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寶花
摘 要:蘇霍姆林斯基說:“如在語言旁邊沒有藝術(shù)的話,無論什么樣的道德訓誡也不能在年輕人的心靈里培養(yǎng)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來。”由此可見,教師的語言對學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是任何工具都無法替代的。透過中外大教育家之口足以可見,教學語言藝術(shù)對于教師的成長,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語言藝術(shù)
一、教師教學語言在教學中的重要性
教師肩負著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shè)事業(yè)接班人的重任,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到教育對象,關(guān)系到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關(guān)系到祖國人才培養(yǎng)的千秋大業(yè),對于切實實施素質(zhì)教育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有著不可低估的意義。學生從啟蒙時的朦朧狀態(tài)到學會分辨真假善惡美丑,到成年時的獨立認識世界都離不開教師的諄諄教誨。教師的言談舉止,使學生耳濡目染,成為學生效仿的主要對象。教師的語言是否得體不僅會極大地影響到課堂教育效果,對于學生熱愛學習、熱愛學校、熱愛生活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語文教師教學藝術(shù)語言的特點
俗話說得好‘話有三說,巧說為妙。那么作為教師的我們必須得掌握教師教學語言的特點,更好地服務(wù)于我們的教學工作。
1.語文教師的語言得準確規(guī)范,精煉流暢。教師在校園里的每一個角落都必須運用普通話進行交流溝通,給學生營造一個學說普通話的良好氛圍,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受到應有的良好的潛移默化的熏陶。課堂上,尤其是語文課堂上,教師必須注意語言的精煉,讓學生領(lǐng)略到老師的人格魅力的同時也領(lǐng)略到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所在。漢語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一話多說,有些詞語一般都會有幾個同意詞、近義詞,但它們所用的地方是有區(qū)別的,絕不能混用。如“撫養(yǎng)”和“贍養(yǎng)”,“撫養(yǎng)”側(cè)重長輩對晚輩的養(yǎng)育,多指撫養(yǎng)孩子;“贍養(yǎng)”則是晚輩對長輩而言。還有老師如果頻頻用地方方言和學生交流,既不利于自己普通話水平的提高,也會給學生普通話的學習造成障礙,還有可能會造成學生在今后要花很多功夫來糾正自己語音的不準。
2.語文教師的語言得情真意切,富有感染力。老師應懷著一顆對教育的赤誠之心,對學生的熱愛之情,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用藝術(shù)化的語言從嘴巴里流淌出來,澆灌、滋潤著每一個成長的孩子。讓孩子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明白老師的艱辛不易,讓孩子為得到集體的肯定而自律,讓孩子為了自己的美好前程而努力,讓學生為了不辜負家長、老師的期望而拼搏。這樣的努力,這樣的拼搏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學習體驗,是對別人的感恩,對自己的負責,更是對自己的一次次挑戰(zhàn)和戰(zhàn)勝。
3.語文教師的語言得深入淺出,淺顯易懂。教師在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時候必須選擇恰當?shù)恼Z言讓一些深奧的道理簡單化、通俗化,讓難懂的語句生動化、生活化。有的教師本身水平高,詞匯豐富,講起課來,妙語連珠,辭藻華麗,可是用錯了對象,對于理解能力有限的學生來說,只能是一頭霧水。這樣的教學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教師可以字字珠璣,但必須有所選擇,要以學生的理解能力為準則,絕不能為了華麗而豐富。
4.語文教師的語言得靈活生動,循循善誘。教學即生活,在教師和學生接觸的每分每秒里,隨時都有可能生成一些不可預料的教育契機。在這種情形下,教師得憑借自己的教育智慧和生活智慧用生動靈活的語言對學生進行循循善誘的教育。比如在課堂上,如果有學生當堂指出教師板書有錯字時,確實是一件很沒面子的事。然而教師不要企圖用大發(fā)雷霆來掩飾自己的羞愧難當和無地自容。如果換個角度,換個說法就大不一樣了?!斑@位同學火眼金睛,簡直是語文醫(yī)院的小專家嘛,連老師的‘病都看出來了,值得表揚。同學們,老師我也算是細心的人,但這個字還是出錯,你們就得更加小心了。也可見細心是多么重要?。 鼻?,聊聊幾句話,既化解了教師的尷尬,保住了面子,又顯示了自己的寬宏大量,還不失時機的對學生進行了人格熏陶教育和習慣養(yǎng)成教育。再比如低年級孩子正是換牙的時期,有時候牙齒在課堂上掉了,難免發(fā)生一陣恐慌。這時只要我們加以正確引導,學生就會欣然接受了。我常常會面帶笑容地這樣說“恭喜!換牙了,這說明你又長大了一些 ,好事情。”聽到我這么一說,原來驚恐萬分的孩子們一下子平靜了許多,反而變得沾沾自喜了。這樣的生成教育很多很多,幾乎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fā)生??梢?,教師對學生的教育真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關(guān)鍵就是要看教師如何發(fā)現(xiàn)和引導了。
5.語文教師的語言得抑揚頓挫,富于變化。富有藝術(shù)性的教學語言就如一首悅耳動聽的曲子,讓人百聽不厭,精神愉悅,越聽越想聽。教師講課聲調(diào)太高了、太尖,會很刺耳,久而久之會損傷孩子們的聽力;聲音太小、太柔又聽不清;語速太快,學生來不及聽,反應不過來,聽完忘完;語速平緩,學生會犯困,容易大瞌睡。因此,教師的語速語調(diào)要隨表達對象、環(huán)境和內(nèi)容的不同而有所變化,絕不能一概而論。細想一下,成功的節(jié)目主持人哪個不是憑借自己豐富且恰當?shù)谋砬椤⑹謩菀约耙謸P頓挫的語調(diào)來吸引觀眾眼球的呢?
三、教師教學語言藝術(shù)的提高途徑
教師教學語言藝術(shù)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立竿見影,教師必須要切實認識到教學語言藝術(shù)在教學中的重要性。
1.學人長,補己短。作為青年教師應該多向德高望重的具有豐富教育教學經(jīng)驗的老教師請教,學習他們好的經(jīng)驗方法,交流一些困惑自己的問題。有條件的話,還應該到外校外地參觀學習,學習外校外地的先進經(jīng)驗,擴展視野,造血充電,吸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手段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服務(wù)。在當今的信息時代,我們一定要利用好多媒體信息工具,多觀看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視頻,聆聽教育大家的教育講座,研讀關(guān)于教育教學的優(yōu)秀論文,觀看并揣摩國內(nèi)一些優(yōu)秀的朗讀家和演講家的說話技巧;也可以從雜志、報刊上收集適合當代少年兒童特點的語言;還有一些健康的流行語,流行歌詞,廣告語,好的新聞標題只要用的恰當,都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
2.多讀好書,多積累詞句。俗話說得好“腹有詩書氣自華”。我們只有讀好書,好讀書,多讀多記 ,才能達到見多識廣,才能在說話中做到出口成章,靈活、幽默、風趣。
總之,教師要不斷地充實自己,武裝自已,提高自己,用學到的理論來指導自己的實踐,并且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創(chuàng)新。讓自己的教育水平由于藝術(shù)性教學語言的使用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