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梅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8-0208-01
在班上,經(jīng)常會有幼兒發(fā)生沖突,而這些沖突的起因都是很小很下的問題。有的幼兒會因為搶玩具,而有的幼兒會因為做一件事而搶著做發(fā)生沖突,有的幼兒會因為好勝心而發(fā)生沖突等等,幼兒之間的矛盾是很容易發(fā)生的,尤其是小班的幼兒發(fā)生沖突的情況比較頻繁,而這往往是教師所頭痛的,有時候教師不知道用什么辦法去解決這些矛盾。
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家長渴望與孩子溝通,但往往事與愿違,家長與孩子的溝通受阻,不怨孩子,問題多出在家長的身上。很多家長和孩子交談時,只顧自己“暢所欲言”這其實是在堵塞孩子的耳朵或讓他們閉嘴,孩子渴望交流的愿望便會被抑制住。也有很多家長總是以為自己是“教育者”的角色,以致于和孩子的溝通總是難以保持平靜,還有一種就是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很多家長往往會忽略自己的觀點與孩子的是不同的,所以,與孩子交談時缺乏足夠的耐心,甚至是沒有聽完沒孩子的話就容易發(fā)火,有時候還會缺乏足夠的耐心,漠視孩子的自尊,這就抑制孩子與家長交流的欲望。
教師在與幼兒溝通時很容易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幼兒在專心致志做一件事時,很容易被老師打斷,幼兒的積極性也會被打斷;很多幼兒性格是比較內(nèi)向的,尤其是農(nóng)村的孩子缺乏自信心,教師關注的孩子多了很容易缺少對這類孩子的關注,久而久之,孩子會越來越自卑。有時候教師與孩子溝通的態(tài)度也會影響孩子,孩子有時候詢問老師某件事情時,教師沒有理睬,幼兒也會需要內(nèi)心的尊重,這往往是教師經(jīng)常會忽略的。尤其是農(nóng)村的教師管理的幼兒人數(shù)比較多的,很容易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會樹立教師威嚴,只要孩子聽話,不理會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不同,教師很容易缺少對特殊孩子的關注。
家長有時候會護著孩子,自尊心作祟的話,不管老師說孩子什么,家長都覺得好。教師與家長交流的內(nèi)容過于狹窄,無論是那個幼兒的家長,都需要從老師口中得到一些中肯、積極、良好的反饋意見;大部分教師的溝通技術不夠嫻熟得當,在與家長溝通時表達不清楚,家長很容易誤解教師的意思。有時候家長沒有及時告知幼兒的狀況,教師在處理孩子的問題時很容易產(chǎn)生矛盾。
通過“觀察”“傾聽”幼兒之間的沖突是如何發(fā)生的,他們又是如何處理的,教師基本上已經(jīng)心中有數(shù),這時,教師要做一個引導者,幫助幼兒正確對待沖突,引導幼兒去思考和解決矛盾,掌握解決沖突的策略。先讓幼兒說說他們各自的理由,再讓幼兒互換角色想一想,引導幼兒了解對方,懂得與同伴交往不能只顧及自己的利益和需要,也要體察別人的態(tài)度和情感?;蛘呤亲層變鹤约号袛嘧约旱难孕惺菍€是錯,找出解決的方法。教師有意識的教給幼兒一些避免和解決沖突的基本技巧,增強幼兒自己解決沖突的能力。
在幼兒與同伴交往中,總是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沖突或矛盾。這時,教師的態(tài)度和處理方法,都將會影響幼兒以后與同伴的交往。通過教師的引導,幼兒會逐漸發(fā)生不用爭執(zhí)、哭鬧、扭打也能解決許多問題。這樣,幼兒不必要的沖突也就會越來越少,同伴之間的關系也會變得更融洽。
一個家庭難免會有矛盾,這時候不是以強制的態(tài)度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辦事,而是應該坐下來好好與孩子談談,好好溝通,到底問題出在哪里,心平氣和的交談,分析矛盾所在的原因。溝通是一門藝術,不要覺得自己高高在上,孩子有同樣的話語權,給孩子說的機會,不要對孩子發(fā)火,隨時了解孩子心理,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多鼓勵孩子的不同表現(xiàn),不能把孩子的短處與別的孩子的長處作比較,孩子有自己的尊嚴。當孩子犯錯時,不是一味地責罵,而是要引導孩子錯在哪里,如何改正,這樣一個家庭才會更加有愛。
耐心是作為幼兒園教師最基本的新力素質(zhì),人總是有情緒煩躁的時候,但作為幼兒園教師,只要是在工作崗位上,就必須抑制自己的負面情緒,耐心的面對幼兒的提問和哭鬧。
細心是很多老師容易疏忽的一點,孩子多,為了便于管理,不管是什么樣的孩子都是用同一種方式去教的,但是,幼兒是不同的個體,都有自己的特性,不一定就適應這種一刀切的方式。作為教師,要細心的觀察每一個幼兒的特點,這樣對孩子的成長就會有幫助。保持一顆童心,是獲得孩子信任與認可的最好的方法。
教師與家長交談時應語氣委婉,先肯定孩子再指出問題;教師不能等孩子犯了錯誤才去與家長溝通,找家長告狀,而平時要向家長反應幼兒在園情況,談孩子在園與人相處的進步情況。我們要理解家長對孩子的關愛之情;尊重家長,與家長保持平等關系,這是我們保證與家長順利交談的必要條件,虛心聽取家長的建議,樂意與家長交談,,那么教師與家長的關系就會變得融洽,對待多事的家長,教師要以一顆平等而細致的耐心來對待家長的挑剔,以寬厚的胸懷來接受孩子家長不同意見,以積極的態(tài)度來改變家長不同的意見。這樣,在做家長工作方面會更有成效一些。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是相互的,都應給予對方相應的尊重,那么再難的問題都會得到解決。
缺乏溝通會形成對對方想法或感受的假設,而假設往往是錯誤的;最大的問題是,我們傾聽不是為了理解,而是為了回答;真正的傾聽和等著輪到你說話是有區(qū)別的;學會用別人愿意傾聽的方式來溝通,有別人愿意和你溝通的方式來傾聽;不要假設去問問題,去表達你真正想說的。
作為教師,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我們也有責任;教師不是萬能的,也不能把所有的責任歸咎給自己,如何平衡多方面的關系,這就需要我們教師靈活轉(zhuǎn)換??偟膩碚f,幼兒園要有良好的溝通環(huán)境,還是需要大家相互的尊重、理解。這樣,我們的溝通環(huán)境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