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波
【摘要】現(xiàn)在小學生大部分都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從小集萬千寵愛于一身,都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shù)男念^肉,孩子在這種環(huán)境中成長,慢慢的就會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他們擁有自己的天地,所以很難走進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墒亲鳛槔蠋?,一定要走進學生的心靈,尊重學生,和學生保持平等的地位。
【關(guān)鍵詞】教師 學生 溝通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3-0193-02
老師就好比春天的雨露,灌溉著學生的心靈,滋潤學生成長,從而走進學生心靈。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怎樣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是每一個老師需要認真思索的問題。下面本文就結(jié)合作者自身教學經(jīng)驗,談談與學生溝通的看法。
一、走進學生心靈,了解學生真實想法
著名德國詩人海涅曾經(jīng)說過“每個人都是一個世界”。教師只有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了解學生,才能夠取得學生的信任。學生是獨立存在的個體,他們有著自己的想法。老師要想真正的理解學生,就要客觀、平等的與學生進行溝通,設(shè)身處地的感受學生內(nèi)心體驗,了解學生的行為、思想以及做事的態(tài)度,絕對不能夠以自己的標準去判斷一個學生的優(yōu)秀與否。感受學生的心情變化,始終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學生,對學生的言語、行為、優(yōu)點進行選擇,注重學生正面的優(yōu)點,不但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被理解的溫暖,還能夠給予學生面對問題的勇氣與力量,主動找尋學生自我疏解的策略。
二、走進學生心靈,注重與學生的情感溝通
第一,充分的尊重并相信學生。小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十分的敏感,而且脆弱,承受打擊的能力比較弱。學生常常會通過老師的反應去評價自己,老師所說的每一句話對學生都會產(chǎn)生比較大的影響,然而一旦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就可能對學生造成巨大的傷害。因此,老師在和學生交談的過程中要始終提醒自己,尊重學生,這樣一來學生也會用尊重與良好的表現(xiàn)回報與尊敬老師。
所謂的尊重是對人內(nèi)心價值與潛在能力的積極肯定,它是老師用實際行動表達出對學生的態(tài)度。只有高度的尊重學生的心里想法與感受,對學生存在的問題給予關(guān)心與幫助,才能夠讓學生消除緊張、害怕的心理,從而在老師面前暢所欲言,針對自身存在的問題積極尋找解決方法。
第二,老師要進行換位思考。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學會換位思考,設(shè)身處地的替學生想,感受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作為老師,不但要有能力準確的理解學生的感受,而且還要把對這種感受的理解傳遞給學生。讓學生感到被理解與接受,從而有利于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進而深入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
除此之外,還能夠使用筆談的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通常使用兩種方式,第一,詳細的進記錄周記,與學生敞開心扉進行交流。第二,不定時的和學生進行心靈互動。讓學生深刻的理解做人的道理。通過談心學生就能夠敞開心扉與老師進行交流。
三、走進學生心靈,注重“嚴”“寬”結(jié)合
老師對于每一個學生,不光要給予充分的愛,也要嚴格。換言之就是“嚴”“寬”結(jié)合,做到耐心和嚴格相結(jié)合。實際上,將這兩者巧妙的結(jié)合到一起,就能夠輕松的治愈學生內(nèi)心存在的疑惑與難題,進而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自然,作為教師要注意把握“嚴”的度,可是不能夠?qū)⒃捳f死,凡事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就算是老師的出發(fā)點是好的,可是假如老師說話比較嚴格,可能會起到反作用。這樣做十分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
四、走進學生心靈,多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溝通
俗話說得好,老師在課堂上的千言萬語,也抵不過課余時間和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因此,不管平常多么忙、多么累,作為老師要始終堅持找學生談心,抓住一切可以和學生交流的機會與學生溝通。通過和學生的用心交流,就能夠更加全面的了解學生的情況,學生的內(nèi)心變化等。不能夠在學生出現(xiàn)問題以后才想辦法去解決。老師要堅持做到提前預防,對于每一名學生,根據(jù)學生自身的特點對癥下藥,要時時刻刻掌握學生的思想情況。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不但需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還要幫助學生指出自身的缺陷與不足之處,幫助學生進步與提高。這樣一來,學生就會愿意與老師進行交心,樂于和老師說心里話。這樣老師的工作效果也會事半功倍,這也是提高學生成績的一種重要渠道。
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事業(yè),讓我們堅持用知識武裝自己,用心去換心,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堅持用愛心、耐心、誠心、關(guān)心去幫助與引導學生快樂的學習,給學生營造一個健康快樂成長的環(huán)境,這也是每一個老師的職責。只有這樣,老師才能夠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心靈。
參考文獻:
[1]何水波.做一個班級管理的有心人——班級管理經(jīng)驗談[J].新課程(下).2017(08)
[2]崔暢.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溝通智慧[J].教書育人.2017(02)
[3]黃海霞.班主任如何架起一座與學生溝通的橋梁[J].新課程(中).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