wǎng)絡,廣告營銷等,在大學生群體中開展積極的心理暗示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積極的心理暗示有助于其對自己形成正確的認識,在其三觀上都產(chǎn)生正向引導。
首先,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有效的激發(fā)個體的潛能,讓個體充滿自信積極進取。個體的潛能是無限的,可以使一個父親瞬間舉起壓在兒子身上的汽車,可以使一位母親以超過羅伯特的速度接住從樓上掉下來的自己的孩子。其次,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幫助個體規(guī)范自身行為,建構道德把握正向價值觀。大學生上課手機不離手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日前江夏職校就實施了每日收手機制度,其目的就是規(guī)范學生行為,形成良好學風。實際上,先交手機再上課的舉措,在很多高校都以不同的形式實施過。實踐也證明,除了在剛開始阻力比較大之外,學生們都學會了自律。明文規(guī)定就是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最終促使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化,促進健康觀念的形成。
2.積極心理暗示有助于把控自我情緒,提高執(zhí)行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體驗,無論是恐懼、憤怒、哀傷、快樂還是好奇這些都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東西,我們在體驗情緒的過程中走向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心理暗示與我們的情緒的關系十分密切,積極的陽光的心理暗示會與我們認知中的快樂情緒自動匹配,從而不進身體生理機能和心理的健康發(fā)展;相反的,消極的否定的心理暗示會與我們認知中的恐懼、哀傷去匹配,進而我們的生理和心理都有產(chǎn)生不良的反應影響身體和心理的健康。
積極心理暗示帶給我們的積極的情緒體驗有助于提高我們對自己的認知的同時,也促進了我們情緒的發(fā)展和自控力的提高。望梅止渴這個成語就和積極的心理暗示有關,曹操告訴士兵們前方有大片梅林,所以士兵們的行軍速度就加快了,在無形中提高了執(zhí)行了,最終堅持到了有水源的地方。醫(yī)院里看到過很多醫(yī)生給病人告知的善意的、美好的謊言,讓病人堅持了下來。這都是積極心理暗示在生活中的應用。
3.積極心理暗示有助于自我實現(xiàn)和獲得成功
無論是自己給予自己的積極心理暗示還是他人給予的,殊途同歸其目的是一致的,讓人走向真善美,讓人活力滿滿,激情洋溢,對生活抱有希望。高中時,我們隔壁班級的物理老師時常用他的一個學生舉例子,他的這個學生動手能力極強物理很好,但是其他科目一團糟,作為班主任的他很是頭疼,后來他就任命做班長,再后來這名男同學還是上了一個??茖W了機械,再再后來,這名男同學在大連一個著名的船舶企業(yè)就職了,并且成為了高級工程師,成為了該企業(yè)不了替代的技術人才,他也一直和隔壁班級的物理老師保持著聯(lián)系。這位教師用行為的干預方式給予了男同學積極的心理暗示“老師相信你”,讓一個學子走向了成功。其實這樣的例子很多,無一不證明了積極的心理暗示是有價值的。
二、消極心理暗示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消極心理暗示是指受暗示者接受外界負面信息,即負面性觀念、愿望、情緒、判斷、態(tài)度、環(huán)境等影響而產(chǎn)生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可以理解為它是心理暗示的負面呈現(xiàn)〔3〕,如網(wǎng)絡報道的反面新聞,惡劣的天氣,不好的成績等。大學生作為年輕的一代,代表著活力和陽光,健康是重要的,心理健康更重要。受到外在環(huán)境的影響是多樣化的。
1.消極心理暗示致使個體對自身認識錯位
消極的心理暗示會加劇個體對自我的疑慮以及不確定。我有一個朋友她是個女孩子,我們見面時,無一例外的她都對我抱怨自己不好看所以沒有男孩子追求她。因為她修牙的緣故,她就更加覺得自己牙齒難看,更不止一次的擔心別人說她是因為愛美而去整形了??偸怯幸鉄o意的解釋她修牙齒是因為壓迫到了神經(jīng),為了健康不得已而為之的舉措,試圖讓別人去理解。在與同學交往的時候,總覺得他人會在背后說她的壞話等等。這些都很明顯的告訴了所有人她很不自信。她還不停的給自己這樣一個心理暗示“我沒有男孩子追是因為自己不好看”“我修牙齒了,所以同學們都會嘲笑我”等等。所以她在和異性接觸的時候,總是小心翼翼,總害怕給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然后過分的小心適得其反。不過除了在情感方面很不自信,她的成績是很好的。之所以在和異性消除是才會失常,其實就是因為她的不自信,而她的不自信很大一部分是她給自己的“我不行”、“我沒有其他的女孩子很漂亮”、“我很沒有個性”諸如此類的消極心理暗示。因為不自信,在對自己評價的時候就會有失偏頗,在對自己否定的時候,同時也影響了自己的人際關系,過分看中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2.消極心理暗示導致情緒多變控制力下降
消極的心理暗示還會導致個人情緒的不穩(wěn)定,如緊張、發(fā)抖、心跳過快、說話語速加快等。消極的心理暗示會給生理和心理帶來雙重影響,在我的高中時最后的高考的考場上,我在前面的考場里,考數(shù)學科目的時候,在開考半個小時左右時就昏厥過去了一名女同學。救護車是時刻在考場外待命的,當然不久就女孩緩過來了,但是可想而知,她數(shù)學科目的考試一定是考砸了。這是緊張的結果,又何嘗不是消極心理暗示帶來的惡果呢?女孩的母親事后也說孩子的數(shù)學不好,最擔心的就是數(shù)學考試。因為女孩覺得數(shù)學不好,所以就會在潛意識中認為數(shù)學很難,自己不會,但是別人會。這樣心理發(fā)生了變化,最終導致了生理上的昏厥。
所以無論是在個人情緒的控制上還是做事情的執(zhí)行力上,消極心理暗示都是不可取的。最典型的還有烏鴉嘴教育,會導致學生自我控制能力下降引發(fā)學習能力下降,學習效率低下等問題。
3.消極的心理暗示還可導致進取心的喪失
消極心理暗示還會導致自暴自棄,“我就是這樣的,老師都說了我是差生”我媽說了我笨,不是學習的料。xx家的xx學習好,是學習的料?!痹诩议L無數(shù)次的重復中,孩子就會在自己的心理和他人產(chǎn)生共鳴,同時給自己“不行”找理由。在知識快節(jié)奏更新的當代,不求上進,帶來的不僅是自己能力的低下,工作效率的不足,得不到成功的體驗,有甚者還會產(chǎn)生悲觀的情緒,不利于健康心理形成,甚至做出違反社會規(guī)范的事情或者形成反社會人格等。為了減少消極心理暗示帶來的反向影響,理應多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
三、有效推動大學生健康心理形成的方法策略
對于大學生群體而言,心理暗示理應起到正向的效果。掌握好心理暗示的度是極其重要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用好積極的心理暗示,有助于其學業(yè)及心理健康的形成、完善與發(fā)展。
1.端正態(tài)度努力克服消極心理暗示的影響
(1)努力學習心理健康知識,端正認識擺正態(tài)度
于大學生自身而言,首先要擺正對心理健康的認識。就目前的現(xiàn)狀而言,有很多大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認識不足有偏向,認為心理不健康就是有心理疾病。心理健康和不健康都是正常的心理狀態(tài),心理異常狀態(tài)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心理疾病,像如,人格障礙。我們必須強調:心理不健康不意味有心理疾病,這不是充分必要條件,而是必要不充分條件。比如,我們說一個人是精神?。ㄐ睦砑膊。?,那么我們可以推斷出他一定是心理不健康的,反之,我們說一個人是心理不健康的,但是我們不能推斷出他一定是精神?。ㄐ睦砑膊。┗颊?。其次要學習心理健康的有關知識。學習一些有關心理健康的科學常識,可以幫助大學生自身的健康發(fā)展,掌握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的方法,更好的培養(yǎng)自信,獨立。
(2)多用善用積極自我心理暗示,避免減少消極心理暗示
心理學家愛彌兒·柯爾說:“心理暗示和自我暗示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我們不僅能夠改善自己身體的機能,而且還能運用適當?shù)男睦戆凳竞妥晕野凳?,發(fā)展精神和心理能力,同時特別指出積極心理暗示在教育中的應用〔3〕?!贝髮W生群體自身掌握積極自我心理暗示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要掌握使用積極心理暗示的方法,比如:語言暗示、行為暗示、環(huán)境暗示等。比如,在不想學習學不進去的時候,安靜地坐在圖書館或自習室。其次,多使用積極詞匯,不用消極詞匯。比如在進行語言暗示是時,應用“我可以”、“我一定行”這樣確定的積極的詞語,而不用“我不緊張”、“我不會失敗”這樣消極的詞語。在在對自身進行積極心理暗示時使用消極的詞語前面加上一個“不”字,這并不是積極的心理暗示更不能起到積極心理暗示的作用。再次,要遵循簡單、正面、肯定、重復四個原則。在對自身進行暗示表述時,不用復雜的語言也不用負面的字眼,要用肯定的語序,并且要對自己進行多次重復的暗示,以加強刺激的效果。
2.加強教育在大學生心理健康形成中的引導作用
(1)加強教師隊伍專業(yè)素質建設
首先,要提高教師的專業(yè)學科素質,也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開展對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工作,提高教師對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認識。其次,要提高教師在教學中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真實狀況的重視度。要在關注成績的同時,細心發(fā)現(xiàn)學生心理的變化。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有意釋放積極的心理暗示,來引導其心理健康的良好發(fā)展。同時也要注意發(fā)現(xiàn)心理不健康和心理異常學生,并讓專業(yè)教師對其進行專業(yè)輔導,同時注意保密等原則。
(2)營造良好師生關系
處理好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工作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有助于教師的教學實施,還可以極大提高教學效果。教師作為與學生相處時間最多的人,老師的言談舉止,往往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大學生已然不再像幼兒一樣具有較高的向師性,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專業(yè)知識過硬,還要充分挖掘發(fā)現(xiàn)大學生心理的發(fā)展階段,關注學業(yè)的同時關注其心理健康狀況。要多與學生溝通,課堂上是教師,課后是朋友。還要保持良好的情緒,同時需要注意學生的心理體驗。在需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應避免用消極的語詞,如“就你這樣,你這輩子完了?!睉嘤梅e極的心理暗示,促進學生學業(yè)的提高和進步。
(3)創(chuàng)設健康優(yōu)美校園環(huán)境
在瑞吉歐教育模式當中指出環(huán)境是第三位教師,這無疑肯定了環(huán)境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大學校園環(huán)境是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沃土之一,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是大學生們釋放壓力的有效途徑之一,漫步在校園的林蔭碎道,在陽光下看書休憩,心情不自覺地會得到放松。因此,要不遺余力的創(chuàng)建自然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同時還要創(chuàng)設健康的學習環(huán)境,形成蔚然成風的學習氛圍,促進大學生知識與能力的提高以走向成功。
(4)加強在大學生群體中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宣傳
學校要加強對大學生群體心理健康的關注度,學校和社會有關機構需要為之努力。學校可以定期組織開展心理健康主題講座,也可以邀請有關專家到學校進行演說等??梢蚤_展有關心理健康的大型知識競賽,同時設置專業(yè)組和非專業(yè)組,讓不同專業(yè)的學生都參與其中。社會有關群體要積極配合學校開展有關活動,提高全社會對心理健康的正確認識。
3.筑起家庭有效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形成中的橋梁
家庭更像是影響大學生健康心理形成的又一關鍵催化劑。父母對孩子個性品質的形成起首要作用,父母的行為舉止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產(chǎn)生影響,就像是酒的發(fā)酵作用。首先,家庭結構類型的差異會影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像如“媽寶男”往往出現(xiàn)在單親家庭中,過分的依賴母親,這無疑不利于個人的成長與發(fā)展。其次,做開明的父母,用積極的暗示。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代溝和文化差異均會間接影響大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父母的望子成龍成鳳與社會競爭現(xiàn)實,致使父母的迫切愿望與子女的現(xiàn)實際遇區(qū)別較大。很多父母用自己曾經(jīng)的經(jīng)驗教導子女,不注意心理健康的教育,比如,法制頻道經(jīng)常報道子女因為父母不給錢財殺害老父老母的案例,追根溯源,真的是金錢的錯誤嗎?其實在案例中的子女們的心理異常早就有發(fā)端,致使悲劇的產(chǎn)生金錢只是導火索,父母的教育才是根本,案例中的子女在回憶中都提到了被父母粗魯語言傷害的經(jīng)歷“你看看人家的孩子,你有人家一半好我就知足了”等等,消極的語言產(chǎn)生了負面的后果,這些案例的背后都是在提醒父母們積極的、陽光的對待孩子,才會被孩子同樣對待。父母多使用積極的語言或者行為的暗示,在孩子倔強的時候多一個擁抱,在孩子失戀的時候多一份感同身受,和諧的是家庭,縮近的是子女與父母的距離。
4.努力打造健康社會,形成良好社會風尚
打造健康社會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首先,新聞媒體要堅持職業(yè)道德標準,避免過度報道產(chǎn)生消極心理暗示。在2017年年末,一起“殺妻藏尸冰柜”案引起了極大的關注,丈夫殺死了妻子并藏尸三個月,并在三個月當中用妻子的錢旅游等,最后投案自首。事件被報道出不久,有關犯罪嫌疑人的生平背景和同學關系等都被相繼報道出來。更有媒體為了博眼球和點擊率,大肆描寫案見的悲慘程度。一度讓群眾感受到了這位丈夫的兇殘。不僅這一事件被過度報道,隨后在社會上類似的新聞報道如雨后春筍般接踵而至,像如“父母殺死自己年僅5歲的孩子”等等過多的報道社會上的陰暗面。新聞報道應該把握消極面積極面的數(shù)量和占比,負面東西過多,會給群眾以消極心理暗示,我們的社會是比較黑暗的,因而缺少對社會的信心等。應該把握一個度,即“適度”報道負面新聞,這需要新聞工作者很好的把控。這個“度”讓我們產(chǎn)生失落和沮喪的悲觀情緒同時,也在負面的報道中看到希望,從而將消極的情緒體驗轉化為積極的。減少消極心理暗示的負面效應。相比之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這類的新聞報道的積極心理暗示就比較多了。其次,政府、社區(qū)和群眾要形成終身學習的氛圍。民眾要不斷學習以提高自身素質。
〔參 考 文 獻〕
〔1〕蜂鳥.突如其來的安靜〔J〕.科學FANS, 2012,(02):36-37.
〔2〕徐曉霞.巧用“心理暗示”改變學生的壞習慣〔J〕.新課程·小學,2013,(08):25-25
〔3〕張創(chuàng)英.司人如何克服消極心理暗示〔J〕. 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2,(10):84-85
〔4〕(法)柯爾.心理暗示與自我暗示之柯爾效應〔M〕.馬曉佳,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04-01.
〔責任編輯:侯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