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雯 (延邊大學美術學院 美術學碩士研究生 133000)
現(xiàn)在大部分中小學學校的美術教學采用的依舊是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教師把課本上知識講的再透徹,讓學生憑空去想象課本以外的世界就如同老一輩對待封建迷信的鬼神一般,只聽過,卻沒見過。多媒體技術的出現(xiàn)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立體生動的課堂情境。讓學生看到教科書上圖片的同時,也能了解圖片背后更深層次人文歷史。
多媒體技術可以給學生們提供大量豐富的視覺信息,幫助學生在創(chuàng)造的情景中接觸認識美術,開拓了學生們的視野眼界,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有效的使課堂氛圍活躍起來。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可以吸引學生主動學習、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從而提高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1.激發(fā)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生動形象的特質讓教科書上的文字圖畫中蘊藏的內在美、文化美、音樂美,神秘的古文明、色彩斑斕的海底世界等等,都可以充分的用多媒體展示出來。刺激著學生的感官的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審美認識。這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以及提高感受美的能力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以初中七年級美術教材第六課《大自然的色彩》為例,課堂開始教師提問同學可以背誦出有帶有顏色的詩詞,然后用多媒體播放兩句古詩“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引導學生進入以顏色為主題的課堂,讓學生們想象這兩古詩所描繪的景色,然后播放對應詩句的圖片,清晰鮮艷的顏色與景象、仿佛看見了詩句中的畫面,并不覺感嘆“好漂亮”,學生很快就被多媒體播放的圖片所吸引,成功的課堂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增強學生主動性。只有學生親身體驗的活動才會發(fā)展成為自主性學習。比如在《面具》一課中,教材上展示出的中國京劇臉譜、威尼斯面具等等,在學生不了解這些面具的特征、背后的故事;他們的熱情和靈感都沒有啟發(fā)出來,直接要他們創(chuàng)作作品實屬于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學習。教師可以給學生欣賞威尼斯水上世界與歌劇、中國的變臉還有一些具有明顯特征的卡通人物的視頻,然后讓一名學生上臺用多媒體繪圖軟件畫出剛才視頻中所展示面具的特征,使其他學生們都躍躍欲試想要展示自己的想法。這樣的自主學習,對激發(fā)學生對美術教學內容的興趣、美術課程保持著高度的熱情都有著積極性的作用。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并沒有多媒體的介入,學生們見到的作品與視角僅限于書中,教學過程簡單教師與學生交流也少之又少,學生無法探討美術及美術作品的評價或者看法,只是教師單一的傳授。想要獲得有效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在平時授課過程中必須要第一時間的注意并反饋學生的信息,并及時作出適當?shù)恼{整方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師生溝通共同完善教學質量。
如今的美術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參與到美術作品中是檢驗成果、鍛煉學生的表達力的有效手法。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和課后作業(yè)展示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們自評和互評,教師隨時點撥。這樣的形式不僅能讓學生組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還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溝通能力。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評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也讓學生學會接受別人的意見與建議。這對他們以后的學習和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小學美術鑒賞課在美術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鑒賞課,是融合在每一節(jié)中小學的美術教程課題中。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美感能陶冶情操??梢哉f欣賞教學是課程導入的一段前奏,一根知識衍生的拐杖,一塊課后拓展的基石。但一般在美術欣賞課中,需要展現(xiàn)的欣賞信息量較大,特別是欣賞各種美術派別的作品時,對圖片的圖像質量和數(shù)量要求很高。而美術教材中展示的美術作品不僅數(shù)量有限、圖片較小,印刷的質量也不高;再有欣賞課的課時量小,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眼界的開闊,教材上星星點點的畫幅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求知欲,學生需要更多的交流與體驗。而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在這一方面可以給學生更多的滿足,這一點的優(yōu)勢是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不得不承認的。
比如在欣賞學習我國山水畫中教材上的圖片不多而且沒有配套的教學掛圖,讓學生欣賞領略到我國山水畫的恢弘氣派是難以實現(xiàn)的,這時候多媒體教學就是最好的輔助工具,教師從網絡上搜集有關于山水畫的圖片及相關知識,經過備課分類編寫,上課時呈現(xiàn)給學生的就好比一副從古至今我國山水的畫軸,歷朝歷代的文化與畫風,學生在優(yōu)美的音樂中欣賞學習他們未知的世界,很快便產生濃厚愉悅的學習氛圍。
使用多媒體輔助鑒賞課教學使課堂的信息量加大,更好的滿足學生們的求知欲開闊學生們的視野,使美術鑒賞課邁上了新的臺階。教師們在課前做好課件,選取高分辨率的圖片調整好圖片大小,教學過程中就能引用高清晰度的美術作品圖片配合作品的介紹和簡潔的說明,必要時配上適量的恰當?shù)囊魳窢I造出身臨其境的感覺。不僅能使學生開闊眼界,同時也提高學生對于美的認識使學生被更多的美術作品感染,以便達到審美教育的教學目的。
多媒體教學給中小學美術課帶來了不小變化,多媒體具有圖、文、聲并茂,直觀性、動態(tài)性、交互性、可重復性、針對性、大信息量、大容量性,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等特點。特別是在美術教學中,多媒體技術可以給學生們提供多樣大量的視覺信息,讓學生欣賞和感受,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在創(chuàng)造下的情景中接觸認識美術,開拓了學生們的視野眼界,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能有效的使課堂氛圍活躍起來。所以,在課程改革的實驗中美術教師應該對多媒體技術有一定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