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海
(秦皇島山海關人民醫(yī)院,河北 秦皇島 066200)
乳腺纖維瘤是指在乳腺小葉纖維與腺上皮組織發(fā)病的一種良性腫瘤,該病多見于青年女性(18~25歲),主要有乳房腫塊的表現,可伴輕微疼痛與清亮溢液,并且癥狀多呈偶發(fā)性、陣發(fā)性發(fā)作,對患者的健康生活有較明顯的影響。傳統放射狀切口手術能夠徹底切除瘤體,對治愈本病有重要作用,但手術瘢痕較明顯,并可對患者造成局部缺失感[1]。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我院對收治的部分乳腺纖維瘤患者實施環(huán)乳暈切口手術處理,效果較滿意,現作如下表述。
本組78例實驗對象均于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診療,且經臨床系統檢查確診為乳腺纖維瘤。入選患者均具有手術適應證,知曉本實驗內容且已簽署相關同意文件;無伴發(fā)內科重癥、肝腎功能異常及惡性病變等患者。按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劃入兩組,Ⅰ組39例,年齡18~50歲,平均(33.1±5.2)歲;瘤體直徑0.7~4.1cm,平均(2.5±0.5)cm;Ⅱ組39例,年齡18~52歲,平均(32.8±5.4)歲;瘤體直徑 0.8~4.0cm,平均(2.3±0.6)cm。Ⅰ、Ⅱ組患者各項基線數據(瘤體直徑、年齡等)經統計對比,P>0.05,滿足研究對照條件。
Ⅰ組接受傳統放射狀切口手術,即在局部麻醉后,選擇瘤體表層做放射狀切口,根據瘤體的視野暴露情況確定切口長度,待瘤體完全暴露后,按常規(guī)手術標準將瘤體徹底切除。Ⅱ組接受環(huán)乳暈切口手術,具體操作如下:①術前采取B超對瘤體進行定位及觀察,使用亞甲藍對瘤體做標記,完成后給予1%利多卡因局麻。②根據瘤體部位,經乳暈邊緣做一弧形切口,長度約為乳暈的1/3周長,逐層剝開乳腺表層皮膚、皮下組織,將脂肪層仔細游離后,朝弧形切口方向牽引瘤體,以完全顯露瘤體。③直視下剝離、切除瘤體與病變腺體組織,術后再按常規(guī)標準給予電凝止血、切口加壓包扎等處理。
觀察記錄兩組以下指標[2]:①手術時間;②術中出血量;③瘢痕長度;④近期并發(fā)癥。同時以乳房表面美觀評分標準為參照,從乳房形狀、切口瘢痕及色素沉著等幾方面評估兩組的乳房美觀度,各項計分0~3分,評估分值越高,表示乳房美觀度越高。
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 20.0錄入和處理實驗數據,采用χ2和t檢驗,由率表示計數資料,由(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P<0.05,表示比較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在手術時間、近期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上的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相比Ⅰ組,Ⅱ組患者在術中出血量、瘢痕長度上明顯減少或縮小,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對各項臨床指標的影響[±s, n(%)]
表1 兩組手術對各項臨床指標的影響[±s, n(%)]
近期并發(fā)癥Ⅰ組(n=39) 23.8±2.2 32.9±4.6 4.5±0.7 3(7.7)Ⅱ組(n=39) 23.4±1.9 24.8±3.8 3.2±0.4 1(2.6)組別 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瘢痕長度(cm)
Ⅱ組相比Ⅰ組在乳房形狀、切口瘢痕等各項乳房美觀度評分上均顯著提高,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手術對乳房美觀性的影響( ±s, 分)
表2 兩組手術對乳房美觀性的影響( ±s, 分)
組別 乳房形狀 切口瘢痕 色素沉著 乳暈及乳頭感覺Ⅰ組(n=39) 2.17±0.16 1.94±0.20 2.03±0.22 2.12±0.21Ⅱ組(n=39) 2.77±0.12 2.89±0.17 2.91±0.08 2.89±0.12
乳腺纖維瘤是青年女性較高發(fā)的一種婦科腫瘤,其病因多與雌激素水平增高有關,此外環(huán)境因素、遺傳因素及局部乳腺組織對雌激素的敏感度升高等也可導致乳腺纖維瘤的發(fā)生發(fā)展[3-4]。該病雖為良性病變,但若未及時處理,仍可能對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傳統放射狀切口手術是既往臨床最常選擇的一種處理手段,雖然具有瘤體暴露充分、術野清晰等特點,但該手術創(chuàng)傷較大、切口較長,并且是選擇瘤體表層切開做放射狀切口,手術美觀性較差,患者接受度不高。環(huán)乳暈切口是1928年國外學者Dufourmentel提出的一種針對男性乳腺發(fā)育異常及乳腺增大患者的處理方法,此后隨著臨床應用的日漸廣泛,環(huán)乳暈切口也被應用于女性乳腺疾病的治療,并且大量實踐證明,對乳腺良性腫瘤實施環(huán)乳暈切口手術,能夠獲得更為理想的瘤體切除效果[5-8]。環(huán)乳暈切口手術選擇乳暈邊緣入路,乳暈色澤較深,術中經皮內縫合切口,能夠借此遮蓋切口,因此手術相對更美觀;而其切口小、切除范圍窄的特點,又可減少對患者機體造成創(chuàng)傷,避免術后女性出現較強烈的缺失感。潘艷霞等[9]人對110例采取不同手術切口入路的乳腺纖維瘤患者資料進行隨機分組對照分析,指出環(huán)乳暈切口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切口美觀度均優(yōu)于傳統放射狀切口組,環(huán)乳暈切口相對更適用于乳腺纖維瘤的治療。吳曉麗等[10]人觀點同樣證實了這一點。
本組實驗中,我們采取上述兩種手術方案對乳腺纖維瘤患者進行治療,發(fā)現兩組在手術時間、近期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方面并無明顯差異,但從術中出血量、瘢痕長度兩方面看,Ⅱ組明顯優(yōu)于Ⅰ組;術后經乳房美觀性評估,可見Ⅱ組在乳房形狀、切口瘢痕、乳暈及乳頭感覺等各項評分上也要較Ⅰ組有顯著性提高,提示環(huán)乳暈切口手術對乳腺纖維瘤的處理更可行、更適用,美容效果更理想,與上述研究觀點基本相同。
綜上所述,對乳腺纖維瘤患者使用環(huán)乳暈切口手術處理,手術出血少、安全性高,且能夠盡量維持乳房的美觀,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