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劍峰,冼海燕,侯小瓊
(1.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手術麻醉科,南寧 530000; 2.廣西醫(yī)科大學基礎醫(yī)學院免疫學教研室,南寧 530021)
七氟醚因起效迅速,可控性好,氣道刺激性小等優(yōu)點,是目前兒科麻醉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吸入麻醉藥。最近的研究表明常用的吸入全麻藥暴露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害作用,嬰幼兒大腦從孕中期開始至出生后的幾年處于發(fā)育關鍵時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研究表明長時間暴露于七氟醚會誘導發(fā)育期動物大腦神經細胞凋亡,影響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導致遠期的學習認知功能障礙[1-4]。神經干細胞都具備分化成為神經元等神經系統(tǒng)各種不同細胞的潛能。內源性神經干細胞主要分布于腦室/腦室下區(qū)(ventricular/subventricular zone,VZ/SVZ)和海馬齒狀回的顆粒下層等部位,并且神經發(fā)生從發(fā)育期一直持續(xù)到成年[5]。目前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七氟醚對神經元的損傷作用和機制,但對神經元的前體神經干細胞的影響研究較少,本研究擬從神經干細胞增殖角度探討七氟醚中樞神經系統(tǒng)毒性的發(fā)生及防治機制,為全麻藥物神經毒性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實驗選用初生7 d雄性SD大鼠48只,清潔級,體重15 ~ 20 g,購自廣西醫(y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SCXK (桂) 2016-0054]。動物實驗經由實驗動物管理委員會批準(2016-0113),在實驗動物中心屏障動物實驗設施進行[SYXK (桂) 2016-0037],實驗過程中按實驗動物使用的3R原則給予人道的關懷照顧。
七氟醚(美國Baxter Healthcare公司),BSA封閉液、顯影定影試劑盒、TBST緩沖液、枸櫞酸鹽緩沖液(北京索萊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Nestin、Cyclin D1、Smad4、BMP2單克隆抗體(美國Abcam公司),β-actin、FITC綠色熒光二抗及DyLight 594紅色熒光二抗(北京中杉金橋生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兔多抗BrdU(美國Accurate Chemical)。切片機(德國Leica CM1900),熒光顯微顯微鏡(日本Olympus BX61),病理圖像分析軟件Image-Pro Plus 6.0(美國Media Cybernetics公司)。
1.3.1 動物模型制備及分組
將動物隨機分為3組,每組16只,即對照組(Con組)、1%七氟醚組(S1組)、3%七氟醚組(S2組)。在麻醉氣體揮發(fā)罐中加入適量液態(tài)七氟醚,將氧氣罐的輸出端連接至小動物麻醉機的入口處,麻醉機出口接至麻醉誘導箱中,溫度控制在(37±2)℃。將動物放入麻醉誘導箱中,開通氣閥,使氧氣罐中的氧氣攜帶揮發(fā)罐中的七氟醚進入麻醉誘導箱中,從而使動物麻醉。調整七氟醚的濃度,2 L/min流量,麻醉持續(xù)4 h。麻醉終止后6 h,處死大鼠,于冰上迅速離出大腦,切取額葉內含腦室區(qū)(VZ)和腦室下區(qū)(SVZ)的腦組織。
1.3.2 Nestin/BrdU雙標檢測神經干細胞增殖
采用免疫熒光染色法,鼠腦冷凍好后,將其在切片機內固定好,切片厚度20 μm,將貼好的腦片放于片盒內保存在-20℃內。腦片在TBS溶液中進行水化,放置于室溫下15 min,吸干腦片周圍的水分,加入鼠單抗Nestin(1∶200)和兔抗鼠BrdU(1∶200)混合,4℃過夜;棄掉一抗,PBS洗5 min。FITC標記的熒光二抗(1∶200)和DyLight 594紅色的熒光二抗(1∶400)加到載玻片的組織上,室溫孵育2 h,PBS清洗,用濾紙吸干組織周圍水分,滴加一滴稀甘油,蓋片。將制備好的玻片放置在熒光微鏡400倍下觀察,每組隨機選取5個視野,雙標Nestin/BrdU陽性細胞數與Nestin陽性細胞數目比值為神經干細胞增殖率(%)。
1.3.3 Western blot檢測蛋白表達
蛋白裂解液處理各組樣品,使用超聲破碎儀低溫裂解3次,每次30 s,離心(4℃,12 000 r/min,10 min),取上清測定蛋白濃度,配平各組蛋白濃度,蛋白變性,經SDS-PAGE分離電泳后轉膜至PVDF膜上,5%脫脂牛奶封閉2 h,Nestin(1∶500)、Cyclin D1(1∶1000)、Smad4(1∶1000)、BMP2(1∶500)4℃冰箱過夜,棄掉一抗,TBST洗膜5 min,3次;將膜轉入雜交袋,室溫孵育二抗(1∶10 000)2 h,棄掉二抗,TBST洗膜5 min,3次;ECL系統(tǒng)顯影,采用Image-Pro Plus 6.0軟件測定條帶的灰度值,以目標蛋白與β-actin灰度值之比表示目標蛋白的表達水平,實驗重復3次。
Nestin蛋白表達,S1組(0.54±0.04)和S2組(0.43±0.06)均低于對照組(0.61±0.06),其中S2組中Nestin蛋白表達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性(P< 0.05)。結果見圖1。
圖1 七氟醚麻醉對新生鼠腦組織Nestin蛋白表達影響(n=6)Figure 1 Effects of sevoflurane anesthesia on protein expression of Nestin in the brain of neonatal rats
對照組中Nestin/BrdU雙陽性細胞數目所占Nestin陽性細胞百分比為(41.3±6.7)%,S1組和S2組雙陽性細胞百分比分別為(25.6±7.2)%和(17.4±5.9)%。與對照組比較,S1組和S2組神經干細胞增殖率降低,差異均有顯著性(P< 0.05),結果見圖2。
表1 七氟醚麻醉對新生鼠腦組織中Cyclin D1、Smad4和BMP2蛋白表達影響Table 1 Effects of sevoflurane on protein expression of Cyclin D1, Smad4, and BMP2 in brain tissue of neonatal rats
注:與對照組比較,*P< 0.05,**P< 0.01。
Not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P< 0.05,**P< 0.01.
注:標尺=50 μm。圖2 七氟醚對新生鼠神經干細胞增殖影響(n=6)Note. Bars=50 μm.Figure 2 Effects of sevoflurane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neonatal rat neural stem cells
與對照組比較,S1組和S2組細胞內Cyclin D1的表達下調(P< 0.05)。與對照組比較,S1組和S2組Smad4和BMP2表達增高,差異均有顯著性(P< 0.05),結果見圖3和表1。
圖3 七氟醚對新生鼠腦組織中Cyclin D1、Smad4和BMP2蛋白表達影響(n=6)Figure 3 Effects of sevoflurane on protein expression of Cyclin D1, Smad4, and BMP2 in brain tissue of neonatal rats
七氟醚作為臨床廣泛使用的吸入麻醉藥,對未成熟神經系統(tǒng)的損傷已引起廣泛關注。已研究表明七氟醚麻醉出生7 d小鼠6 h,引起海馬和前額皮質等多個腦區(qū)神經元調亡[6]。神經元是由神經干細胞分化而來,七氟醚麻醉對神經干細胞是否有不良作用,目前尚不清楚。胚胎時期許多部位都存在神經干細胞,終生存于VZ/SVZ區(qū)、海馬齒狀回、大腦皮層等部位。其高度自我更新能力,維持自身數目的穩(wěn)定和干細胞的特性。Nestin作為神經干細胞的標記物,有調節(jié)神經細胞增殖,分化成熟作用,隨著神經干細胞完成遷移和分化,Nestin表達逐漸減少甚至消失。通過Western blot檢測不同組別Nestin表達情況發(fā)現,七氟醚處理后,Nestin表達出現下降趨勢,說明內源性神經干細胞數量是減少的。
大腦發(fā)育處于未成熟階段,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響神經干自我更新、增殖和分化能力。如果干細胞在本該保留增殖能力的階段脫離了細胞周期,就會沒有足夠的神經干細胞產生新的神經元維持神經發(fā)育的后期階段,導致神經發(fā)生的異常[7]。BrdU常用于標記活細胞中新合成的DNA,隨著DNA復制進入子細胞中,判斷細胞的增殖能力。BrdU與Nesin雙標檢測神經干細胞增殖率發(fā)現,S1組和S2組VZ區(qū)和SVZ區(qū)神經干細胞增殖率低于對照組,這與以往的研究類似[8]。以上結果說明,七氟醚對新生鼠神經干自我更新的能力具有干預作用。研究中發(fā)現,對照組的Nestin陽性細胞主要集中在VZ區(qū)和緊鄰該區(qū)的SVZ區(qū),S1組Nestin陽性細胞減少主要是在VZ區(qū),在SVZ區(qū)并無明顯減少,且Nestin陽性細胞還有向SVZ區(qū)遠端擴展趨勢;S2組Nestin陽性細胞減少也主要是在VZ區(qū),以及鄰近VZ區(qū)的SVZ區(qū),SVZ區(qū)遠端仍保持較高的Nestin陽性細胞。目前仍不清楚為何出現此現象,尚需進一步研究。
Cyclin D1是細胞周期調控蛋白,Cyclin D1基因敲除,抑制了在體海馬齒狀回(dentate gyrus,DG)區(qū)和SVZ區(qū)神經干細胞的增殖,同時誘導神經干細胞走向凋亡[9-10]。Cyclin D1基因過表達可促進神經干細胞的增殖[11]。本研究結果表明,與對照組比較,S1組、S2組腦組織中Cyclin D1蛋白表達下調,提示七氟醚誘發(fā)增殖抑制的機制與下調腦組織Cyclin D1有關。
BMP2屬于轉化生長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的成員,其信號通路參與神經干細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12]。BMP2及其受體發(fā)揮作用主要通過Smad介導的轉導途徑實現[13-14]。在信號轉導過程中,細胞外的BMP2與細胞膜表面的BMPRⅠ、BMPRⅡ結合形成復合物,BMPRⅡ磷酸化后,再激活BMPRⅠ而形成活化的復合物,然后引起Smad磷酸化而激活,活化的Smad發(fā)生構象改變,從受體上游離,與細胞質中的Smad1/4結合,共同轉位入細胞核中,轉錄Cyclin D1,進而調節(jié)細胞的增殖與凋亡[12,15]。本實驗結果中七氟醚處理后,BMP2和Smad4表達增強,而Cyclin D1表達降低,神經干細胞增殖率降低。已有報道全麻藥物可抑制發(fā)育期大腦神經干細胞與神經元的増殖,神經細胞增殖減少可影響認知功能[16],與本研究結果相似,推測此七氟醚可能影響了神經細胞的增殖。
綜上所述,七氟醚麻醉新生大鼠導致VZ/SVZ區(qū)Nestin表達下降,干細胞增殖活性降低,該變化和腦內Cyclin D1信號下調、BMP2和Smad4水平上調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