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zhì)教育的核心在于有效且全面的提升學生綜合素質(zhì),而要想在中學,尤其是初中階段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從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理論認知與學習的結合上入手,本文就結合實際情況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思路進行簡析。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思路
物理,是一門嚴謹?shù)睦砉ゎ悓W科,對于物理知識的解讀和理解,必須要完全建立在對外部事物的變化和物理定義的理解上才能完成,對于邏輯思維能力明顯偏弱的初中生而言,在敦促其學習文化知識的過程中強調(diào)物理實驗的研究顯然是最佳的方式。
一、 初中物理實驗的教學現(xiàn)狀分析
素質(zhì)教育的穩(wěn)步推進的確給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提供了一個全方位的可伸展環(huán)境,在這個過程中越來越多的物理老師從理論知識教學研究和物理實驗教學相結合逐步的分離出來,讓物理教學研究的體系形成了實驗教學和理論教學逐步分離的狀態(tài)。對于這種教學嘗試,筆者認為其間有很大的彈性操作空間,畢竟對于很多初中生而言,要想借助物理實驗來驗證老師的所謂“金科玉律”,其主觀能動性明顯偏弱,鼓勵其帶著問題,甚至是帶著否定的態(tài)度來接觸物理實驗反倒是能夠激發(fā)其獨立學習物理知識的能動性。
二、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面臨的問題
盡管就目前的狀況來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在素質(zhì)教育的促進下已經(jīng)有較大的突破,但是筆者對部分中學進行調(diào)研之后發(fā)現(xiàn),在相關知識要點的學習過程中,物理實驗教學仍然面臨著諸多需要直面的問題和困難。
其一,老師過度強調(diào)實驗結果,忽視實驗過程。任何一門理工類學科都是基于從假設開始到肯定結束而延續(xù)的過程,在此期間既有反復的論證,同時也會伴隨著大工作量的否定。雖然初中階段的簡單物理實驗其結果很多情況下都是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一些可預見情況,但是也并非是老師忽視其實驗過程存在的借口與理由。其實對于學生而言,實驗過程中的延續(xù),往往要比實驗內(nèi)容本身更帶有一定的影響力。只不過很多老師沒有完全意識到這一點,往往還是在按部就班的將物理實驗教學當成一種“形式”來看待,只要是學生能夠得出正確的實驗結果,其過程在老師眼中根本不足為道。
其二,學生缺乏獨立動手能力,偏重依賴老師指引。相比較而言,初中階段的物理實驗在效果和內(nèi)容上要明顯簡單的多,但是這是學生從自然學科中逐步分離出獨立的物理知識的一個過程,對于那些明顯還沒有完全擺脫應試教育模式的學生而言,所有操作都嚴格按照老師所規(guī)定的方式來,這樣在老師眼中固然是“乖學生”,但是殊不知這也是一種對學生個性化思維和學習方式的無形扼殺。
三、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創(chuàng)新措施
梳理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所面臨的問題可以清楚的發(fā)現(xiàn),學生在物理實驗的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了偏差,絕非老師或者學生單方面的問題,需要老師從教學思路的角度去高度重視,如何有效解讀和正確認識素質(zhì)教育才是能夠完成教學創(chuàng)新的核心與關鍵。
一方面,敦促學生完成物理實驗過程記錄,培養(yǎng)其嚴謹?shù)睦砉た茖W習態(tài)度。物理實驗是一個記錄物理知識學習的過程,學生在接觸物理知識期間,對于相關的理論知識如何能夠有效且靈活運用,不僅要看結果,更要注重過程,畢竟這是學生接觸理工科知識的一個必備態(tài)度?;蛟S期間同化學課實驗不同,并不需要極為嚴苛的化學變化分析,但是質(zhì)量的變化與對比過程,是學生深度學習物理知識的首要先決條件,做好物理實驗過程的記錄,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會增加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有效解讀。以大多數(shù)學生在初中階段認為比較復雜的《電流與電壓關系實驗》(滬教版,下同)為例,在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時,要控制導體的電阻不變,改變導體兩端的電壓大小。其實驗結論是當導體電阻不變時,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電壓成正比;在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要控制導體兩端電壓不變,改變電阻的大小。其實驗結論是當導體的兩端的電壓不變時,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一正一反之間,將“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边@個結論得出來看似簡單,但是其過程中需要學生對電流、電壓等理論知識有扎實的了解,老師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實驗過程的記錄,就能夠有效檢驗出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
另一方面,鼓勵學生獨立完成物理實驗,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個性化學習時間?;蛟S在某種層面上來說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受到學習氛圍的壓制而不能有效發(fā)揮,科學實驗本身就是一個論證的過程,初中階段的物理實驗其可能產(chǎn)生的危險系數(shù)并不大,實驗老師如果能夠在確保實驗過程完全可控的前提下,積極鼓勵學生獨立完成實驗,幫助學生樹立較強的個性化學習方式,那勢必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最佳的鼓勵。例如在幫助學生理解伯努利定律的過程中,完全可以不把實驗放在特定的課堂范圍上去解讀,讓學生在家把水龍頭打開,輕拿勺子的末端,讓勺子懸垂下來,同時勺子的凸面慢慢接近下落的水柱(水流量盡量大一點),這時勺子就會突然被水流吸進去,這其實就是一種驗證實驗的過程,試問,沒有老師在身邊,或許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方式會更為開放一些。而且類似這種物理現(xiàn)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完全可以讓學生在實驗總結中再提出類似的實驗以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或許,素質(zhì)教育的深入推行仍然需要一個過程,但是有效通過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創(chuàng)新來引導學生進一步提高學生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無論是對于初中物理的教學還是對于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都是最佳的助力。
參考文獻:
[1]楊志明.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功能[J].物理教學,2011(4).
[2]崔淑俠.中學物理教學的生活化探討[J].成功(教育),2009(9).
作者簡介:郭建平,山東省臨沂市,山東省臨沂第四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