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
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實施,課堂教學模式也在不斷地摸索、創(chuàng)新當中,面對教學時間越來越短的窘迫,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顯得尤為重要。以音樂課堂為例,就“科學定制、充分備課、因材施教”等幾方面進行了簡要探究。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因材施教一、科學定制教學目標
所謂教學,字面上的理解理應為教與學的全面結合,音樂課堂教學正是圍繞這一教學要點,對學生將要學習的內容進行高度的截取、加工、處理、概括、教授的教學過程,這一過程得以更好實施的首要條件必須依靠學生間的相互討論,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前對學生的意識多加引導,詳細內容可依靠以下幾點進行教學。
(一)精準制定教學目標
這是對本學期教學內容進行更好的規(guī)劃,使教師能更好的把握住這學期的音樂教學任務,對本學期音樂教材的重要知識點、難點加以了解,還可以在開學前就制定明確的教學計劃,根據學生的水平、能力具體情況,制定較為詳細的教學計劃表。這樣可以使課堂教學效率大幅度的提高。
(二)依據學期計劃定制課堂計劃
也就是說每堂課要求達到科學規(guī)劃,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要有明確的目標,制定的計劃源于教材卻又高于教材,小的教學方向要以大的教學方向為主線。例如,當把本節(jié)課的主體定位為“大?!睍r,應該依據詩歌中的大海的景色進行歌頌,歌頌大海的遼闊寬廣,以此來啟示學生去感受大海,去熱愛大海,創(chuàng)造大海這一過程,這樣的目標制定后,通過音樂中節(jié)拍的強弱變化,使學生在這種氛圍中感受音樂與自然的美。
(三)依據課堂計劃定制中間計劃
對課堂主體的教學目標有了明確的計劃后,對課堂教學進行詳細的劃分規(guī)劃,這是實現有效教學的核心。但是在制定中間計劃的時候需要注意,中間計劃是需要為課堂服務的,要有目的性以及一定的層次性。在課堂上,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的思維不斷升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二、課堂教育準備充分
備課是一名好教師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也是全面落實教師工作的具體要求,是有效教學的“地基”。但如果僅僅是在備課簿上機械而又單調的用文字來體現備課的話,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在備課時對課堂中一些文字所不能表達出來的考慮進去,對一些情景進行充分預判,從特定的角度來說這種文字所不能體現出來的預判,比單一的文字備課要有價值的多。例如,課堂對歌曲進行伴奏的時候,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教師應采用不同的伴奏進行講解,這樣豐富了課堂教學任務的同時,又激發(fā)了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更有效的提高了課堂效率。還有在課堂上肢體語言的應用,更能對課堂教學效率起到升華的作用。這種課堂計劃是全方面的計劃,教師需從多方面進行考慮。例如,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學生對教學內容情緒不高、對待同一類型的問題反復出錯、小組討論時偏離主題等。這些都需要教師在備課時需要考慮進去的內容,當一名教師能把課堂上的以上情況在備課中考慮進去的時候,他在課堂上整體的把握能力也會大幅度提高,從而在課堂上顯得更加游刃有余,使與學生在課堂上的交流變得更加的流暢、自然,無形中提高了課堂活躍度,活躍度的提高,課堂效率也就變得更加的高效。
三、對課堂教學的把握力
對于教學內容的設置,前面也提到過,應該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發(fā)生這樣的情況,教師已經進行了完美的教學計劃,但是在不同的班級實行的時候出現了不同的效果,班級氛圍影響了課堂效率的進行,如果僅僅是單一的按照教科書照本宣科的話,是很難對課堂效率進行有效提高的。例如,比較活躍的班級就十分容易影響教師的教學計劃,使課堂偏離了之前備課的內容,于是,教師便硬生生的把話題轉移到自己的計劃上來,這樣固然能使教學計劃完美完成,也會給學校、家長一個滿意的交代。但是,存在一個問題,如果此時學生當中恰巧有非常好的想法的時候,這樣的作法會扼殺學生的思維,而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影響學生發(fā)散向思維的養(yǎng)成,僅僅是為了完成課堂效率的提高,這樣得不償失。因此,教師應把自身、教材、學生三者相互結合,從本質上出發(fā),在課堂教學上不斷調整內容和方法,即便有時候犧牲一部分教學內容,也要照顧學生的感受,依據學生的興趣入手,發(fā)揮學生發(fā)散性思維,提高其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音樂上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四、實行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
音樂是一門藝術,其美需要唱、聽、看、演、奏、舞等藝術來表現,依據這些表現形式進行傳遞,在傳遞的過程中,憑借這些表現形式參與進來。在音樂的課堂上應該讓其真正地“活起來”,不要僅僅進行理論的宣講,更要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發(fā)揮出自己的優(yōu)勢與特長。對待不同類型的學生采用不同的引導方式,如對待性格較為活潑的學生,應該讓他們的這種活躍性保持住,并且讓這種積極性長期維持在一個較高的位置上。
(一)鑒賞活動
音樂最重要的是融入到音樂中,這就需要對音樂具有較高的鑒賞力,對音樂的感受與鑒賞是音樂課堂學習的基礎,對待小學生可以利用他們好奇心重的特點,讓他們對生活中一些事物的聲音加以感受,養(yǎng)成對音樂的熱愛。
(二)游戲
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將音樂融合在游戲中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如幸福拍拍手,在玩的同時也對學生的節(jié)奏感進行了鍛煉。這樣,通過游戲使學生對音樂的掌握與理解加深,也是有效性的充分表現。
五、結束語
總之,提高小學音樂課堂的有效性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國家大力提倡教學改革的今天,教師們應以“有限的時間,教授出無限的知識”為目標,通過課前備課、課中把握、課后的準備以及發(fā)揮,在音樂的天地里,為學生營造出充實、飽滿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這種氛圍下,健康愉快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