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思 哈爾濱商業(yè)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誕生,智能手機和電腦普遍出現(xiàn),同時人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宅"文化的逐漸盛行,外賣成了一種文化,也成了一個巨大的商機,使網(wǎng)上訂餐成為當今大學生生活的一部分。
我們觀察到高校大學生訂外賣情況與日俱增,本項目是從“訂外賣”現(xiàn)象引起我們小組對大學生飲食消費情況的思考,針對于此,我們對當代大學生的飲食消費情況做出調查研究。本次調查以哈爾濱市部分高校為例,通過采用抽樣調查的方式,全面了解大學生的外賣消費情況,分析其影響因素以及大學生網(wǎng)上訂餐消費的影響和消費態(tài)度,并就如何改善外賣餐飲和學校食堂服務質量等方面提出相關建議和對策,引導大學生合理分配消費金額,健康飲食,樹立正確的消費態(tài)度和消費行為。
(一)對于大學生用餐選擇的參與動機研究。通過問卷、隨機訪談以及圖表的方法,通過對哈爾濱商業(yè)大學及其他周邊高校的大學生用餐選擇情況現(xiàn)狀的調查入手,深入分析當代大學生選擇的深層次動機,并以理性選擇理論為工具探討影響動機的客觀因素。
(二)特定背景下的大學生用餐選擇的行動邏輯研究。根據(jù)問卷資料和訪談資料,運用Excel表格統(tǒng)計分析工具,考察不同背景下的大學生如何選擇,深刻剖析影響大學生選擇的客觀因素,以及這些因素是如何影響大學生的選擇。
(三)以定量研究為主,輔之以定性研究。本次研究擬對本市7所高校的研究生和本科在校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法收集資料,在結合定量研究方法的基礎上,運用質性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大學生選擇的原因。先根據(jù)訪談結果設定假設,設計問卷初稿,小范圍地進行探索性研究。再根據(jù)問卷回收結果對問卷進行修改完善定稿。
哈爾濱商業(yè)大學:發(fā)放人數(shù)900人,實際回收795人,回收率88.3%。
每月生活費在1000-1500元的占57.86%,餐飲消費在600-1500元的占其中72.33%。64.78%同學會選擇食堂就餐,對于外賣的來源,74.21%不太了解,79.25%因為待在寢室不愿意出門才選擇的外賣,而選擇食堂的原因比較大眾化,77.36%的同學希望增加菜式、種類,61.01%的同學建議減少價格保持衛(wèi)生,68.55%的人會在周末的時候選擇外賣,只有25.79%的人認為外賣的價格更加便宜。
1.黑龍江大學:發(fā)放人數(shù)750人,實際收回695人,回收率92.7%。
每月生活費在1000-1500元的占53.67%左右,餐飲消費在600-1500占其中的48.5%。在校58.7%的學生在食堂就餐,60.9%的人對外賣的來源不是很了解,之所以選擇外賣是因為待在寢室不愿意出門且在考試復習期間為了趕時間不在食堂排隊,47%學生建議食堂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菜式、或者種類以及55%覺得減少學生排隊的時間,其對外賣的選擇標準也比較大眾化,口感、性價比、送餐時間速度和衛(wèi)生條件,對于他們選擇就餐方式最重要的是時間是否充足。
2.黑龍江外國語學院:發(fā)放人數(shù)420人,實際回收360人,回收率85.7%。
每月生活費在1000-1500人數(shù)占61.11%,餐飲消費在600以下的占其中55.56%。72.22%的人傾向于食堂就餐,因而對于外賣也不是太了解,當食堂高峰期時則會選擇外賣,在食堂就餐時對于飯菜質量也很滿意,價格也很合理,72.22%的人希望食堂可以增加菜式和種類,44.44%周末待在寢室不愿出門時就會選擇外賣,61.11%在校學生也很認可外賣的口感,但是對于其性價比和是否能送到寢室還不是很滿意,決定他們選擇就餐方式的主要因素就是時間問題。
3.哈爾濱理工大學:發(fā)放人數(shù)600人,實際收回548人,回收率91.3%。
每月生活費在1500-2000元的占59.45%,餐飲消費在600-1500元的占其中72.73%。一般更傾向于食堂就餐,45.45%得人對外賣十分了解,66.3%的人認為周末或者不愿意出門時才會選擇外賣,48.18%覺得是因為外賣味道好。因此20.2%的人因為食堂就餐更加方便快捷才會選擇食堂,77.55%的同學建議食堂可以增加些菜式、種類以及減少學生排隊的時間,最后56.73%覺得時間才是選擇就餐方式的關鍵。
4.哈爾濱師范大學:發(fā)放人數(shù)530人,實際收回500人,回收率94.3%。
每月生活費在1000-1500的占半46.2%,餐飲消費在600-1500元的占其中64.4%。在校62%的學生在食堂就餐,對外賣的來源不是很了解,之所以選擇外賣是因為待在寢室不愿意出門且在考試復習期間為了趕時間不在食堂排隊,56%學生建議食堂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菜式、或者種類以及54%覺得減少學生排隊的時間,其對外賣的選擇標準也比較大眾化,口感、性價比、送餐時間速度和衛(wèi)生條件,對于他們選擇就餐方式最重要的是時間和是否想出門。
5.哈爾濱華德學院:發(fā)放人數(shù)390人,實際收回330人,回收率84.6%。
每月生活費在1500-2000元的占63.64%,餐飲消費600-1500元的占72.73%一般更傾向于食堂就餐,45.45%的人對外賣食品十分了解,54.55%的人認為周末或者不愿意出門時才會選擇外賣,只有18.18%覺得是因為外賣味道好,因此54.55%的人因為食堂就餐更加方便快捷才會選擇食堂,54.55%的同學建議食堂可以增加些菜式、種類以及減少學生排隊的時間,最后72.73%覺得時間才是選擇就餐方式的關鍵。
6.對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的數(shù)據(jù)分析
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發(fā)放人數(shù)460人,實際收回420人,回收率91.3%。
生活費在1000-1500元的占52.38%,餐飲消費在600-1500元的占其中95.24%,95.24%的人更傾向于食堂就餐,85.71%的人并不了解外賣,61.9%的同學認為選擇外賣是因為待在寢室不愿意出門,只有14.29%覺得食堂飯菜不合胃口,76.19%認為食堂更加衛(wèi)生,半數(shù)希望食堂可以增加些菜式和種類以及希望可以減少學生的排隊時間,76.19%會在周末選擇外賣,影響就餐方式主要是不想出門。
當代大學生大多數(shù)屬于獨生子女,也因各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不平衡,家庭經(jīng)濟狀況不同,所以,當代大學生的飲食消費情況也發(fā)生明顯的變化。根據(jù)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大學生就餐方式更多的傾向于訂外賣,相對而言在食堂就餐的人數(shù)也占一大部分。那么當代大學生飲食消費行為轉變的具體原因有哪些?
1.食堂的飯菜不合胃口,而且時間一長在食堂就吃膩了,相對而言外賣味道就比較可口。食堂飯菜的性價比低而且分量不足,外賣有時還有折扣,可能會比食堂便宜且分量足。
2.訂外賣比較節(jié)省時間,如果在食堂就餐的話,一到下課時間大家都蜂擁而至,不僅需要的排隊時間長,而且沒有座位。
3.外賣種類繁多,可以滿足我們很多需求,例如甜品和冷飲(很多食堂無法提供的),這一需求可以改善大學生的伙食,提高生活質量。
4.惰性因素,特別是在哈爾濱這樣寒冷的氣候中,一旦待在寢室就不愿意出門,訂外賣就顯得省事了。
5.在一定的特殊時期(例如周末和考試復習期間)訂外賣省時省力。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普遍缺乏科學的營養(yǎng)健康知識和合理的消費觀念。廣泛存在著飲食消費不合理的情況。雖然訂外賣這一現(xiàn)象很多,但是它的危害且被人置若罔聞,外賣商家的店鋪環(huán)境很多都不干凈,而且一些商家都沒有取得營業(yè)許可證,所以外賣的衛(wèi)生情況并不是十分樂觀。之后吃完被丟棄的外賣餐盒又會產(chǎn)生白色污染,危害生態(tài)環(huán)境。訂外賣這一現(xiàn)象符合現(xiàn)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但是不良后果也反饋在每一個用戶身上,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理性的選擇適合我們的就餐方式,學習一些健康知識,建立合理的飲食消費觀。
外賣要流入大學,一定和學校的監(jiān)管有關。為了當代大學生的飲食健康和營養(yǎng)搭配,學校應該嚴格控制外賣流量,雖然不能阻止學生訂外賣,但是可以控制外賣流入學校的時間。通過這種方式,讓外賣送餐時間和食堂就餐時間分開,客觀上引導大學生在午餐和晚餐時間多在食堂就餐。這樣就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大學生的飲食健康和作息時間。
食堂最大的對手是外賣,所以要解決外賣問題,食堂必須做出一定的措施。通過分析調查問卷,食堂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改善:第一,食堂應該經(jīng)常更新可口又營養(yǎng)的菜品,并適當增加飯菜的分量,讓學生不會覺得已經(jīng)把食堂吃膩了或者吃不飽而不選擇食堂就餐。第二,食堂窗口應該增加打飯的效率,減少排隊時間。大學生們喜歡快節(jié)奏,那么食堂應該適應這樣的快節(jié)奏。第三,食堂可以不定時的開展一些活動吸引學生到食堂就餐。例如,給學生準備一些水果、果汁或者糖果。推出學生們點菜滿十元送糖果,滿十二送蘋果,滿十五送果汁的活動政策,吸引學生選擇食堂就餐,增加學生對食堂的認可度,拉近食堂和大學生的距離。
通過這次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大學生飲食習慣和作息時間很不規(guī)律,并且大部分有學生不是很注意自己的飲食健康,長期食用不健康的油膩的食品,導致營養(yǎng)攝入不均衡。一旦營養(yǎng)攝入不均衡,就容易貧血、消瘦,皮下脂肪萎縮,頭發(fā)干燥,體弱乏力,色素沉著等癥狀,對大學生的日常生活是十分有影響的,不僅導致學習效率低,還會造成惡性循環(huán)。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外賣怪圈”現(xiàn)象,需要讓大學生對自己的作息時間好好規(guī)劃,把飲食健康的重要性放心上。
各個地區(qū)的食品工商局應該嚴格監(jiān)管第三方網(wǎng)絡交易平臺的外賣商家。對存在審查不嚴、虛假宣傳、偽造信用評價等問題,責令平臺自查自糾,對于虛構交易問題,建立黑名單制度屏蔽職業(yè)代刷用戶。只有上下其手才能解決當代大學生外賣怪圈現(xiàn)象,保證大學生飲食健康,幫助其改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