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翰華 楊曉春 倪夢茜
(浙江醫(yī)藥高等??茖W(xué)校,浙江 寧波 315100)
野葛是豆科葛屬多年生草質(zhì)藤本植物〔1〕,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葛根是一味傳統(tǒng)的藥食同源中藥,具有保護心臟、降血壓、抗凋亡、降血糖、防治骨質(zhì)疏松、保護神經(jīng)、抗氧化和治療神經(jīng)病理性疼痛等多種活性〔2〕。葛花性味甘、辛、涼,入脾、胃經(jīng),有和味解酒、生津止渴之功效。目前對葛根〔2〕和葛花〔3〕的研究已較為全面,但有關(guān)野葛葉的研究相對匱乏〔4〕。野葛葉提取物具有防治去卵巢大鼠骨質(zhì)疏松的作用〔5〕。本研究觀察野葛葉提取物體內(nèi)、外抗衰老活性。
1.1主要儀器 FS300Y-3型高速粉碎機(廣州雷邁機械設(shè)備有限公司);DZKW-D-4電熱恒溫水浴鍋(北京市永光明醫(yī)療儀器有限公司);JD-500小鼠避暗儀(上海繼德教學(xué)實驗器械廠);TGL-20高速冷凍離心機(四川蜀科儀器有限公司);凝膠成像分析系統(tǒng)和酶標(biāo)儀(美國伯騰儀器有限公司);TU-1818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zé)任公司)。
1.2材料與試劑 野葛葉購于安徽省亳州市藥材市場,經(jīng)浙江醫(yī)藥高等專科學(xué)校中藥學(xué)院鑒定為豆科植物野葛的葉。D-半乳糖(D-gal)(江蘇鵬翔生物醫(yī)藥有限公司);維生素(Vit)E(浙江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60339);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檢測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超氧陰離子自由基、2,2-聚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銨鹽(ABTS)自由基(美國Sigma公司)。試劑均為分析純或化學(xué)純。
1.3野葛葉提取物的制備 取野葛葉粉末1 000 g,加4倍量60%乙醇,浸漬2 h,80℃水浴回流2.5 h,減壓濃縮至浸膏,冷凍干燥,得野葛葉提取物粉末,于4℃下保存,臨用時加蒸餾水配制成所需濃度的溶液。
1.4實驗動物 昆明種小鼠,體質(zhì)量20~25 g,雌雄各半,由浙江大學(xué)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實驗動物許可證號:SYXK(浙)2012-0178。
1.5體內(nèi)試驗
1.5.1動物分組、造模及給藥 小鼠適應(yīng)性飼養(yǎng)1 w后,隨機分成6組,每組10只,分別為:空白對照組、衰老模型組、VE對照組(50 mg/kg)和野葛葉提取物低(100 mg/kg)、中(200 mg/kg)、高(400 mg/kg)劑量組。除空白對照組外,其他組參考文獻〔6,7〕的方法造模。將D-gal溶于生理鹽水,體積分數(shù)10%,頸背部皮下注射(劑量15 ml/kg),連續(xù)6 w,空白對照組注射等體積生理鹽水。同時,VE對照組和野葛葉提取物各組按15 ml/kg,灌胃給藥,空白對照組和衰老模型組灌胃等體積生理鹽水。6 w后,小鼠摘眼球取血處死,分離血清,快速摘取肝臟和腦組織,進行新鮮組織勻漿,與預(yù)冷的生理鹽水混合,打勻4~5次后,1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液,-70℃保存?zhèn)溆谩?/p>
1.5.2一般行為學(xué)觀察 每日觀察小鼠的毛色、日常活動、進食和精神等情況;每周稱取小鼠體質(zhì)量。
1.5.3學(xué)習(xí)記憶能力測試(避暗實驗) 參考文獻〔8〕,在實驗開始的第5周進行避暗實驗。實驗前將小鼠頭背著洞口放入明室3 min,給暗室銅柵通電(36 V),小鼠進入暗室即受電擊退回明室,如此訓(xùn)練5 min。24 h后實驗,記錄小鼠第1次進入暗室的時間(避暗潛伏期)及5 min內(nèi)小鼠進入暗室的次數(shù)(避暗錯誤次數(shù))。
1.5.4SOD活性、MDA含量和GSH-Px活性的測定 取小鼠血清及10%組織勻漿,照試劑盒說明書測定,重復(fù)3次,取平均值。
1.6體外實驗
1.6.1清除DPPH自由基測定 取4.0 ml不同質(zhì)量濃度的野葛葉提取液,參考文獻方法〔9〕配制待測液,于517 nm處測定吸光度A,平行3份。清除率(%)=〔1-(A-A0)/A1)〕×100%。其中A為野葛葉提取液與DPPH自由基混合溶液吸光度,A0為野葛葉提取液本身吸光度,A1為DPPH自由基溶液吸光度。
1.6.2清除超氧陰離子自由基測定 采用經(jīng)典的鄰苯三酚自氧化法〔9〕。取 0.5 ml不同濃度的野葛葉提取液配制成待測液,于310 nm處測定A,平行3份。清除率(%)=〔1-(A1-A2)/A0〕×100%。其中A0為野葛葉提取液吸光度,A1為只加鄰苯三酚吸光度;A2為野葛葉提取液與鄰苯三酚混合溶液吸光度。
1.6.3清除ABTS自由基測定 參考文獻方法〔9〕,取不同濃度的野葛葉提取液2.0 ml,配制成待測液,于740 nm處測定A,平行3份。清除率(%)=〔1-(A-A0)/A1〕×100%。其中A為野葛葉提取液與ABTS自由基混合溶液吸光度,A0為野葛葉提取液吸光度,A1為ABTS自由基溶液吸光度。
1.6.4還原性測定 采用經(jīng)典普魯士法〔10〕。取2.0 ml不同濃度的野葛葉提取液,配制成供試液,于740 nm處測定吸光度A,A值與還原性呈正比。
1.7統(tǒng)計學(xué)處理 采用SPSS18.0軟件行方差分析。
2.1體內(nèi)試驗結(jié)果
2.1.1對一般行為學(xué)的影響 造模前各組毛發(fā)光亮,反應(yīng)靈敏,行動敏捷,飲食正常。隨著造模的進行,衰老模型組與空白對照組比較毛發(fā)暗淡,反應(yīng)遲鈍,嗜睡,進食減少,體質(zhì)量增長緩慢甚至減輕。同衰老模型組比較,VE對照組及野葛葉提取物各組上述癥狀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減輕。
2.1.2對學(xué)習(xí)記憶能力的影響 訓(xùn)練時,衰老模型組較空白對照組5 min內(nèi)錯誤數(shù)顯著增多(P<0.05),野葛葉提取物低、中、高劑量組及VE對照組較衰老模型組5 min內(nèi)錯誤數(shù)顯著減少(P<0.05)。測試中,與空白對照組相比,衰老模型組5 min內(nèi)的錯誤數(shù)極顯著增多(P<0.01),表明造模成功;野葛葉提取物各組及VE組較衰老模型組能明顯減少錯誤數(shù)(P<0.01),且能極顯著增加避暗潛伏期(P<0.01)。提示野葛葉提取物能夠抵抗或恢復(fù)D-gal對小鼠學(xué)習(xí)記憶能力的損傷。見表1。
表1 各組記憶能力比較
與空白對照組比較:1)P<0.05,2)P<0.01;與衰老模型組比較:3)P<0.05,4)P<0.01,下表同
2.1.3對血清、肝臟及腦組織中SOD、MDA和GSH-Px活性的影響 與空白對照組比較,衰老模型組血清、肝臟及腦組織中SOD活性及GSH-Px活性均顯著降低(P<0.05,P<0.01),MDA含量明顯增加(P<0.01);與衰老模型組比較,VE對照組和野葛葉提取物各組血清、肝臟及腦組織中SOD和GSH-Px活性均有顯著提高,MDA含量顯著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P<0.01)。見表2。表明野葛葉提取物抗衰老的機制可能與增加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有關(guān)。
表2 各組血清、肝臟及腦組織中SOD、MDA 和GSH-Px活性比較
2.2體外試驗結(jié)果
2.2.1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 野葛葉提取物質(zhì)量濃度為25~400 μg/ml,對DPPH自由基清除率呈濃度依賴性,當(dāng)質(zhì)量濃度超過400 μg/ml時,清除率趨于平穩(wěn)。見圖1。
2.2.2對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的清除 野葛葉提取物質(zhì)量濃度為25~300 μg/ml,對超氧陰離子自由基清除率呈濃度依賴性,當(dāng)質(zhì)量濃度超過300 μg/ml時,清除率趨于平穩(wěn)。見圖1。
2.2.3對ABTS自由基的清除 野葛葉提取物質(zhì)量濃度為25~400 μg/ml,對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呈濃度依賴性,當(dāng)質(zhì)量濃度超過400 μg/ml時,清除率趨于平穩(wěn)。見圖1。
2.2.4野葛葉提取物的還原力 野葛葉提取物質(zhì)量濃度為25~400 μg/ml,還原力隨濃度增加而顯著增強,達到400 μg/ml后,還原力逐漸平穩(wěn)。見圖1。
圖1 對DPPH、超氧陰離子、ABTS自由基和野葛葉提取物還原子的清除作用
衰老是機體各器官、組織功能隨年齡增長而發(fā)生退行性變化的過程〔11〕。D-gal致衰老模型中,D-gal在半乳糖氧化酶催化下,產(chǎn)生超氧陰離子自由基,從而導(dǎo)致衰老反應(yīng)〔12〕。研究發(fā)現(xiàn),過量的自由基是引起機體衰老的主要因素〔13,14〕。本研究通過體內(nèi)、外實驗表明,野葛葉提取物具有抗衰老作用,這可能與其直接或間接清除自由基,避免了因抗氧化性物質(zhì)消耗而導(dǎo)致機體衰老有關(guān)。本實驗使用60%乙醇作為提取溶劑,其提取物包含野葛葉絕大部分成分。接下來,可對其不同極性部位進行藥效學(xué)評價,篩選活性部位進行化學(xué)成分信息表征,并對其作用機制進行闡釋與驗證。對野葛葉的進步開發(fā)利用,可以擴大野葛的藥用部位,逐漸代替葛根藥用,利于藥源再生。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5:333.
2鐘凌云,馬冰潔,葉喜德,等.中藥葛根研究現(xiàn)狀分析及展望〔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4;10(14):18-21.
3孫 洋.葛花藥理作用與臨床應(yīng)用研究〔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4;10(8):51-3.
4吳慶玲,許緣巧,章瓊蕾,等.葛葉的研究進展〔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yīng)用,2016;(11):62.
5王翰華,陸元勛,吳慶玲.野葛葉總黃酮提取物對去卵巢大鼠骨質(zhì)疏松的防治作用〔J〕.中國骨質(zhì)疏松雜志,2016;22(10):113-6.
6Xu S,Bao MM,Li DD,etal.Advanced glycation in D-galactose induced mouse aging model〔J〕.Mech Ageing Dev,1999;108(3):239-51.
7Ho S,Liu J,Wu R.Establishment of the mimetic aging effect in mice caused by D-galactose〔J〕.Biogerontol,2003;4(1):15-8.
8劉少林,張均田.學(xué)習(xí)、記憶實驗法〔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826-34.
9南海娟,莫海珍,顏振敏,等.槲樹葉黃酮的抗氧化特性研究〔J〕.中國食品添加劑,2013;43(2):83-7.
10高 蓉,楊鑫磊,駱軍容,等.黃姜色素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西北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16;46(1):61-5.
11Tumheim K.When drug therapy gets old: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in the elderly〔J〕.Exp Gerontol,2003;38(8):843-53.
12何志堅,施 旻,劉海云.菟絲子提取物對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J〕.中國老年學(xué)雜志,2015;35(19):5444-6.
13才 真.天然藥物抗氧化、抗衰老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xué)綜述,2014;20(16):2994-5.
14趙燕燕,劉新霞,陳春生,等.機體衰老時體內(nèi)指標(biāo)變化〔J〕.中國老年學(xué)雜志,2010;30(19):8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