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亞兵
【摘 要】在科學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鐵路越來越成為國家交通運輸的主要動力,尤其旅客列車以安全、舒適、正點,四通八達、價格便宜是人們出行首選的交通工具。如何確保鐵路運輸和諧、有序、穩(wěn)定、安全的發(fā)展是我們每一位鐵路職工的必修課。我們擔當的運輸區(qū)段是包頭到榆林間客運列車牽引任務,區(qū)間全長300公里,鐵路沿線穿越兩個沙漠地帶,地質條件不穩(wěn)定,氣溫變化很大,線路坡道較大,這種不利的條件,對我們平穩(wěn)操縱旅客列車,提出了嚴峻的考驗,為了更好的適應鐵路的發(fā)展,把旅客安全、平穩(wěn)、正點、舒適的運送到目的地,對我們機車駕駛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長期以來,機車乘務員的列車操縱技能,多源于師傅的言傳身教,雖然也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探索,但因缺乏對機車、車輛的構造性能和牽引理論的了解,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機車乘務員操縱水平的提高。列車在各種工況下,主要受作用于列車上與列車運行方向水平的三種力的作用,即:牽引力、運行阻力、制動力。從車輛動力學上講,只要車輛與車輛間車鉤間隙不發(fā)生變化,就不會造成車輛的沖動。但在實際的列車操縱中,由于車鉤經常處于伸張或壓縮狀態(tài),使列車產生沖動,所以,車鉤間隙的變化就是造成列車沖動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本人結合多年操縱列車的實際經驗,加上對牽引計算詳細深入的學習、分析,現對旅客列車的平穩(wěn)操縱談幾點認識,主要說明操縱中減少沖動保證平穩(wěn)。
【關鍵詞】列車;平穩(wěn);操縱
一、列車在車站起車時的平穩(wěn)操縱方法
因列車在始發(fā)站及中途站停車再起,由于站場線路縱斷面的不同,車輛車鉤將出現拉伸或壓縮的情況,因此在列車保壓待發(fā)前,應先將機車小閘緩解(需側壓小閘手把進行緩解),牽引給流,使機車與機后第一位車輛車鉤處于拉伸狀態(tài),而后再將小閘置于全制位。待發(fā)車后,司機先提手柄至“1位”,待牽引力上升并穩(wěn)定后,司機緩慢下拉小閘(注意在小閘200-100千帕時稍作停留),直至機車小閘緩解完畢,待機車與機后第一位車鉤拉直后,再緩解大閘,而后運行3-5米后,待全列車鉤處于拉伸狀態(tài)時,再根據限速情況提手柄加速。這樣就可能盡量減少列車啟動時的沖動。
二、列車加速時的平穩(wěn)操縱方法
由于HXD3D 機車牽引力較大,列車在起動時極易出現牽引力波動的情況,從而使列車起動時出現前后聳動的情況,造成列車不平穩(wěn)。因此在列車起動后的低速加速階段,司機手柄給定級位應掌握在大于實際速度1位左右,如:列車速度為15km/h時,手柄級位維持在1.8-2.0之間,同時在列車速度不斷升高的同時,逐步提高手柄級位,此時為防止機車牽引力波動造成列車前后聳動的情況,司機應持續(xù)撒砂。
三、列車貫通實驗時的平穩(wěn)操縱方法
由于進行列車貫通實驗時,乘務員多采取帶流制動的方法,但和諧機車牽引力較大,列車在進行貫通實驗實施列車制動后,列車降速較為緩慢,而乘務員采取回手柄降低牽引力的情況,此時由于回手柄時機或方法掌握不好,極易出現列車沖動,因此應在進行貫通實驗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因貫通試驗時司機需操縱的環(huán)節(jié)較多,建議由二位司機(學習司機)進行車機聯控。減壓前,需保證手柄級位高于列車當時速度,但手柄級位不宜太高,大于速度0.5級即可,牽引電流保持在200A以下,并保證牽引力穩(wěn)定。
(二)司機實施列車制動后,及時緩解小閘,待列車制動排風完畢,車輛制動上閘后,將手柄級位稍回至緩解速度稍高的級位,高于緩解速度0.2級即可,待列車速度下降至緩解速度,機車牽引上升并穩(wěn)定后,再緩解大閘。
(三)舉例說明:列車速度40km/h,手柄級位在4.1-4.5級之間,實施列車制動并車輛上閘后,將手柄回至3.5級,待速度下降至35km/h以下且牽引力輸出穩(wěn)定后,再緩解列車制動。
(四)根據線路縱斷面的不同,如在線路坡度較大的上坡道,司機可不回手柄,待列車速度下降后,直接緩解大閘即可,避免發(fā)生機車牽引力消失后,機車后座的情況,從而造成列車不平穩(wěn)
四、機車過分相時的平穩(wěn)操縱
司機回手柄時,應將手柄回到稍低于列車速度,待牽引力消失后,再將手柄回至“1”位,稍停后再回至零位,不要直接回到“1”位,更不能直接回0位,避免列車沖動。在機車通過分相合閘且輔助變流器起動后,司機將手柄提至“1”位,觀察原邊電流上升后,再提手柄,這樣可避免初次提手柄無牽引力輸出,從而造成二次回手柄再提的情況。
通過分相后,給定手柄級位:
1. 如列車處于上坡道或平道時,為防止手柄給定級位高于列車速度造成機車前沖列車沖動的情況,因此手柄級位要與列車速度相等或稍低0.1級,例如:列車速度110km/h,則手柄給至10.9或11.0級,待列車速度自然下降、機車牽引力輸出上升并穩(wěn)定后,再將手柄給至固定級位。
2. 如列車處于下坡道時,司機給定級位要高于列車速度0.1級,待牽引力輸出后,及時提高手柄級位,避免牽引力出現波動。方法,防止牽引力波動或CI 瞬間封鎖,列車前后聳動,造成不平穩(wěn)的情況發(fā)生。
五、列車區(qū)間調速時的平穩(wěn)操縱方法
列車在區(qū)間調速時,應做到先實施列車制動,待排風完畢,車輛上閘后,再回手柄,從而使車輛車鉤始終保持在拉伸狀態(tài),從而實現列車調速期間的平穩(wěn)。
如牽引重點列車時,司機可采取在適當地點,切除機車電機,僅留一臺或兩臺電機,降低機車牽引力,在實施列車制動,待排風完畢,車輛上閘后,根據列車降速趨勢逐漸再回手柄,但機車手柄級位要始終保持高于列車速度,從而使機車車鉤及車輛車鉤始終保持在拉伸狀態(tài),從而實現列車調速期間的平穩(wěn)。
六、列車在站停車時的平穩(wěn)操縱方法
列車進站后,司機應做到先實施列車制動,待排風完畢,車輛上閘后,再回手柄,從而使車輛車鉤始終保持在拉伸狀態(tài),從而實現列車在站停車時的平穩(wěn)。
七、緩解停車
實踐證明,如果緩解停車掌握得當,能非常有效的減少甚至消除因制動帶來的沖動,但如果掌握不當,會造成比不緩解還要大的沖動,緩解停車的關鍵是掌握緩解的時機,而這個時機與列車的制動力,減壓量,線路縱斷面,緩解時的速度,車輛制動機的類型有關,沒有理論數據說明上述因素與緩解時機的關系,在多年的實踐中,只能憑積累的工作經驗來確定緩解時機,在將來的工作中還需要繼續(xù)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 劉民偉.鐵路大型客運樞紐站突發(fā)事件應急能力評價模型與方法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