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集安市實驗小學 徐 俊
在新形勢下,加強小學德育教育有助于小學生形成健康的思想品德以及健全的人格,影響著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進而滿足時代的發(fā)展需要。目前,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已經(jīng)紛紛對小學德育教育路徑進行分析與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本文在充分的借鑒相關科研理論的基礎上,嘗試探討新形勢下小學德育教育的新路徑。
小學德育教育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家庭德育、學校德育、社會德育以及社區(qū)德育四個方面內(nèi)容。由于小學生具有年齡小的特殊性,其還沒有形成比較健全的價值觀,需要相關教師對其展開正確的引導。換言之,在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初級階段,更需要思想品德教師的正確引導,幫助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以及較高的思想品德素質(zhì)。只有德才兼?zhèn)涞膶W生才能在日后的發(fā)展中,取得較高的建樹,為社會經(jīng)濟水平的提升以及國家的發(fā)展建設貢獻力量。相反的,一個才識淵博的人,如果缺少良好的思想品德素養(yǎng)、三觀不正,那么他也很難在日后發(fā)展成為一名社會棟梁之才。同時,在新形勢下,由于我國社會經(jīng)濟水平的快速發(fā)展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與完善,社會已經(jīng)處于快速轉型期,人們的思想也更加朝向多元化方向發(fā)展。尤其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普及,一大批未成年的青年人會受到網(wǎng)絡不良信息的影響,這就導致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參差不齊,在無形之中為小學德育教育增添了難度。眾所周知,學校是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場所,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任,能夠為祖國未來輸送一批又一批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在新形勢下小學德育教育的路徑探索對于學生個人成長以及祖國的未來發(fā)展都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上文主要分析了新形勢下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本文嘗試對新形勢下小學德育教育方法進行探索,具體如下。
首先,依托學校的教育氛圍,奠定德育教育基礎。對于小學生而言,通常情況下,教師和同學們對其的影響力度會高于家長的影響力度,因此,學校需要引進擁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的德育教育老師,讓教師的人格魅力感染著每一個學生。在濃厚的教育氛圍背景下,小學生也會形成積極向上的個性特點,筑牢自己心中的精神家園。在新形勢下,教師可以充分借助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通過微信、微博、Q Q等軟件來與小學生保持實時溝通,幫助其及時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進而提高學習的自信心,在與學生的互動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
其次,注重家庭教育的功能,促進德育教育的滲透。家庭作為小學生休息的港灣,其會在耳濡目染之中受到家長的影響,與學校強制性的灌輸?shù)掠逃砟钕啾?,家庭教育更具有潤物細無聲的特點。因此,家庭教育需要與學校教育聯(lián)合起來,家長可以把小學生的個性化特點相關信息及時地反映給學校,讓學校德育教育的開展更加具有針對性,實施個性化教育方法來因材施教。同時,德育教育老師也要與家長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把小學生的信息及時地傳達給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就家庭單位而言,家長一定要摒棄傳統(tǒng)的說教式和填鴨式教育理念,轉而要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家庭氛圍,一方面家長需要以身作則,做好表率作用,另一方面,也要與小學生及時的溝通,讓學生能夠打開心扉,與父母成為朋友。并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心理訴求,幫助小學生排解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苦悶和煩惱,并采用獎懲機制的辦法,幫助小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觀念,熱愛學習,快樂學習。
總之,對于小學德育教育而言,學校和家庭需要聯(lián)合起來,借助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手段,不斷推進德育教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全面提升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為其今后的個人發(fā)展打下扎實的思想基礎。
綜上所述,在新形勢下,學校、社會、家庭三方面利益主體需要各司其職,共同推進小學德育教育。一方面加強家庭與學校雙平臺的德育教育滲透,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借助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手段,推進小學德育教育的創(chuàng)新,更好地優(yōu)化小學德育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