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條令條例是依法治軍的重要依據(jù),其貫徹執(zhí)行離不開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的主動作為,就是要求領導干部在行使職權時注重法、理、情,實現(xiàn)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相統(tǒng)一。
關鍵詞 條令條例 依法治軍 領導干部
作者簡介:毛健蕊,武警指揮學院軍隊政治工作學專業(yè),研究生,研究方向:軍隊政治工作。
中圖分類號:D63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7.056
2018年4月4日,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簽署命令,發(fā)布新修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試行)》、《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試行)》、《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列條令(試行)》,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新條令的出臺無疑是我軍依法治軍偉大征程中的一次重大進步,是對軍事法規(guī)的又一次完善,從制度層面把黨關于國防和軍隊建設主張和成功經驗寫入新的條令之中,以軍事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通過法治的強制作用,確保黨的意志主張和決策部署在軍隊內部得到不折不扣的貫徹執(zhí)行。新條令的執(zhí)行離不開廣大官兵的擁護支持,更離不開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的主動作為。領導干部作為踐行法治的主體,厲行法治的主角,推動法治的主力,能否把握職權行使的原則,樹立正確的法治思維,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合法行使職權
習主席明確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依法辦事,帶頭遵守法律,對憲法和法律保持敬畏之心,牢固確立法律紅線不能碰觸、法律底線不能逾越的觀念,不要去行使依法不該由自己行使的權力,也不要去干預依法自己不能干預的事情。 深刻的指出合法行使職權中“合法”的重要性。
(一)職權內容合法
任何職權的獲得必須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獲得,即有法可依。習主席在《依法依紀查處腐敗,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中指出“各級領導干部都要牢記,任何人都沒有法律之外的絕對權力”。其權力獲得的唯一途徑是來自法律的授權。對軍隊而言,領導干部的職權應當由軍事法律、軍事法規(guī)、軍事規(guī)章予以規(guī)定。領導干部的法定職權一般由有關軍事法律以劃定職責范圍的方式予以規(guī)定。如在新修訂的《內務條令(試行)》第三章第三節(jié)中對主管人員的職責進行規(guī)定,從法律層面上賦予了班、排、連、營、旅(團)各級主管人員相應的職權,并依法對其各自的權限進行了劃分,據(jù)此各級的主管人員才獲得了各自的職權,才能依法行使職權。合法行使職權要求各級領導在其法定的權限范圍內行使職權,任何沒有法律依據(jù)的權利都是不應存在的。必須依法行使,法律禁止的不得行使,法律未授予的也不得為之。法定的職權不容許非法超越,否則就是我們常說的“越權”,構成違法的,應依法承擔法律責任。要牢固樹立權責相統(tǒng)一觀念,明確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jiān)督、違法受追究的用權規(guī)范。
(二)履行程序合法
所謂程序合法,是指任何職權在行使時,應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步驟、方式、權限及時限,自覺遵守不得與法律相抵觸。如《紀律條令(試行)》第八十四條規(guī)定,“實施獎勵應當按照下列程序辦理:(一)群眾或者領導提名,并進行群眾評議,提出受獎人員和單位以及獎勵項目的建議;(二)黨委(支部)召開會議,研究決定受獎對象和獎勵項目;超過本級獎勵權限的,報上級黨委審定;(三)黨委研究決定三等功以上獎勵之前,應當對獎勵事跡進行核實;(四)根據(jù)黨委(支部)決定,由批準單位的正職首長實施獎勵。在執(zhí)行作戰(zhàn)、急難險重任務等特殊情況下,首長可以直接決定對部屬實施獎勵,但事后應當向黨委(支部)報告,并對此負責?!睆倪@一程序規(guī)定中可以看出明確規(guī)定實施職權程序的各級主體,明確規(guī)定了實施職權程序的步驟,明確規(guī)定了實施職權程序的形式和方法,明確規(guī)定了實施職權的順序??梢姉l令條例中對程序的規(guī)定即能保證了正常的軍事秩序,又保證軍事活動的有序進行。但是也應當看到違反法定程序是要承受相應的不利后果,如《紀律條令(試行)》第九十二條中明確規(guī)定申報獎勵時隱瞞嚴重錯誤或者違反規(guī)定程序的對已經實施的獎勵應當撤銷。由此可見合法行使職權本身就是對職權得以實施的一種有效的保護,同時避免了軍事活動的隨意性和職權的任意實施。
二、合理行使職權
在合法的基礎上,領導干部行使職權時應堅持和理行使的原則。所謂合理,就是指人運用其判斷、推理等邏輯思維行使職權,職權行使的內容要客觀、適度,同時還要符合公平、正義的法律原則。合理性原則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存在。自由裁量權是指行政機關法在律規(guī)定的條件下,根據(jù)自己的合理判斷,決定作為或不作為以及如何作為的權力。正是由于法律不可能一覽無遺地規(guī)定所有行政行為的所有要件,因此,法律承認和保護行政自由裁量權十分必要。合理行使職權,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行使職權符合軍事立法目的
軍隊領導干部職權的行使應符合軍事立法目的。即在沒有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作為指引的時候應充分考慮軍事立法目的。軍事立法目的,是指有軍事立法權的國家立法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和軍事機關制定軍事行政法律規(guī)范時想要得到的結果。因此,無論有沒有成文法的法律規(guī)定,行政機關運用其行政權力時,必須符合立法目的。法律賦予行政機關的自由裁量權,也正是為了實現(xiàn)立法目的。如《紀律條令(試行)》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貫徹全面從嚴治軍方針,加強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建設,維護和鞏固鐵的紀律,確保軍隊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保證軍隊的高度集中統(tǒng)一,加強革命化、現(xiàn)代化、正規(guī)化建設,鞏固和提高戰(zhàn)斗力,根據(jù)有關法律的規(guī)定,制定本條令。”明確規(guī)定《紀律條令(試行)》制定的立法目的。因此領導干部在行使職權時,必須符合這一立法目的,任何違反這一立法目的的行政行為都是不合理的。
(二)行使職權應有正當?shù)膭訖C
正當動機是指領導干部行使職權時,在其最初的出發(fā)點和誘因上,不得違背社會公平的觀念和法律的精神。由于法律規(guī)定不能涵蓋部隊的方方面面,而在實施職權時,各種情節(jié)又千差萬別,所以,要在堅持軍事行政合法的前提下,考慮公平、公正的問題。這就需要領導干部在履職時要有正確的動機,必須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調查研究,不徇私情,而不是主觀臆斷,脫離實際或存在法律以外的目的追求。《紀律條令(試行)》第一章第四條規(guī)定“堅持官兵一致、上下一致、科學管理,說服教育、啟發(fā)自覺,實事求是、公平公正,嚴格程序、賞罰嚴明,確保部隊高度集中統(tǒng)一和有效履行使命任務?!边@就要求我們領導干部在行使職權之前要有正確的動機,在履職過程中要認真調查研究,實事求是的行使職權。
三、合情行使職權
在合法合理的基礎上,領導干部行使職權應追求合情。情有“世情”與“私情”之分?!八角椤笔菍儆谧匀蝗说挠H情愛情和友情,“世情”則可以理解為人之常情,也就是人類正常的情感與訴求。這里講的“合情”指的就是“合世情”。所謂合情行使職權就是在做事之前,首先想的是合法與否,若合法,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進行衡量比較,尋找合理的解決方案,并在此基礎上尋找與“世情”相合的方案,以實現(xiàn)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tǒng)一,達到和諧順利圓滿的理想結果。
(一)要關注世情,內容規(guī)范上有以人為本的情懷
常言道“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避婈狀I導干部,要想合情行使職權,必須要知“情”。習主席曾深刻的指出“要堅持把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官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我們的重大工作和重大決策必須識民情、接地氣?!?要“識民情、接地氣”,就是要求領導干部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時刻關注廣大官兵利益與期盼,真誠傾聽官兵的呼聲、真實反映官兵的愿望、真情關心官兵的疾苦。始終堅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官兵、深入實際、深入基層。只有真正的有“情”才能做出“合情”的決策。如《內務條令(試行)》中的第七章第八十二條規(guī)定“軍人非因公外出可以著軍服,也可以著便服。女軍人懷孕期間和給養(yǎng)員外出采購時,可以著便服?!本褪浅浞治諒V大官兵意愿,保障了官兵著軍裝外出的基本權益,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情懷,是“情”溶于法的真實寫照,受到軍內外人員的一致好評。
(二)要注重細節(jié),方式方法上要有文明執(zhí)法的風格
所謂文明執(zhí)法指的是,領導干部行使職權應當轉變以往森嚴冷峻的“專政”色彩和衙門作風,在嚴格遵守和執(zhí)行法律上要“剛”,在執(zhí)法的細節(jié)和手段上要“柔”,剛柔相濟,彰顯人性,體現(xiàn)出人文關懷。如在《紀律條令(試行)》第六章第二百四十五條中第一次明確被控告人享有下列權利:“(一)對被控告的問題進行說明解釋;(二)要求將調查處理結論通告本人;(三)對受理機關及承辦人員的失職行為和其他違紀行為提出檢舉、控告;(四)當合法權利受到威脅或者侵害時,要求受理機關給予保護?!蓖ㄟ^從無到有的給予被控告人必要的權利,并依法提供保護,逐步構建以人性為基礎、以人權為底線的職權行使模式,從而更好的保護廣大官兵的各項權益。不僅如此,文明執(zhí)法還要求轉變重管理、輕服務的觀念,對職權行使過程中細節(jié)的不斷完善,使得履職行為得以被廣大官兵接受,實現(xiàn)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相統(tǒng)一。
注釋:
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721.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成立65周年上的講話。
參考文獻:
[1]王康.情、理、法的沖突與整和——淺議中國傳統(tǒng)法律的倫理特色.滄桑.2005(Z1).
[2]王青斌.論執(zhí)法保障與行政執(zhí)法能力的提高.行政法學研究.2012(1).
[3]侯國峰.我國新時期依法治軍研究.東北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