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培田
【關鍵詞】 小學語文;毛筆書法;中年級;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9—0053—01
我國漢字在世界文字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其結構更加鮮明,辨識度高,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計算機的普及,當前漢字書寫的頻率變少,書法教育被忽視,特別是毛筆書法更是逐漸沒落,不利于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所以還需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對毛筆書法的教育。
一、 在小學中年級語文教學中融入毛筆書法的必要性
隨著新課改的深化,小學教育教學發(fā)生了深刻的變革,但是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思想仍然沒有完全根除,還對教師的教學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因此,當前大部分的小學都還沒有將書法課程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開設,學生沒有空余的時間練習書法,導致書法教學受到限制,而且教師和家長都沒有意識到毛筆書法教育的重要作用,認為毛筆書法教學是對基礎教學時間的浪費,而且書法不是考試的內容,所以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沒有太大的幫助,進而對書法教育越來越忽視,導致毛筆書法教育逐漸邊緣化。此外,由于在小學教學中,書法教師主要由語文教師擔任,缺乏專業(yè)的毛筆書法教師指導。由于學校對毛筆書法的不重視,使得學生對毛筆書法練習不重視,在書寫的過程中過于潦草,而且書寫的順序以及字體的結構等也會出現(xiàn)錯誤。長此以往,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極為不利。因此,在小學中年級階段開展毛筆書法教學勢在必行。
二、 毛筆書法在小學中年級開展的重要性
1.對中華文化的傳承。書法主要通過漢字的書寫來表現(xiàn),而漢字不僅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我國歷史和文化傳承的載體。通過毛筆書法教學可以使學生了解漢字的演化過程,從而了解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歷程,實現(xiàn)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如,在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的書寫中,不僅可以臨摹顏真卿的字體,同時還能夠通過內容了解書法中表現(xiàn)出來的悲憤和剛毅的情緒,同時對毛筆書法的觀賞也能夠體現(xiàn)出一定的歷史價值,使學生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了解歷史、傳承歷史。因此,在毛筆書法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對書法書寫技巧的教授,還需要將其視為一種中華文化的傳承,使學生在毛筆書法的學習中可以培養(yǎng)正確的思想觀念,提升學生的愛國意識,為我國民族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2.加強對學生的美學教育。中國的漢字在結構上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美學標準,在形態(tài)上包括行書、楷書以及草書等多種形式,同時在字體的結構以及筆畫的下筆上也存在輕重、枯潤以及提按等不同的形式,這些漢字的特點都具有藝術美感,通過對漢字的欣賞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求人才必須要具有綜合素養(yǎng),其中也包括審美情操。而書法本身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不僅具有藝術審美價值,同時也具有其他藝術形式所不具有的意境和審美內涵,所以在小學中年級階段進行毛筆書法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離不開藝術修養(yǎng)的塑造,通過對小學生進行毛筆書法教學,有利于豐富學生的美學情感,提升學生的美感,實現(xiàn)美育,使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
3.有利于對學生人格的塑造。小學中年級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健全人格的關鍵時期,因此在這個階段中必須要關注學生的成長。通過毛筆書法教學有利于幫助學生養(yǎng)成健全的人格。如,在學習歐陽修的書法時,可以感受到歐陽修剛正不阿的氣節(jié)和品質,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堅韌不拔的性格。同時,書法的練習本身就要求靜心、細心,所以長期堅持毛筆書法的練習可以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做事態(tài)度。此外,要想練就良好的書法,只靠技術的傳授是不夠的,還需要學生在書寫的過程中能夠心無旁騖,并具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對學生的耐力有很高的要求。還有,學生在毛筆書法練習中對身姿的要求也比較高,有利于學生氣質的培養(yǎng)。
綜上所述,書法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書法教學在小學中年級階段的開展,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漢字的記憶,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等,還能夠有利于學生良好思想品質的培養(yǎng)以及審美意識的提升。通過毛筆書法的練習,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耐心、細心,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也有利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