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摘要:當下教育模式倡導教師結合時代潮流,從應試教育轉型為素質教育。初中階段的學生初次接觸物理,對物理有著強烈的興趣和好奇心,教師應當善于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在物理學習中不僅收獲知識,還收獲物理精神和思維,讓這些良好的品質伴隨學生今后的成長。
關鍵詞:初中物理;素質教育;必要性
初中物理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物理課程要尊重學生的個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技能,讓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獲得終身有益的知識和技能。素質教育的目標符合新課標的內(nèi)容,是新課標的具體化表現(xiàn)。教師接納和踐行素質教育理念有利于更好地推動新課標的實施,在長期的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不僅能夠完成基本學業(yè),還能通過素質教育得到人格的發(fā)展和完善。
一、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一)符合時代潮流
中國教育長久以來實行應試教育,雖有一定成效,但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此種教育的弊端也不斷顯露。應試教育是以幫助學生考試成功為目標的教育方式。過于功利性的教育理念讓教師將考試看作教育的中心,而忽略了學生到底獲得多少知識以及學生在教學中的情感體驗,讓教育喪失了本身所具有的價值和功能。在中國的迅速發(fā)展和全球化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時代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挑戰(zhàn),社會需要的不是只會考試的學生,而是需要專業(yè)基礎扎實、知識面廣、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奉獻合作精神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符合時代要求。
(二)符合學生的需求
素質教育主張解放學生天性,因材施教,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探尋知識,逐漸成為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的新時代人才。初中學生處于活潑好動的青春期,認知水平處于較低階段,因此,教師應當尊重學生個性和學習風格,采取與學生年齡相符合的教學方法,針對學生特點加以引導,從而讓學生更好的投入到物理學習中。素質教育旨在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喜愛,讓學生獲得有益于未來學習和生活的知識和技能,可以最大限度幫助學生適應社會。
二、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實現(xiàn)素質教育
(一)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自主探究精神
大多數(shù)初中學生都是第一次接觸物理,物理中豐富有趣、千變?nèi)f化的現(xiàn)象都深深地吸引著學生。然而如果在物理學習的起步階段,教師一味強調考試,不注重課堂的趣味性,學生剛剛萌發(fā)的對物理的興趣就會很快消失殆盡。教師應當根據(jù)初中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課堂,保留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和好奇,繼續(x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采用兩個方法:精心地設計課堂和使用教學道具。
課堂的最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呈現(xiàn)部分,呈現(xiàn)是指教師利用多種方式來幫助學生了解新知識。在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中,教師會讓學打開書本,然后按部就班地告訴學生今天要學習的內(nèi)容,然后直接開始講解要學的定理和公式。這樣的方式并不是完全不可行,但是有些知識可能需要學生親手進行驗證,才會記得更牢固。初中學生剛接觸物理可能有些不知所措,教師在大多數(shù)課程中都可以采取教師講解的方式,但是對于一些有探究意義的和容易混淆的知識,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進行一些小實驗來更好地理解知識。因此,在呈現(xiàn)部分,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水平,采用探究式的學習方式。
在課前,教師可以告訴學生要探究的課題,然后學生分組進行收集資料、做出假設、進行實驗、驗證假設等一系列的步驟。例如,在研究響度問題時,教師可以延伸書本資源,要求學生就“什么材質的東西響度更高,怎樣增加響度”進行探究。為了減少學生負擔,教師可以將范圍規(guī)定為木桌、鐵盆和瓷碗等物體,同時為學生提供可以探尋資料的網(wǎng)站。這樣的練習可以慢慢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動手能力。除了對課堂環(huán)節(jié)進行精心設計外,教師還應當借助適當?shù)慕虒W道具豐富課堂,吸引學生注意力,比如多媒體、實物模型等。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較低,有意注意能力高,無意注意能力低,因此,教師應可以通過道具來充分調動學生感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增加師生互動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和人格。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以加速學生的學習過程,同時,讓課堂更為融洽和高效。營造課堂氛圍的手段有兩個:一是注意語言和語調,二是有效地組織學生。這兩個手段都會增進師生互動,逐步加深師生感情。只有打破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壁壘,教師才可以更好地進行言傳身教,逐漸影響學生。
一節(jié)好的物理課不是流線型的,而是應該像海浪一樣,起起伏伏。在課堂開始環(huán)節(jié),學生注意力相對集中,教師可以利用有懸念的語言來幫助學生迅速進入上課狀態(tài),比如“好的,請大家注意了,今天我們要做一個很有趣的實驗!”或者利用一些簡練的語言,比如“大家注意了,課堂開始了”。在課堂后期,學生注意力衰退,教師可以適當?shù)霓D移話題,緩解學生疲勞。另外,教師的語調盡量要高一些,不要太低沉,不然學生容易犯困。而抑揚頓挫的語調也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師身上。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也需要教師進行有效的組織,教師在布置任務或作業(yè)時,要讓指令清晰、簡潔,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聽到。在進行課堂活動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教師盡量采取分組形式,讓學生逐漸在小組里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才能和位置。
(三)在課堂中滲透價值觀和品德教育
僅有高效的課堂是不夠的,在課堂中學生也許只能學到知識和技能,要想實現(xiàn)素質教育,教師還應當在課堂中滲透價值觀教育和品德教育,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吸收美德,形成學科精神和獨立的價值觀。在物理課堂中,幫助學生塑造價值觀和品德的方式有兩個:一是教師言傳身教,二是故事分享。教師的言傳身教不是指教師要特意告訴學生他們應該嚴謹、自律等,而是通過教學活動和教師的教學行為,讓學生感知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嚴謹、專心、自律、精確等優(yōu)秀美德。另外,教師可以分享一些優(yōu)秀物理科學家的生平故事,讓學生明白物理的存在是為了探索世界,造福人類,學生在日后進行物理工作時,要以全人類的福利為基礎。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中實現(xiàn)素質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在課堂中要根據(jù)學生特點來進行教學,同時滲透德育和價值觀教育,幫助學生成為新時代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