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周華紅,郭穎
(1.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感染科,廣東 廣州 510180;2.暨南大學附屬順德醫(yī)院內(nèi)科,廣東 佛山 528305; 3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婦產(chǎn),廣東 廣州 510180)
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血液、母嬰和性接觸為主要傳播途徑,我國乙肝發(fā)病率高、危害大,是衛(wèi)生部重點控制的傳染病之一。由于對獻血員實施了嚴格的HBsAg和HBV DNA篩查,經(jīng)輸血或血液制品引起的HBV感染已較少發(fā)生[1],目前全球HBV最常見的兩種傳播途徑是母嬰傳播和性接觸傳播[2-3]。育齡女性是參與HBV母嬰傳播及性接觸的主要人群,在乙肝的防治工作中日益受到關注。為提高廣州市育齡女性的乙型肝炎認知及防治知識,我們于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對廣州市社區(qū)育齡婦性開展了乙型肝炎防治健康教育項目,現(xiàn)將結果分析如下。
隨機抽取廣州市10個社區(qū)中15~49周歲育齡女性為研究對象,共1000人,平均年齡29.6歲,其中26-35歲占 62.5%,已婚占60%;初中及以下學歷102人,高中、中專、技校、職高330人,大專及以上學歷568人;在校學生60人,職業(yè)女性582人。
1.2.1 乙肝防治知識宣傳
協(xié)調(diào)感染科、婦產(chǎn)科醫(yī)生和護士至社區(qū)開展多種形式、多種途徑的健康教育活動,內(nèi)容包括:(1)在社區(qū)發(fā)放乙肝防治知識宣傳畫、折頁、知識冊子,建立QQ及微信群并在群中定期發(fā)送乙肝防治知識;(2)由專業(yè)醫(yī)護人員到醫(yī)院舉辦乙肝防治及乙肝母嬰阻斷專題知識專題講座,同時發(fā)放小禮品及現(xiàn)場乙肝知識有獎競答等形式提高育齡期女性參與的積極性。
1.2.2 育齡女性乙肝防治知識問卷調(diào)查
健康教育前、后分別進行基線調(diào)查及終期調(diào)查,內(nèi)容包括被調(diào)查者的基本資料(包括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職業(yè)、經(jīng)濟收入等)、乙肝基本知識、有關乙肝母嬰傳播阻斷的知識、對乙肝感染者的態(tài)度及、接種乙肝疫苗知識及態(tài)度等,采用自填方式進行調(diào)查。
1.2.3 評分標準
對其中乙肝基本知識、母嬰傳播阻斷及接種乙肝疫苗知識的調(diào)查問卷進行評分,每題答對得1分,答錯或者不答得0分。乙肝基本知識題目的分值為13分,乙肝母嬰傳播阻斷知識題目的分值為5分,接種乙肝疫苗知的分值為2分,總分20分。
1.2.4 統(tǒng)計方法
問卷調(diào)查結果由雙人錄入 EpiData3.1,用SPSS 22.0軟件對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組間比較應用非參數(shù)檢驗(Mann-Whitney Test),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健康教育前獲得有效基線調(diào)查問卷1000份,應答率100%,健康教育后收回有效終期調(diào)查意問卷935份,應答率93.5%,基線調(diào)查與終期調(diào)查對象的年齡(χ2=0.264,P=0.978)、文化程度(χ2=1.852,P=0.238)均衡可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健康教育前的基線調(diào)查結果顯示,13項乙肝基本知識中有6項的知曉率低于50%,其中受訪者對“乙肝病毒感染者可無任何臨床癥狀”的知曉率最低,僅為36.8%,對“可通過性接觸傳播”及“紋身、扎耳洞、祛痘等有創(chuàng)性美容可傳染乙肝”的知曉率分別為41.2%、41.7%,對“乙肝是傳染性疾病”的知曉率最高,達83.1%,1000名受訪者基線調(diào)查的平均得分為(6.87±1.25)分。健康教育實施后,受訪者對13項乙肝基本知識的知曉率均達到80%以上,其中對“乙肝是傳染性疾病”及“乙肝可以預防”這兩個知識點最為了解,知曉率分別為99.6%、98.0%,935名受訪者終期調(diào)查的平均得分提升到(11.05±0.951)分。與健康教育前的基線調(diào)查比較,健康教育后終期調(diào)查受訪的育齡期女性對乙肝基本知識的平均得分及每個項目知曉率均明顯提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及表5。
健康教育前受訪育齡女性對乙肝母嬰阻斷的知曉率較低,其中對“高乙肝病毒載量孕婦妊娠中后期抗病毒治療可降低母嬰傳播風險”的知曉率最低、僅為5.1%,對“乙肝病毒感染產(chǎn)婦的孩子有預防措施”的知曉情況最好,有50.2%的受訪者知曉。健康教育前1000名受訪者對5項母嬰阻斷知識調(diào)查的平均得分為(2.13±0.76)分。健康教育后平均得分提升到(4.03±0.17)分,對每項母嬰阻斷知識的知曉率均明顯提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及表5。
表1 健康教育前后育齡女性的乙肝基本知識知曉率比較
健康教育后,受訪育齡女性對與HBV感染者交往、共餐及關心幫助HBV感染者等調(diào)查內(nèi)容選擇正面態(tài)度的比例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逃避與HBV感染者交往”負面態(tài)度的比例稍有下降,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與“與HBV感染者戀愛、結婚”的態(tài)度無明顯改變,接受的比例稍增多,不接受的比例輕微降低,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受訪育齡女性對“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最有效的措施”知識點掌握較好,基線調(diào)查時的知曉率為90.2%,健康教育后,98%的受訪者知曉乙肝疫苗的預防作用,對“乙肝疫苗3針接種時間”的知曉率從55.6%提升至86%,基線調(diào)查1000名受訪者對2項乙肝疫苗知識的平均得分為(1.39±0.48)分,干預后獲得935份有效答卷的平均分為(1.94±0.24)分;基線調(diào)查有91.5%的育齡女性愿意接種乙肝疫苗,健康教育后愿意接種乙肝疫苗的育齡女性上升至96.8%.健康教育前后上述各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及表5。
健康教育前1000名受訪育齡女性對乙肝基本知識、母嬰傳播阻斷及接種乙肝疫苗知識共20個知識點的平均得分為(10.54±0.75)分,健康教育后935名參與者的平均得分為(16.88±0.42)分,干預前后差異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2 健康教育前后育齡女性的乙肝母嬰阻斷知識知曉情況比較 [n(%)]
表3 育齡期女性健康教育前后對HBV感染者態(tài)度的比較
表5 健康教育前后調(diào)查得分情況( ±s,分)]
表5 健康教育前后調(diào)查得分情況( ±s,分)]
調(diào)查內(nèi)容及分值 基線調(diào)查(n=1000) 終期調(diào)查(n=935) t值 P值乙肝基本知識(13分) 6.87±1.25 11.05±0.951 -82.18 <0.001乙肝母嬰傳播阻斷知識(5分) 2.13±0.76 4.03±0.17 -75.14 <0.001接種乙肝疫苗知識(2分) 1.39±0.48 1.94±0.24 -31.26 <0.001總體平均分(20分) 10.54±0.75 16.88±0.42 -226.71 <0.001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我國是HBV高流行地區(qū),2014年全國血清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15~29歲人群HBsAg流行率為4.38%[1],但育齡女性的感染率仍較高,約6.5%~8.7%[4],我國育齡女性基數(shù)大,感染人數(shù)眾多。且近年隨著我國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要求再生育的主力軍為1990年前出生的婦女,當時我國尚未將乙肝疫苗納入計劃免疫,導致他們當中慢性HBV感染者比例較高。近期一項流行病學調(diào)查示廣東珠三角地區(qū)23~59歲人群HBsAg攜帶率例為12.7%[5],同期廣州另一項橫斷面調(diào)查結果顯示孕婦的HBsAg攜帶率為10.7%、乙肝孕婦分娩比例為12.3%[6]。均提示目前在廣州乙肝仍呈高流狀態(tài)。有文獻報道,乙肝的高流行狀態(tài)與該地區(qū)普通人群對乙肝基本知識認識不足有關[7-8]。提高人群對乙型肝炎的知曉率,能夠有效地減少病發(fā)率[9]。
在我國,母嬰垂直傳播是乙肝的重要傳播途徑,我國慢性HBsAg攜帶者中有40%~50%由母嬰傳播造成。HBV陽性母親所生的新生兒如果不采取任何免疫預防措施,70%~90%的會感染HBV,而新生兒一旦感染,大約90%將成為慢性攜帶者,其中將有25%死于乙肝相關的慢性肝病[1]。即使HBsAg陽性孕婦所生新生兒聯(lián)合免疫后仍有5%~10%感染HBV[10-11]。HBV母嬰傳播阻斷是目前控制乙肝流行的重要措施,育齡女性在乙肝母嬰阻斷中起重要作用,健康教育又是控制傳染病的最重要措施之一,通過健康教育,提高育齡期女性的乙肝防治相關知識,為乙肝母嬰阻斷打下堅實基礎。
通過對1000名育齡女性進行基線調(diào)查表明,對乙肝基本知識、母嬰傳播阻斷及接種乙肝疫苗知識共20個知識點的平均得分為(10.54±0.75)分,正確率在50%左右,對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最有效的措施及乙肝是傳染病的知曉率高,分別為90.2%、83.1%,與其他地區(qū)的報道相近[12-13],這與目前我國已將乙肝疫苗納入兒童免費計劃免疫有關。對其他乙肝基本知識及母嬰阻斷知識的知曉率均低于80%,乙肝母嬰傳播阻斷知識的掌握情況最差,平均得分低于50%,其中“高乙肝病毒載量孕婦妊娠中后期抗病毒治療可降低母嬰傳播風險”的知曉率僅5.1%,可能性原因是妊娠期可通過抗病毒治療進母嬰阻斷的新知識尚未在教科書及其他媒介上廣泛宣傳。對“乙肝病毒感染者可無任何臨床癥狀”的知曉率僅36.8%,明顯低于國外其他文獻的報道[12-14],有一半多的受訪者不知道乙肝可通過性接觸及有創(chuàng)性美容操作傳播,而育齡期女性又是性行為及有創(chuàng)性美容的活躍人群。因此醫(yī)護人員及媒體應加強相關乙肝知識的宣傳力度。對“一般日常接觸(共餐、同居室等)不會傳染乙肝”的知曉率僅為49.6%,意味著有一半左右的育齡女性認為日常接觸可能傳播乙肝。正是由于人們對乙肝認識的缺乏和傳播途徑的誤解,目前HBV感染者仍常常在人際交往及婚姻方面受到不平等對待及歧視[15]?;€調(diào)查顯示大約65%受訪者不愿與乙肝患者共餐,約61%受訪者逃避或排斥與乙肝患者交往,23.1%的育齡期女性不接受與乙肝患者戀愛結婚,甚至有10.6%受訪者表示不愿意幫助HBV感染者,若不正確引導和糾正,會給社會和個人帶來許多消極的負面影響,導致人性的冷漠和無情,導致倫理道德意識和情感的淡漠,從而導致人與人感情的疏遠、隔閡。
本研究健康教育實施后,育齡女性對乙肝基本知識、乙肝母嬰阻斷及乙肝疫苗相關知識的知曉率明顯提高,調(diào)查問卷的總體平均分提高到(16.88±0.42)分,正確率大于80%,達到衛(wèi)生部“十一五”規(guī)劃要求乙肝防治知識知曉率達到80%的目標[16]。對“高乙肝病毒載量孕婦妊娠中后期抗病毒治療可降低母嬰傳播風險”的知曉率提高到35%,其他乙肝知識點的知曉率均達到80%以上。健康教育后大多數(shù)受訪者能以平常的態(tài)度對待乙肝患者,更多人愿意與乙肝患者交往共餐交往,72.7%育齡女性愿意關心和幫助HBV感染者,減少乙肝歧視。 96.8%受訪育齡女性愿意接種乙肝疫苗,這將有利于乙肝的進一步控制。但終期調(diào)查還發(fā)現(xiàn)即使經(jīng)過健康教育后,育齡女性對“是否接受與HBV感染者戀愛、結婚”態(tài)度無明顯改變,拒絕者稍減少、接受者稍增多,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HBV感染者在婚戀方面面臨的歧視將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持續(xù)存在,也是一個社會倫理問題,我們社會應做好更完善的婚前保健服務,向HBV感染者及其愛人提供科學的建議、充滿人性的指導及講究藝術的人文關懷。
本研究以育齡期女性為目標人群,通過乙肝防治知識宣傳教育,使育齡女性尤其是孕產(chǎn)婦認識到乙肝的危害性及可預防性,主動配合孕婦乙型肝炎的篩查及新生兒的乙肝疫苗接種,及時發(fā)現(xiàn)感染HBV的育齡婦女并做好圍生育期的管理,有助預防HBV母嬰傳播。引導育齡女性做好預防接種及保健,避免性接觸及有創(chuàng)性美容等途徑傳播乙肝。同時傳授乙肝相關的正確知識,減少對HBV感染者的歧視并呼吁人們關愛乙肝人群,有利于和諧社會和幸福家庭的構建。對育齡期限女性進行乙肝防治健康教育,是一種投入較少、效果較好的預防乙肝的方式,值得在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