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梅,張宇,唐婷
(德陽市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四川 德陽 618000)
眩暈癥為一種主觀癥狀,指的是機體對空間關(guān)系的定向感或平衡感存在障礙,進而產(chǎn)生活動性或位置性錯覺的一種癥狀[1]。眩暈癥涉及到多種學科,可能由全身系統(tǒng)疾病造成,給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造成極大的影響[2]。患病后,患者主要臨床癥狀為站立不穩(wěn)、惡心嘔吐、頭暈耳鳴、自身或外物旋轉(zhuǎn)等。既往研究表明,在給予眩暈癥對癥治療過程中同時實施有效康復護理,對患者癥狀改善、總療效提高均具有重要意義[3,4]。本研究主要探討給予眩暈癥綜合康復護理的臨床價值,以我院收治的眩暈癥患者為研究對象,給予部分患者綜合康復護理措施,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做如下報告。
從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眩暈癥患者中選擇84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者均符合眩暈癥臨床診斷標準,即存在典型性有運動感的眩暈發(fā)作,同時存在迷走神經(jīng)激惹癥、眼球震顫癥;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研究。排除伴有精神性疾病及肝、心、腎等重要臟器嚴重疾病。按隨機數(shù)字法將納入者分為2組,各組病例均為42例。常規(guī)組患者性別:男26例,女16例,年齡:22~75歲,平均(42.5±1.5)歲;病程:2個月~4年,平均(3.1±0.4)年。干預組患者性別:男25例,女17例,年齡:21~74歲,平均(42.2±1.8)歲;病程:4個月~4年,平均(3.2±0.6)年。2組納入病例病程、年齡等一般資料統(tǒng)計學分析顯示,組間差異無顯著性(P>0.05)。
給予常規(guī)組患者常規(guī)護理,內(nèi)容為生命體征觀察、治療護理、飲食指導、生活護理等。給予干預組患者綜合康復護理:①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通過主動與患者溝通,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時給予心理安慰及疏導。待患者情緒穩(wěn)定后多為其講述治療效果理想案例,給予其精神支持,幫助其增強面對疾病的信心。告知患者眩暈癥發(fā)作期定要減少頭部的晃動,臥床休息,避免跌倒。②功能鍛煉:指導患者適當進行按摩、慢跑、練太極拳等鍛煉,增強體質(zhì);給予患者放松訓練、生物反饋及牽引治療等;在醫(yī)師指導下讓患者適當做降壓操、舌操、頸椎牽引等鍛煉,促進其功能恢復;眩暈緩解期指導患者做康復操鍛煉。③出院指導:囑咐患者康復期保持良好生活規(guī)律及飲食習慣,堅持做適當康復鍛煉,避免久坐,盡量保持輕松、愉快心情,同時告知患者眩暈突然發(fā)作時的應對措施。
給予2組患者相應護理干預4周后實施效果評估。①選用焦慮自評量表(SAS) 以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改善效果,分數(shù)高表明患者癥狀越嚴重;②觀察患者平均住院時間;③選用醫(yī)院自擬滿意度評估量表,分不滿意、基本滿意、滿意3個等級評分護理滿意度,基本滿意率、滿意率之和為滿意度。
數(shù)量資料通過SPSS 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SDS評分、住院時間等)比較進行t檢驗,使用“±s”表示;計數(shù)資料(滿意度等)比較進行χ2檢驗。比較差異有顯著性以P<0.05表示。
入組時,2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干預組兩個量表評分均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且患者平均住院時間也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SAS、SDS評分及住院時間對比( ±s)
表1 2組SAS、SDS評分及住院時間對比( ±s)
組別 n SAS評分(分) SDS評分(分) 住院時間(d)入組時 干預后 入組時 干預后常規(guī)組 42 56.53±2.15 53.21±1.16 55.62±2.11 52.73±2.52 21.35±3.63干預組 42 56.42±2.18 42.53±1.05 55.54±2.15 41.32±1.16 14.36±2.42 t值 - 0.233 44.237 0.172 26.655 10.384 P值 - 0.817 0.000 0.864 0.000 0.000
常規(guī)組、干預組護理滿意度分別為80.95%、97.62%,與常規(guī)組對比,干預組明顯更高(P<0.05),見表2。
表2 2組護理滿意情況對比[n(%)]
眩暈癥可嚴重影響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日常生活,如未能及時接受有效治療,還可引發(fā)一系列并發(fā)癥。治療過程中加強護理干預對該類疾病患者總體康復效果的提高極為重要。
綜合康復護理為一種具有計劃性、系統(tǒng)性、人性化的護理模式。與常規(guī)護理不同,該種護理注重圍繞患者實際身心特點開展護理干預,目的是促進患者獲得更理想康復效果,實施的護理服務具有個性化、全面性[5,6]。目前,已有研究證實,在慢性疾病患者治療過程中實施綜合康復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使患者依從性明顯提高,對總體療效提高極為重要[7,8]。眩暈癥的臨床復發(fā)率較高,對患者的生活健康造成了嚴重威脅。因此,我們需要不斷提出新的康復技術(shù),來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其功能障礙[9,10]。本研究中,主要從心理護理、功能鍛煉、出院指導幾個方面給予眩暈癥患者綜合康復護理。干預組患者接受綜合康復護理后,與常規(guī)組比較,SAS、SDS評分明顯更低,患者平均住院時間更短,護理滿意度更高,組間對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綜合康復護理應用于眩暈癥患者護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負面情緒,縮短其住院時間,提升護理滿意度,具有進一步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