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來昆
摘要:體育課堂教學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組織學生實施有效性學習的過程。體育教學是否有效,應該關注體育教師是否盡心的教,學生是否努力的學,是否達到了增進健康、增長知識、增強技能的目的。在體育教學中,無論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要通過教學活動來獲得某種結果,達到某種目標,滿足某種需要。因此教學有效性是一種價值屬性,實質(zhì)是教學活動的目的。
關鍵詞:體育;教學;健康
對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認識
一、課前的準備
(一)合理的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應該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結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使學生對學習有興趣,樂于接受,同時也學到和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例如:教學設計上應圍繞主題,選擇各種趣味性的游戲,以激發(fā)學生興趣,調(diào)動積極性,而對那些單調(diào)、乏味、重復的教材進行改編,使之體現(xiàn)游戲性和競爭性。如:在長跑教學中,以往大都采用跑道上繞圈強迫練習的方式,學生一聽便產(chǎn)生逆煩心理。如果在教學中改變模式,利用6根木棒標志出一個長方形,學生分組,在6根木棒間跑出若干個幾何圖形,這樣可以更好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進行練習時,先小組討論路線再進行練習。學生在練習的同時,教師可以提示。這樣一來教師不再是指揮棒,而是學生的朋友,一個組織者、參與者。
教學設計中還可多利用生活中簡單、常見的現(xiàn)象插入教學過程中。如:教學籃球原地單手運球擊球正確位置時,插入“浮力”原理:將球放入盛滿水的水桶中,按壓球正上方球會原方向上浮,按壓兩側(cè)則向異側(cè)方向上浮,從而達到異樣的教學效果。
(二)合理的教學目標
目標統(tǒng)領內(nèi)容,引領學生發(fā)展是有效教學的依據(jù)。教學目標過高則難以實現(xiàn),就會使學生喪失信心,但是過于簡單又無法起到激勵的效果。如今年我們城東片教研活動時,有一位老師上的是小學三年級教材,要求掌握軍事五項素質(zhì),我想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要求過高了吧!因此教學目標的制定應該具體明確,有可操作性,并還需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如“浮力”原理解釋的籃球原地單手運球的教學片段,所解決的問題就是運球時拍擊球的正確部位。
(三)合理利用場地器材
合理利用場地器材是上好體育課的前提,這樣可以達到激發(fā)學生興趣的目的。如我曾經(jīng)觀摩過的一年級課,內(nèi)容是趕小豬,授課教師在每個實心球上粘個小豬的臉,很形象,很可愛。然后再在地上畫幾個圖形等等,這些布置在課前很直觀的展現(xiàn)于學生面前,使學生在課前就產(chǎn)生興奮,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的動力,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駕馭課堂能力
駕馭課堂的能力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關鍵。注重教學方法的運用和學習方法的引領是有效教學的重點,這就要求體育教師有很好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嵇老師說到了課堂上的“三有”即“有序、有趣、有味”和處理好課堂“三關”即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教學和實踐的關系、思考與練習的關系。從而達到讓學生盡可能在課堂上多學習一些知識,多掌握一些技能,多體驗一些成功和樂趣,將身體素質(zhì)、運動技能、智力發(fā)展、社會和情感以及個性發(fā)展有機融為一體,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和諧的發(fā)展。
(一)有序的課堂
有序是指教學組織嚴密,教學步驟清晰,包括場地器材的安排簡單、經(jīng)濟,以便于操作和組織教學。因此教學中應該加強體育課堂常規(guī)的要求,安排常規(guī)內(nèi)容上不應經(jīng)常變動,必須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而且要將常規(guī)要求體現(xiàn)在一節(jié)課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上,平時要不斷提醒,對于違反的同學要求其及時改正。整個課堂的有序,是上好體育課的基礎。在處理課堂紀律上可以多采用比賽形式或者樹立模范的方式,如快快集合游戲時,5秒內(nèi)需要到位,開始“5 4 3 2 1”“靜齊快”集合。在一項練習結束并銜接下一個練習時,可以采用原地跑步走,利用立定時口號“1 2 3 4”,使學生注意力由口號的出現(xiàn)而集中,以便教師講解下一節(jié)的教學內(nèi)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做到收放自如、令行禁止。
(二)有味的課堂
有味是指體育課應和學生課外自由玩耍、體育活動和競技體育活動區(qū)別開來。體育教學不是簡單的體質(zhì)健康教育,年輕老師容易把體育課上成活動課、休閑課、游戲課。在每一堂體育課上要有傳授運動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做到精講多練,講練結合。通過教師有目的、有組織的、有計劃、有步驟、有針對的教與學活動,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運動知識和技能,并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能力。
(三)有趣的課堂
有趣就是指選擇的內(nèi)容和方法的有趣和活潑,在小學生的體育課堂教學中,游戲就發(fā)揮了相當大的作用。由于學生天生好動,興趣廣泛,采用有趣味和競爭性的游戲組織形式,有利于完成一堂課的教學目標。例如:在課剛開始時,學生注意力分散,通過有趣的練習,做與老師口令相反的動作,來讓學生注意力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集中過來。在準備部分運用各種小游戲,可以改變單調(diào)的定位徒手操,還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使身體各個部分逐漸進入工作狀態(tài)。體育游戲的教學不僅要遵循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原則,而且還需要重視弱勢群體的需求,以促進學生增強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能力,將具體、枯燥的基礎知識、技能融入有趣、活潑的活動或比賽中。
(四)教師與學生間的關系
包括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教師與學生是課堂的有機組合體,很好的處理兩者間的關系是一個課堂和諧的保障。教師與學生間應該是朋友關系,教師是指引作用,運用自身肢體魅力、語言魅力、情感把學生引進課堂,需要熱愛、尊重、關心學生。在交流間,教師即時的評價起到關鍵作用,課堂即時評價可以是表揚、激勵、批評或者點撥。贊賞和批評,可以促進情感的生成;點撥,可以促進能力甚至智慧的生成。
生生之間關系,一是相互幫助,二是相互督促。體育本身帶有競爭性,如何更好的發(fā)揮體育活動競爭性,使教學效果更加明顯,是體育教師需要引導的。一個和諧的課堂是學生在活動中相互學習、相互競爭,而不是投機取巧、違反規(guī)則。因此給學生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才能更好促進教學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