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炳海 蒙元杰 田恩海
摘要 目的:探討老年髖部骨折圍手術期處理方案。方法:收治髖部骨折老年患者68例,對其圍手術期的處理方案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68例患者中,1例由于器官功能衰竭在住院期間死亡,其余患者都順利渡過圍手術期。隨訪1年,患者的Hams評分與術前相比明顯改善。結論:針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在手術前要進行全面病情評估,加強并發(fā)癥處理,手術后做好監(jiān)測和管理工作,能有效保證手術治療效果。
關鍵詞 老年髖部骨折;圍手術期;處理
老年髖部骨折主要是因為患者遭受低能量損傷,且患者存在骨質疏松情況[1]。目前我國已經步人人口老齡化階段,很多空巢老人沒被很好地照顧,常會發(fā)生髖部骨折情況[2]。對髖部骨折老年患者進行早期手術治療,能夠有效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死亡率[3]。手術治療與保守治療相比,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率,但是圍手術期的處理卻是最為困難的事,圍手術期處理質量對于手術效果影響重大。2012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老年髖部骨折患者68例,對圍手術其處理方案加以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2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髖部骨折老年患者68例.男37例,女31例;年齡60~88歲,平均(74.2±3.2)歲。致傷原因中跌倒51例,車禍17例;股骨頸骨折32例,股骨粗隆間骨折36例;右側37例,左側31例;新鮮骨折63例,陳舊性骨折5例。損傷到就診的時間lh~20d,患者大多合并老年癡呆、冠心病、腦卒中、高血壓、心律失常、慢阻肺等。少數(shù)患者存在肝、肺功能不全情況。有62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質疏松。其中傷后2~7d進行手術48例,8~16d進行手術16例,>16d接受手術4例。
方法:68例患者在手術前都要進行各種檢查,對內科疾病積極治療,保證血壓控制在< 160/90mmHg,餐后血糖與空腹血糖分別≤12 mmol/L與8mmol/L。針對股骨頸骨折的I、Ⅱ型患者應用經皮空心加壓螺紋釘進行內固定治療,針對Ⅲ型或Ⅳ型患者以及陳舊性骨折、難以耐受長期臥床、全身情況較差、頭下型骨折患者行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或人工股骨頭關節(jié)置換術。股骨粗隆間骨折的36例患者中,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23例,動力髖螺釘系統(tǒng)治療4例,股骨頸段髓內釘固定7例,關節(jié)置換治療2例。
結果
68例患者中有l(wèi)例由于器官功能衰竭在住院期間死亡,其余患者都順利度過圍手術期。對這些患者進行長達1年的隨訪,并對患者的疼痛、功能、畸形以及關節(jié)活動度等應用Harris評分,術前分數(shù)12~42分,平均(29.2±5.2)分;隨訪末次68~90分,平均(78.4±6.4)分,這些患者在2016年12月隨訪中能下地活動61例,能坐起6例。
討論
髖部骨折主要在老年人群中發(fā)病較多,患者因為存在骨質疏松情況,且部分患者存在肌力不平衡情況,其中以股骨頸骨折以及股骨粗隆間骨折最為多見。老年婦女早已絕經,骨折發(fā)生率更高。另外老年人髖部肌群存在退變情況,老年人反應遲鈍,對髖部有害應力的抵御較為遲鈍,更容易發(fā)生骨折。老年患者一旦患有髖部骨折,其致殘與死亡的概率很高,我國現(xiàn)如今對于該病的治療主要有以下幾種:①通過適宜運動增加總體鈣量。②補充鈣、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yǎng),增加骨峰值。③藥物治療:鈣劑、降鈣素、二磷酸鹽、異黃酮、雌激素等抑制骨吸收藥,氟化物、甲狀旁腺激素、異黃酮、合成類固醇等促進骨性成藥,雌二醇、雄激素、睪酮等激素代替療法。但是靠運動、營養(yǎng)、藥物等難以取得顯著療效,應用手術方式能夠有效迅速提高治療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一共進行了3個步驟:①做好手術準備工作,對患者的病情有一個正確的評估,查出對手術治療產生影響的相關疾病,并進行治療,從而減少術前的準備時間。②手術過程,通過微創(chuàng)以及簡潔手術形式,盡可能降低手術時間以及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因為老年人的功能要求低,所以不用必須解剖復位。③手術之后要做好監(jiān)測與管理工作,減少患者的臥床時間,保證患者能盡早下床鍛煉,增強抵抗力,防止長期臥床導致的壓瘡等并發(fā)癥。
術前準備:在手術前對患者進行全身性的檢查,如果患者檢查出其他合并的內科疾病,要到相關科室進行治療。首先是心功能方面,如果患者存在心功能衰竭以及心肌梗死,要保證病情穩(wěn)定時間能超過0.5年?;颊卟荒艹霈F(xiàn)嚴重性心律失常,保證心律失常≤5次/mm。其次是肺功能方面,保證患者無哮喘疾病,沒有氣急、咳嗽、咳痰情況,患者體溫≤38℃。患者屏氣時間不能≤30s。對患者呼吸功能進行血氣分析,不能出現(xiàn)呼吸功能衰竭情況,沒有明顯的酸堿平衡異常情況,如果患者存在肺部疾病,要進行肺功能檢查,在圍手術期不能吸煙,針對肺部感染患者要在手術前2天服用預防性抗菌藥物[4]。再次是肝功能,保證患者沒有明顯黃疸,患者谷草轉氨酶以及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如果升高,但應低于正常值的1倍。同時要排除引起肺功能異常的其他疾病。從次是腎功能,保證患者尿量能夠>10mL/(kg.h),患者尿素氮≤8mmol/L,肌苷要在正常范圍之內。最后是其他方面,患者血壓要<160/90mmHg,如果患者存在高血壓要用藥物控制,保證在正常范圍內,手術前不能將血壓控制的太低,防止腦梗死情況的發(fā)生。餐后血糖與空腹血糖分別≤12mmol/L與8mmol/L,不能將血糖控制太低,防止低血糖情況的發(fā)生[5]。針對腦梗死或者腦出血患者要保證其病情穩(wěn)定能>6個月。胃腸道功能是最為容易忽視的地方,因此要在手術前用助消化藥、通便藥以及胃腸道動力藥來對患者全身營養(yǎng)加以改善,讓患者胃腸道內環(huán)境得到恢復,增強機體抵抗力。防止患者形成深靜脈血栓,要鼓勵患者積極參加功能鍛煉。要檢查患者其他部位是否存在感染灶,要用稀釋式輸血以及自體回輸式輸血,減少輸異體血。
手術方式選擇:在本次68例股骨頸骨折患者的治療中,針對年齡60~80歲的股骨頸骨折的I、Ⅱ型患者最好首選空心加壓螺紋釘內固定治療,如果是年齡60~80歲的Ⅲ型或者Ⅳ型患者,或者患者年齡> 80歲,存在陳舊性骨折,要采用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該手術方式有半髖置換與全髖置換兩個選擇,本次研究則采用的是半髖關節(jié)置換,具體選擇要根據(jù)患者骨折前關節(jié)是否存在疼痛、是否存在髖臼病變、患者預計生存期以及患者對手術的耐受性等[6]。針對股骨粗隆間骨折常采用髓內固定方式,這種方式比髓外固定方式較為優(yōu)越,然而鎖定鋼板在廣泛應用后,被發(fā)現(xiàn)有著操作便捷簡單、不會對透視與牽引有較高要求、線照射少且在骨折復位中能達到滿意效果,所以在所有類型骨折都能有效應用。
切口感染情況,在手術前要加以檢查,掌握患者其他部位是否存在感染灶等的情況,如果患者存在感染灶要進行徹底治療。在手術過程中要嚴格進行無菌操作,要盡可能縮短手術時間,要落實止血工作,防止大量流血。在手術過程中要用大量的濃度為0.9%的氯化鈉溶液進行沖洗并切口縫合,在手術之后要對患者進行營養(yǎng)支持,有效防止感染[7]。其次是肺部感染。在手術前與手術后要鼓勵患者戒煙,讓患者深呼吸以及咳嗽、咳痰,護理人員要定期對患者翻身拍背?;颊呷绻中g后出現(xiàn)感染,要對其進行霧化、抗炎、補液、解痙以及化痰等治療。再次,患者如果存在尿路感染,要鼓勵患者多喝水并及時排尿,對尿潴留盡早處理,導尿管盡早拔除,有效預防道路感染的發(fā)生。最后,留置管也容易帶來感染,最好盡早拔除。
參考文獻
[1]張子安,王英振.老年髖部骨折的圍手術期處理及康復治療現(xiàn)狀[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6,8(20):1876-1880.
[2]韓滔.老年髖部骨折圍手術期治療方案探討及早期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2,11(31):76-78.
[3]李保亮,劉雷.老年髖部骨折圍手術期處理[J].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2015,4(2):153-155.
[4]何勇,黃武君,裘曙文.老年髖部骨折圍手術期處理方案探討[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11,6(11):1235-1236.
[5]孫培強,劉培高,程明國.62例老年髖部骨折的圍手術期處理[J].實用骨科雜志,2008,6(1):19-20.
[6]許樹柴,袁凱,陳伯健.老年髖部骨折圍手術期醫(yī)療風險的分析與對策[J].醫(yī)學與哲學(臨床決策論壇版),2010,3(8):24-26.
[7]王水清.高齡髖部骨折圍手術期風險分析及護理措施[J].中外醫(yī)療,2013,5(14):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