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
人教版生物必修2《遺傳與進化》中第2章第2節(jié)“基因在染色體上”一節(jié)的教學內容是以美國生物學家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為依據(jù)說明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該實驗也是遺傳學的經(jīng)典實驗,教材對于該實驗的解釋隱含了部分實驗假設以及分析說明,因此,在對本節(jié)內容進行教學時,往往會讓師生產(chǎn)生疑惑,本文將對此部分內容進行梳理。
果蠅雜交實驗以“白眼性狀是如何遺傳的”作為果蠅眼色基因遺傳研究的基本問題。摩爾根果蠅雜交實驗圖解如圖1。
圖1 果蠅雜交實驗圖解
該實驗結果表明,果蠅眼色基因遺傳符合基因分離定律,說明果蠅的紅眼和白眼是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但與常染色體上的相對性狀不同的是白眼性狀的表現(xiàn)總是與性別相聯(lián)系,從而引出另一問題,即如何解釋這一現(xiàn)象。
教材P29的闡述:由于白眼的遺傳和性別相聯(lián)系,而且與X染色體的遺傳相似,于是摩爾根及其同事設想,如果控制白眼的基因(用w表示)在X染色體上,而Y染色體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假設1),上述遺傳現(xiàn)象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如圖2。
圖2 果蠅雜交實驗分析圖解(假設1)
雖然如此分析能夠得到合理解釋,但這僅僅是3種假設之一。其他兩種假設如下:
假設2:如果控制果蠅眼色基因在X染色體和Y染色體上存在等位基因,摩爾根果蠅雜交實驗中白眼性狀的遺傳現(xiàn)象仍然可以得到合理解釋,如圖3。
圖3 果蠅雜交實驗分析圖解(假設2)
假設3:如果控制白眼的基因在Y染色體上,而X染色體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則該假設不能解釋摩爾根果蠅雜交實驗中白眼性狀的遺傳現(xiàn)象,如圖4。
圖4 果蠅雜交實驗分析圖解(假設3)
綜合上述3種假設,不難看出假設1和假設2均可以合理解釋果蠅雜交實驗中白眼性狀與性別相聯(lián)系的遺傳現(xiàn)象。比較假設1和假設2,發(fā)現(xiàn)最大差異表現(xiàn)在Y染色體上是否存在控制眼色基因的等位基因。要確定假設是否正確,則可以通過果蠅雜交實驗的反交實驗進行驗證,假設1和假設2的反交實驗圖解如圖5。
圖5 假設1和假設2反交實驗分析圖解
兩種假設的反交實驗圖解說明假設1反交實驗F1中紅眼(雌)︰白眼(雄)為1︰1;假設2反交實驗中F1均為紅眼果蠅,二者F1結果差異明顯。
結論:若要確定控制白眼的基因w只在X染色體上,在Y染色體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還需用果蠅雜交實驗的反交實驗加以論證說明。
在已知顯隱性性狀的前提下,可選擇隱性雌性個體(♀)與顯性雄性個體()為親本進行雜交,根據(jù)子代性狀表現(xiàn)是否與性別相關聯(lián)加以判定如下:
子代:(1)如果子代中雄性個體有顯性性狀,那么可判定基因不在X染色體上;(2)如果子代中雄性個體有隱性性狀,那么可判定基因應在X染色體上。
在未知顯隱性關系時,用正交和反交實驗的結果進行比較,如果正反交實驗結果相同,即與性別無關,則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如果正反交實驗結果不同,其中一種雜交后代的某一性狀或兩個性狀與性別明顯相關聯(lián),則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選用如下雜交實驗驗證:
子代:(1)如果子代中雌、雄個體全為顯性,則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2)如果子代中雌性個體為顯性,雄性個體為隱性,則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
【例題】(2012年福建卷,第27題節(jié)選)現(xiàn)有翅型為裂翅的果蠅新品系,裂翅(A)對非裂翅(a)為顯性。雜交實驗如下圖:
請回答:
(1)上述親本中,裂翅果蠅為_____________(填“純合子”或“雜合子”)。
(2)某同學依據(jù)上述實驗結果,認為該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請你就上述實驗,以遺傳圖解的方式說明該等位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體上。
(3)現(xiàn)欲利用上述果蠅進行一次雜交實驗,以確定該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還是X染色體。請寫出一組雜交組合的表現(xiàn)型: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雜合子
(2)
【解析】(1)F1出現(xiàn)了非裂翅,說明親本的裂翅是雜合子;(2)見答案;(3)用一次雜交實驗確定該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還是X染色體,需要常染色體遺傳的雜交結果與伴X染色體遺傳的雜交結果不一致才能判斷。可選用雜交組合為裂翅× 非裂翅♀,如果是常染色體遺傳,子代裂翅既有雌性個體也有雄性個體,若是伴X染色體遺傳,裂翅只有雌性個體;也可選用裂翅(♀)×裂翅()組合,若是常染色體遺傳,后代非裂翅既有雌性個體也有雄性個體,若是伴X染色體遺傳,子代非裂翅只有雄性個體。
在本節(jié)內容教學中,教師參照教材解釋白眼性狀總與性別聯(lián)系的遺傳現(xiàn)象時,對控制果蠅眼色基因在性染色體上的位置情況做出3種可能假設,并對每一種假設均做遺傳圖解分析。在每種可能假設分析之后,要確定眼色基因在Y染色體上找不到控制眼色的等位基因,還須提出兩種假設的反交實驗進行論證說明。教學中應讓學生參與科學論證推理過程,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假設-推理-驗證”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生物科學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