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玲
摘 要 初中教育作為小學教育和高中教育的過渡階段,是學生從稚嫩走向成熟的重要階段,學生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也是在這個階段逐漸形成的。因此,初中教學對學生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而初中語文又作為學生必修課程之一,說明打造高效的課堂不容忽視。本文將從目前初中語文教學課堂出發(fā),著重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 初中語文教學;高效課堂;對策
中圖分類號:D035.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1-0137-01
新課程改革工作力度越來越大,初中語文教師及相關學者對提高教學效率,構建優(yōu)質課堂方面的呼聲越來越高。我認為初中廣大語文教師若想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首先就要從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中走出來,摒棄填鴨式教學,迎合新時代的教學需求。因此,本文首先研究了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幾大問題,并針對性的提出了解決措施,旨在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一、當前初中語文課堂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一)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落后傳統(tǒng)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教育史中,曾有一段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育的過程。該過程中,教師全面把控課堂走勢,授課過程按部就班,教學目標就是學生的成績越來越高。而這種教學模式下的學生,課堂地位極其尷尬和被動,老師不斷地重復知識點和考點,學生在堂下機械的記著筆記,這種單一枯燥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模式,是語文教學改革路上最大的絆腳石。教師的教學目的就是為了應付學生即將迎來的各種大大小小的考試,學生的學習目標就是為了考高分,這過程中,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自主能動性被直接的忽視,每一節(jié)課都重復這樣的步驟,學生成績有點起色,教師也會喜笑顏開。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教師認為自己的出發(fā)點是完全正確的,基本沒有站在一個嶄新的角度,客觀審視自身教學方法中存在的不足。與學生沒有太多的交流,不了解學生的實時學習情況,更無法獲取“為人師、授人道”的職業(yè)自豪感和滿足感。教師是這種狀態(tài),學生的情況更是苦不堪言,堂堂課都是一樣的教學步驟,沒有創(chuàng)新點,學生的熱情會逐漸減少,而后部分學生會開始厭倦語文學習,教師的教學工作舉步維艱。
(二)教師的教學觀念不合理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才是教學的真正意義。在教會學生課本知識的同時,還要教授給他們將書本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能力。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擁有一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初中語文不僅僅是讓學生們對詩詞歌賦做到倒背如流,而是培養(yǎng)古人那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培養(yǎng)“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情操。不只是運用各種手段來讓學生全面掌握課文中作者的寫作手法,還要鍛煉學生的書面寫作能力,讓學生對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行深度挖掘和體會,這才是新時代下教育的真正意義,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擯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
二、構建高效語文課堂策略研究
(一)教師要徹底擯棄傳統(tǒng)的教學,掙脫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在進行講授之前,首先會羅列自認為是重點的知識,之后在教學課堂向學生進行灌輸,對這種教學方法的實質進行總結,就是教師講、學生在下面機械抄取。若想從根源上解決這個問題,教師首先就要客觀看待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學生個體的本質是有一定主觀能動性的,是一個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因此,教師要站在學生的立場,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滿足學生真實的學習訴求。另外,教要敢于對學生“放手”,給學生充分的信任,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來對自身的教學方法進行反思。注意增加學生在課堂實踐活動中的參與度,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展話劇、朗讀等活動,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理解的同時,活躍課堂氣氛,為學生用造一個積極、活潑、健康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另外,教師作為學生學習上的輔助者和引導者,扮演學生學習中的重要角色,因此,各位同仁堅決不能停止學習的腳步,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豐富自身專業(yè)知識,學習先進的教學觀念,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注意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二)教師要及時糾正不科學的教育觀念
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上,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指導是當前教育的重點工作部分。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考試成績只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一種方式,教師并不能用成績好壞來對學生層次進行劃分,更不能因為學生成績不好而對其特殊對待。教師的工作并不僅僅是教會學生書本知識,還要關注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了解他們真實的學習訴求,日常課文的講授不應止步于考點,而是要帶領學生深入研究作者的情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鼓勵學生大膽說話,不要一直保持沉默,要善于表達自己的想法,使自己的課堂地位變得積極主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拖沓,不隱藏自己的問題,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科學指導。
三、結束語
語文屬于一種語言性的學科,是學生后續(xù)學習的基礎。廣大初中語文教師不能一味沿襲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要積極學習現(xiàn)代化的教學方法,不斷革新教學思路,使學生的學習課堂更加多樣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客觀認識教學課堂中存在的問題,積極解決,給出相應的教學策略。客觀對待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性,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進行拔高訓練;針對認知能力較差的學生,初中語文教師就要從基礎知識教學抓起,夯實基礎才是促進這類學生發(fā)展的關鍵舉措。教無定法,教師的教學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fā),注重學生主體的需求,學生群體也要積極發(fā)言,有問題及時向教師請教,今日事今日畢,這是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科學方法。
參考文獻:
[1]付立站.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探討[J].學周刊,2017(18):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