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旭 ( 廣東潮劇院一團 515021)
潮劇是中國古老的戲劇之一,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它扎根于潮汕大地,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被為“南國鮮花”。
潮劇鑼鼓的表演力強,特點鮮明。司鼓者一定要地掌握好潮劇打擊樂的基本知識和藝術特點,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jié),積累經(jīng)驗,完善司鼓的技藝,合理地運用和創(chuàng)造各種鑼鼓樂來強化人物表演,烘托戲劇氣氛,更好地為演出服務。
潮劇舞臺的打擊樂器豐富多彩,例如曲鑼、戰(zhàn)鑼、小鑼、大鈸、小鈸、蘇鑼鈸、欽仔、深波、蘇鑼等。其中曲鑼、欽仔、深波、大小鈸均為定音樂器。這些樂器根據(jù)劇情的總體要求又分為三個組合:大鑼組合、小鑼組合、蘇鑼組合。三個組合分別應用于不同的劇情需要,敲打起來鏗鏘清麗、和諧悅耳。打擊樂組合在為劇情服務必須與舞臺的另一件特色樂器作配合,創(chuàng)造出特殊的氣氛。這件特色樂器就是號頭
潮劇號頭,它是用黃銅制成的長號樂器,全長約1.2米左右。由三節(jié)從細到粗的銅管套裝連接而成的。喇叭口向彎而上,口的直徑為12厘米左右。吹口處為直徑5.5厘米的圓盤,中間留一小吹氣孔。
吹奏時,將管身斜舉,嘴角緊貼吹氣口的小孔,嘴唇應緊繃,嘴角留一小縫對準號頭的吹氣孔,一只手托扶緊,使嘴唇與吹氣孔更加貼緊,以防吹奏時漏氣,另一只手扶著號頭銅管的中間。雙腳呈鼓架腳姿勢,即小蹲,仿似練武的馬步。
由于號頭的獨特結(jié)構(gòu),樂器只有吹氣口和喇叭口,但它能吹奏出高、低音。它吹奏出來的音域、高低八度音,全憑吹奏者運用氣息來控制,不是一般人能夠勝任。如果不是專職受過訓練的人員,最好不要輕舉妄動,因為這家伙如果用勢或用力不當,不單沒能吹奏出樂音,而且可能會導致眼花撩亂或流鼻血。另外,由于號頭吹出高音的時候,所發(fā)出的聲音近似“胡嘟嘟”的讀音,因而,也有人稱號頭為“胡嘟嘟”。
在以前的“老戲幫”,號頭的用途十分廣泛。據(jù)老前輩們介紹:以前有鄉(xiāng)村游神賽會,常請多班劇團同時演出,俗稱“相斗戲”,分正、副臺。正棚在開演之前必須吹出號頭,示意準備演出,等待副棚的回訊;如果副棚準備好演出,也須以號頭回應,這樣,正棚才能開鼓演出;演出結(jié)束之時也是這種方式來傳遞。又如,以前演出之前必須打“開棚鼓”,即是潮劇傳統(tǒng)的三站鑼鼓,也必須是先吹號頭方能開鼓,號頭吹奏出來的樂音特性增強了氣勢,同時也決定著鑼鼓的節(jié)奏,這種渲染能把觀眾帶入到演出的情境之中,引觀眾入戲。再如,以前的劇團至少有兩把號頭,文畔武畔各一把,由道具師傅和大衣師傅負責吹奏,兩把號頭相互配合對著棚角吹奏,有人將這種形式稱為“哨角”等等。隨著時代的推移,上述號頭的用途,已逐步減少了,現(xiàn)在劇團一般只有單支號頭,由道具師傅一人吹奏。
在舞臺的演出中,號頭獨特的藝術特色,為潮劇舞臺增添了多姿的藝術態(tài)勢,有不可思議的作用。作為舞臺司鼓者,多年的藝術實踐使我對此深有體會。號頭運用的情景如:
(1)五福連中的“唐明皇凈棚”,凈棚時,號頭必須吹出高八度的音調(diào),號頭一響鑼鼓齊鳴,先是號頭站吹奏出高音以75676、567的音調(diào)。然后跟著演員的臺詞,先吹出低調(diào)以5/2為音調(diào),配合演員的臺詞尾三字來表現(xiàn)一種低沉、溫柔的風格。號頭吹奏出來的樂音及音調(diào),要與演員臺詞的聲調(diào)同調(diào),這也是考驗吹奏者的功夫!。最后一句“來者萬古流傳”,號頭必須吹出高音來襯托,這樣才有強烈的藝術效果。1993年2月,首屆汕頭國際潮劇節(jié)開幕式在潮汕體育館舉行,來自全世界的三十多個潮劇團體歡聚一堂,開幕式演出大型《五福連》,只見一束強光照射在唐明皇身上,他高聲歡誦:高臺樓臺巧艷妝,梨園子弟有千萬,句句都是翰林造,奏出離合與悲歡,來者萬古流傳。最后一句方畢,只見舞臺兩邊各出現(xiàn)四支號頭,兩隊對排,號頭上綁著大紅彩帶,霎時號角聲聲,彩帶飄揚,真有千軍萬馬之勢,在氣壯山河的號頭聲中,各潮劇團體的代表隊列隊上場,人仗聲威,真是氣吞萬里如虎。
(2)用于武場的點將出征,號頭的吹奏,配以大鑼鼓的組合,能創(chuàng)造出行軍布陣聲勢浩大、莊嚴威武之勢。
(3)用于“安更鼓”,在初更鼓之前也用號頭吹出低音,呈現(xiàn)夜色低沉的情景。
(4)用于“驚逃、狂奔”等特定情景。如:《辭郎洲》中搶灘、《告親夫》中主婢的出逃投江、《秦香蓮》中的殺廟等......
(5)用于“法場行刑”的場面,處斬犯人,擂鼓響炮,號頭吹出一套低長音,與低音鼓的蘇鑼組合共同營造出刑場令人膽戰(zhàn)心驚的效果,當號頭從低長音轉(zhuǎn)至緊張的高長音,配以強烈的鑼鼓點,表示人犯己被正法。
(6)用于“大連戲”中,號頭站常運用于“大連戲”(也即是大戲)之中,重在突出舞臺氣氛,號頭站出現(xiàn)的場次,都是劇情的高潮之處。
號頭的介頭一般以下面打法如下:
號頭作為潮劇獨有的吹奏樂器,其獨特的伴奏效果和渲染、拱托劇情的藝術作用,獨具風格,不可代替。由于其獨特的藝術特點和吹奏的難度,學者日寡,成者甚少。一些會吹奏號頭的人才己離開舞臺,從事其他工作。再加上現(xiàn)在老一輩藝人會吹號頭的所剩無幾,有些會吹奏號頭的老藝人想吹奏也是力不從心了。因而,潮劇“號頭”的藝術傳承時不我待。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藝術財富,我們要倍加珍惜,我們要借繼承傳統(tǒng)藝術的東風,把它發(fā)揚光大,讓我們的潮劇藝術永遠煥發(fā)迷人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