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昕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音樂系 510000)
藝術通感,是指將不同藝術種類所帶來的感性認識相結(jié)合,使審美感受得到進一步豐富和擴展的過程。近年來,許多研究者將藝術通感應用在藝術表演和審美的各個方面,產(chǎn)生了非常有益的影響。
在藝術產(chǎn)生的最初,并沒有諸多分類,而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越來越具體與細化。在人類歷史上,任何藝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某一作品中將多種藝術形式帶來的審美感受結(jié)合在一起,有助于拓寬藝術視野,將表演者的創(chuàng)作升華到更高的水平。
鋼琴演奏,是音樂作品的二次創(chuàng)作。是技術、技巧,更是情感表達。但因為許多鋼琴作品的難度較大,許多演奏者容易陷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視角,難以對作品的哲學性、藝術性進行更宏觀地把握。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有許多方法,大量閱讀文獻,了解作者生平以及作品產(chǎn)生背景和時代,這非常重要。在此基礎上,與其他藝術種類貫通,將藝術通感融匯在自己的作品中也非常有益,能夠幫助演奏者站的更高,看的更遠。
肖邦《g小調(diào)第一敘事曲》作品23,創(chuàng)作于1831—1835年,是是肖邦最悲壯和具有戲劇性力量的作品之一。
1831年華沙被俄國侵占,身在法國的肖邦悲不已,他將自己對祖國一切的情緒傾注在這部作品中。這里面既有陰郁的激憤,又有拼死的勇氣,美好的回憶,以及猛烈的反抗。
舒曼曾評價肖邦的作品為“隱藏在花叢中的大炮”。如此沉重的背景,復雜的情緒,在一部作品中要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作為表演者,如何將這樣飽含情感的深刻作品刻畫出來呢?在鋼琴教學中,教師又應該如何引導學生把握作品的深刻內(nèi)涵呢?
華沙起義之后,波蘭詩人密茨凱維奇創(chuàng)作了一部充滿悲劇情懷的敘事長詩 《康拉德?華倫洛德》,描寫的是13世紀末立陶宛與條頓十字軍團戰(zhàn)爭期間,一位名叫華倫洛德的立陶宛愛國者為了祖國復仇,最終被十字軍團處死的英雄故事。正是 《康拉德?華倫洛德》中體現(xiàn)出的民族解放斗爭精神激發(fā)了肖邦創(chuàng)作《g小調(diào)第一敘事曲》的靈感。
對于演奏者來說,了解《康拉德?華倫洛德》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這部敘事長詩能夠使演奏者產(chǎn)生共情,帶著故事與詩歌的語言與情緒去彈奏。
同時,了解波蘭語的語音語調(diào),以及語氣習慣,對于演奏者也非常有幫助。作曲家的音樂語言一定與其母語的表達習慣是一致的。演奏者雖不必然要學習波蘭語,但是聽一聽語音語調(diào)也是對作品中的句法、表達會令鋼琴語匯更忠于原作的風格。
肖邦的創(chuàng)作與波蘭的生活和波蘭的民間藝術緊密相連,他的作品
無不體現(xiàn)出他的民族精神。他的鋼琴敘事曲是在文學上的敘事詩和聲樂上的敘事曲基礎上發(fā)展而來,體現(xiàn)出了波蘭民間音樂的即興、變奏特征,而且也把波蘭民間音樂的元素引入到樂曲主題中。
肖邦作品中的波蘭舞曲、瑪祖卡等等都來源于波蘭的民間舞蹈。在《敘事曲》充滿回憶的段落里,音樂元素中充滿著波蘭民間音樂的因素,演奏者了解波蘭的民間舞蹈對把握肖邦作品中的民族風格非常有益。
影視藝術產(chǎn)生于音樂藝術之后,但發(fā)展迅速。電影中的音樂,帶給人的感受往往更刺激、更直觀。
關于《g小調(diào)第一敘事曲》,不得不說的是,除了電影《一曲難忘》肖邦傳之外,著名的奧斯卡獲獎影片《鋼琴家》是與其產(chǎn)生藝術通感的最佳選擇。
《鋼琴家》( THE PIANIST) 所講述的故事大背景與肖邦《g小調(diào)第一敘事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非常接近。它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波蘭猶太人飽受德國納粹摧殘迫害的故事,這是根據(jù)波蘭猶太作曲家和鋼琴家瓦拉迪斯勞?席皮爾曼 ( Wladyslaw Szpilman) 的自傳回憶錄《城墟》 ( Death of a City) 改編的電影。這部電影出現(xiàn)了大量的肖邦鋼琴音樂,肖邦作為波蘭最偉大的愛國主義作曲家、鋼琴家,他的音樂多次出現(xiàn)在這部電影里的意義是非常深刻的。
影片最打動人的是鋼琴家被德國軍官發(fā)現(xiàn)時,在饑寒交迫和死亡威脅之下彈奏的肖邦《g小調(diào)第一敘事曲》。這幾乎成為了這部電影的“點題之曲”。這部電影與作品的藝術通感將作品還原到了一個殘忍的戰(zhàn)爭年代,帶著對人性的拷問,用極高的藝術審美詮釋了這一樂曲。這無疑是對該作品最好的共情。能夠避免演奏者只關注技巧的狹隘視角,更深地挖掘音樂內(nèi)涵,升華作品的音樂主題。
鋼琴演奏還可以與話劇藝術、繪畫藝術、戲曲藝術等諸多藝術形式產(chǎn)生藝術通感。本文是以肖邦《g小調(diào)第一敘事曲》為例子,因此,在這里不再贅述。無論是哪一種藝術通感的方式,都要求演奏者和教學者拓寬視野,擁有更高的文學藝術修養(yǎng)和更積極捕獲相關知識的態(tài)度。
在鋼琴演奏和教學中應用藝術通感,能夠幫助演奏者更深刻地挖掘音樂內(nèi)涵,帶來更豐富的感性認識,升華音樂形象。演奏者帶著多層次的審美感受來演奏作品,能夠?qū)⒆髌费葑嗟酶由羁?、豐滿,是鋼琴演奏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藝術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