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琰
摘要:在高考中,語文的得分情況往往會比數(shù)學和一些其他學科低一些,這說明了高中語文并不是一門簡簡單單就能學好的學科。也許學生在平時不用太努力就能取得中等偏上的成績,但是卻無法有更大的提升。本文將從教學創(chuàng)新這一大方面,從高中語文的重要性等要點進行詳細探討。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
語文不像其他的學科是需要計算得出答案的,因為這是一門文字學科,很多題是需要進過反復推敲才能得到答案的。而且很多時候每個答案都只差一點點,這時候就需要學生根據(jù)經(jīng)驗與常識來選擇。語文是一門貼近生活的學科,我們在平時的交流對話中隨時都會用到語文,雖然口語和學生學習的書面語不一樣,特別是高中語文要研究一些很深奧的東西,這就需要學生有大量的知識儲備。高中學生的學習壓力大,任務也重,因此在教學中應該采取一些創(chuàng)新的方法來使教學更加輕松。老師應該注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思維能力訓練,因為高中有三年時間來訓練學生的能力,所以老師要讓學生在每一步都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語文的重要性
語文不像其他學科,它是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隨時都要使用到的東西。一個人的談吐、言行舉止其實也反映出了他的語文素養(yǎng)。一個受到良好語文教育的人,會冷靜的思考問題并進過分析找到最佳答案,這就是學習語文所帶來的好處。中華文化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其中的文化底蘊與歷史都可以在漢語中體現(xiàn)出來,而語文正是對漢語的研究。所以從一方面來說,學習語文就是學習并傳承中華文化,這是每一個學生應該做到的。語文可以培養(yǎng)一個人的修養(yǎng),有很多學生不愿意去學語文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覺得語文要背記的東西太多,里面的邏輯太復雜,而且很多題還要自己思考半天才能想出來。因此,他們寧愿去做很難的數(shù)學題也不愿意在語文上面花時間,這是極為錯誤的想法。
語文的確是很有難度的一個學科,要想把它學好也需要大量時間,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會一直遇到新的詞語、新的語法,這也是讓很多學生望而卻步的原因。不過學習就應該是不斷挑戰(zhàn)自己、豐富自己的內涵。其實從很顯而易見的一方面來說,要是語文不好,其他學科的一些題干都會看不懂。在語文的學習中,學生會養(yǎng)成認真思考的習慣,這是這個學科的特點。因為有閱讀題這類題,所以學生必須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去揣摩他的內心想法,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思維模式,在做題時都會多加考慮而不是盲目的下筆。
高中語文的難度比較大,其中還有文言文這類特別難懂的文章,學生在學習中也要付出很多的精力與時間,這也訓練了他們養(yǎng)成刻苦鉆研的精神。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刻苦鉆研是很重要的,因為學科較多,很多時候都是需要靠自己的努力來提升成績。高中語文的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在考試中拿高分,更重要的是讓他們能夠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豐富自己的文化內涵,這樣他們在生活和工作中才能過得比別人充實與優(yōu)秀。
二、語文的創(chuàng)新性教學
高中語文的教學需要老師不斷總結、反思,根據(jù)班級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合的教學方針。而在教學過程中進行適當?shù)膭?chuàng)新也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太過于死板的教學只會使學生越來越厭倦學習。而且現(xiàn)在的中學生思維活躍,想法獨特,如果太過于拘泥于傳統(tǒng)只會使教學效率無法取得重大突破。在教學中,老師要多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并回答問題。因為在課堂中討論是非常能活躍課堂氣氛并且增進班級凝聚力的,學生可以在討論中各抒己見并且讓別人分析自己的意見是否正確,這樣不僅僅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幫助,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更主動的學習。
在教學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畢竟興趣才是最大的動力。老師可以多推薦學生看一些國內外的名著,比如《海底兩萬里》、《堂吉訶德》這些比較有意思的故事,或者看一些散文、詩歌集這些能讓學生放松下來的書籍。多閱讀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課外知識,還能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讓他們在考試中更加得心應手。在教學中老師也要多使用多媒體教學,因為有很多的課文比較晦澀難懂,光是看課本的話難免會讓學生產(chǎn)生厭煩,因此就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來為教學增添一點樂趣。老師可以播放一些與課文或是作者有關的記錄短片來幫助學生了解所學的知識,在學生朗讀課文時也可以放映一些圖片來渲染氣氛。多媒體教學的好處就是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加集中注意力,這樣也有助于老師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另一個可以在教學中采取的措施就是多聆聽學生的意見。如果一個老師太過于按照自己的教學方法而不去考慮學生是否能很好接受自己的教學方式的話,是很難讓學生的成績有所提高。很多老師認為學生應該來主動適應自己的教學,不過這樣只會讓學生浪費掉大量本應該用來學習的時間,因此老師在平時多聽取學生的意見,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三、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
學生在學習中需要具有一定的學習主動性并具備一定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加輕松的跟上老師的節(jié)奏并在學習中占有優(yōu)勢。對于學生來說,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做到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也許這一點很多學生都知道,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并不多。課前預習是為了更好跟上課堂節(jié)奏,在老師講課時能夠做到心中有數(shù),不會因為突如其來的知識而不知所措,并且在預習過程中可以把重點難點與不懂的地方先勾畫出來,然后在課后向老師提問。而課后復習是為了加深自己對于當天所學知識的消化,加深自己的記憶。高中每天要學習的知識很多,如果不在課后復習的話就很容易遺忘,這也體現(xiàn)出了及時復習的重要性。
學生還應該養(yǎng)成多練習的習慣,比如在平時多做一些閱讀題,因為閱讀題是考試中的難點,學生需要有強大的思考能力才能把自己帶入作者的意境中并揣摩作者的心思,如果沒有過多的練習是很難在這一方面達到較高的水平。而作文也是需要學生在平時加以練習才可以在考試中快速下筆。學生可以養(yǎng)成在平時寫讀書筆記的習慣,這不僅有助于他們在考試中快速找到靈感,也可以訓練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為很多主觀題都需要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平時的訓練在這時就十分有效果。
四、結束語
高中語文的教學需要老師付出大量的精力與耐心,因為高中階段的學習任務重,而語文這門學科的難度又較大,所以老師要在教學方式上面有所創(chuàng)新來使教學效率有所提高,并提升學生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