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世前交了12萬黨費
他19歲入黨,20歲入伍,投身革命70多年來,多少次戰(zhàn)斗身負重傷始終初心不改;他一套軍裝穿30年,一套家具用近40年,就連50年代的牙缸、飯盒都不舍得扔;他75年的黨齡、94歲的高齡,去世前向黨組織交了12萬元的特殊黨費。
周智夫,江蘇睢寧人,1924年兒月出生,1943年9月入黨并參加革命,1944年9月入伍,1982年3月離休。曾經歷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先后參加江蘇睢寧縣高作鎮(zhèn)、安徽靈璧縣后馬家等10余次戰(zhàn)斗,因戰(zhàn)負傷被評定為三等甲級傷殘軍人。1955年被授予解放獎章、獨立自由獎章,1988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勛榮譽章,2015年獲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2018年3月28日,因肺功能衰竭去世,享年94歲。
病床上的愿望:“我要交黨費”
北京衛(wèi)戍區(qū)某干休所周智夫的家里,至今仍用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立柜、木床和折疊飯桌,簡單的家具和陳設,默默講述著這家主人的樸素勤儉。而就是這樣一位九句老人,在人生走向歸途的時候,一次性向黨組織交納了12萬元黨費。
晚年的周智夫百病纏身,胃下垂、冠心病、雙耳聽力下降,加上身患骨質疏松,站立稍久、走路略急、用力微猛就會骨折,2016年以來,一年中有七八個月只能躺在床上靜養(yǎng)治療。
“我要交黨費?!比ツ?月的一天,周智夫把一直照顧自己飲食起居的二女兒周衛(wèi)平叫到病床邊。女兒很詫異,“爸,您不是一直在交嗎”?
“我想交一次特別的黨費。我下輩子還要做黨的人。我時間不多了,也做不了什么事,只能交點黨費?!崩习閮簥涫缯渲С种苤欠虻臎Q定,她知道,他這個念頭由來已久。
1924年,周智夫出生在蘇北革命老區(qū),年輕時目睹了日本鬼子燒殺搶掠的悲慘景象,也見證了新四軍浴血奮戰(zhàn)打鬼子的英勇壯舉。
1943年,年僅19歲的他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并在第二年參軍走上了革命道路。一次戰(zhàn)斗中,身為連隊指導員的周智夫被敵人的子彈打中左肩窩、貫通右肺,戰(zhàn)友們一邊與敵人殊死戰(zhàn)斗,一邊用擔架抬著他轉移,先后7次輾轉治療。在極端簡陋的醫(yī)療條件下,他幸運地撿回一條命,但右側第六根肋骨被摘除,右肺葉切除近三分之二,落下三級甲等傷殘。
“他總是念叨,當時戰(zhàn)爭環(huán)境那么惡劣,黨和隊友沒有丟下他。他這條命是黨給的,沒有黨就沒有我們這一家子。”婁淑珍說。不忘初心,報答黨的救命之恩,是周智夫交納大額黨費的初衷。
最后一次上黨課:“我特地留下來向你請假”
走進周智夫的臥室里,映入眼簾的是窗臺上的書籍、報紙,兩個發(fā)黃的本子上記滿了學習筆記,旁邊還有一個放大鏡?!胺糯箸R、助聽器、筆記本,是老周學習的‘三件寶?!眾涫缯湔f,為了聽廣播、上課學習,一向節(jié)儉的老周專門花一萬多塊錢配了助聽器。
每次干休所的通播系統(tǒng)一響,他總會示意家人安靜下來,把手攏在耳邊凝神細聽,生怕漏一個字。在周智夫的心中,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就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
周衛(wèi)平還記得,上世紀六十年代末,父親作為第二炮兵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代表到北京開會,受到了毛主席的親切接見?!袄习傩涨描尨蚬?,我站在人群里,看見父親戴著大紅花?!备赣H回到云南時的情景,讓周衛(wèi)平印象深刻。
活到老、學到老。這幾年,周智夫身上的病痛并沒有阻擋他學習的熱忱?!拔译m走不動了,但還是想去聽聽黨的聲音,受受黨的教育。”凡是所里集中理論學習,他一次不落,勾著腰、拄著拐杖,有時讓家人推輪椅送他到學習室,從不遲到。
2016年5月的一天.“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課輔導在干休所舉行,上完課所有人都回去了,政委姜東軍發(fā)現(xiàn),坐在第一排的周智夫還沒離開,便上去問他:“周老,已經下課了,您為什么還不回去?”
周智夫說話已經有些吃力:“姜政委,我感覺身體越來越支撐不住了,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上黨課,今天特地留下來向你請假。”那一刻,姜東軍被這位老黨員的至純黨性深深感動。
無情苛刻的父親:恪守“三多三少”原則
多為組織著想、多替組織分憂、多給組織添彩,少向組織提要求、少對組織講條件、少給組織添麻煩。這個“三多三少”原則,是周智夫給自己定下的規(guī)矩。
周智夫對自己嚴,對家人也很“摳門兒”,甚至有些讓人覺得無情。
上世紀七十年代,周智夫調任北京,任第七機械工業(yè)部第七院軍管會副主任。這個時期,幾個子女正值就業(yè)的年紀。身居要職的他卻沒有因為子女跟別人打過一聲招呼。婁淑珍記得,二兒子周衛(wèi)民從部隊轉業(yè)本可以回到北京,老周也不愿意叫他回來。甚至在周衛(wèi)平心中,父親也有一點“無能”和窩囊:“我們姊妹5個,都沒有沾過父親的光?!?/p>
2012年暑假,周智夫的大孫女帶著孩子來北京看望他,期間孩子發(fā)燒急需到醫(yī)院。孫女請爺爺要公車送被回絕,便私自以爺爺?shù)拿x向所里要了車。周智夫知道后嚴厲地批評:“我們家從沒因私事用過公車,你這樣做壞了規(guī)矩,以后不能這樣子,否則就別來了?!?/p>
但孩子眼中無能的父親,在外人眼里卻是大公無私,他多次將本已分配給他的住房讓給急需的同事,就在離休進了干休所時,他還主動選擇了別人挑剩的一套。
(《北京日報》2018.4.25.《新京報》2018.4.2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