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眉
天水的姑娘宛若從江南水鄉(xiāng)走來,膚白勝雪,溫婉如玉,這些“天水白娃娃”走在小城的大街小巷,讓天水所在的甘肅省都溫軟了,一位天水姑娘說,這個地方地處西北,卻擁有溫潤。
鐵馬冰河入夢來。這是陸游的夢。我從來不做這樣的夢。我覺得戰(zhàn)爭都是壞的,不管有著怎樣正義的出發(fā)點。鐵馬、戈壁,都制造荒涼,都在那遙遠的地方。直到有一天,我遇見了天水姑娘,心中的地理版圖竟被顛覆了。
天水,是甘肅的一個地點。甘肅,正是陸游詩中的那一片鐵馬戈壁之地。但是,在遇見天水姑娘之前,我并不知道天水這個地方。
“天水白娃娃”,一下子讓甘肅溫軟了。
天水的姑娘宛若從江南水鄉(xiāng)走來,膚白勝雪,溫婉如玉。這些“天水白娃娃”走在小城的大街小巷。杜甫也曾經(jīng)流寓秦州(天水的古稱),在這里寫下了著名的《秦州雜詩》二十首。
杜甫也曾到達天水,看來這里并不是那么遙不可及。
與杜甫聯(lián)系最為密切的地點是四川成都,是他在那里的草堂。但是,杜甫不是由四川入天水,而是由天水入四川。那曾經(jīng)的一路山、一路水,伴著他尋找心中的“桃花源”,有衣、有食、有友人,以棲息,以閑居。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冬,爆發(fā)了長達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
759年秋,48歲的杜甫放棄了前幾年好不容易等來的相州的第一個任職,但因為騷亂,無法回到洛陽老家,也無力支付首都長安周圍地帶昂貴的生活成本,他已經(jīng)如此貧窮。
杜甫帶著家人從中原相州出發(fā),沿著嘉陵江,一路直達長江流域西邊的盡頭,天水,曾經(jīng)的“隴上江南”大區(qū)域,地處中國南北地理的分界線,是甘肅惟一的長江流域地區(qū)。區(qū)內(nèi)既有壯麗的北國風光,又有秀美的江南景色,氣候溫和,樹常綠,四季花常開。彼時,那里是東方、中原逃難者的避難之地。杜甫的從侄杜佐在天水東柯谷蓋了幾間草堂,相熟的僧人贊公也在天水西枝開辟了幾座窯洞。
秦州,同時位于六盤山支脈隴山的西邊。隴山高約二千多公尺,舊日的記載說,山路九轉(zhuǎn),越過這座山要用七天的工夫,從東邊來的人走到這里常常躊躇不前。據(jù)說,蜀道難,道從這里起。一面對此山,杜甫就詩興大發(fā),以詩歌紀行。杜甫在詩中敘述了秦州的地理形勢,有些幽靜的地方也常常引起他建筑一座茅屋、長此住下去的念頭。
之后在天水片區(qū)滯留的幾個月,從秦州西南的赤谷起,經(jīng)鐵堂峽、鹽井、寒峽、法鏡寺、青陽峽、龍門鎮(zhèn)、石龕,入同谷界內(nèi)的積草嶺,直到同谷附近的泥功山、鳳凰臺,然后停止了西行的步子,轉(zhuǎn)而一路向南,長居在成都。有研究人士稱,這一階段是杜甫新的豐盛的創(chuàng)作期,其中以《同谷七歌》最為有名。
天水被稱為羲皇故里,傳說伏羲氏曾在這里仰觀天,俯察地。媧皇氏在這里教遠古人民結(jié)網(wǎng)捕魚。杜甫筆下的南郭寺建寺已經(jīng)有一千年的歷史,被稱為“隴右第一名寺”。寺院中有一棵已經(jīng)近三千年的“南山古柏”,據(jù)說栽種于春秋時期,被杜甫稱為“老樹”。
南郭寺是一位天水姑娘記憶中最常去的地方,她小時候所有的春秋游活動都在那里進行。那里的南山古柏,依舊由巨石支撐著,斜靠在那里俯瞰著整座城市,春天里兩個枝干照舊綻枝發(fā)芽。
“天水地處西北,卻擁有溫潤?!边@位姑娘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