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鑫
摘 要:混凝土是當前建筑施工中常見的一種施工材料,作為直接影響建筑施工質量的一種施工技術,混凝土施工技術的使用以及管理對工程的正常進行有著很大的影響。當前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城市建筑施工不斷推進,土建市場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為了提升建筑的質量和居住安全性,當前施工中對混凝土施工質量要求不斷提升。本文針對土建施工建設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了研究,從施工材料的質量控制、材料處理以及施工手段等多個方面介紹了如何提升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實際效果。
關鍵詞:混凝土;施工技術;土建工程
1 引言
在當前的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有效推動了建筑施工質量的提升,豐富了建筑設計。在土建工程的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有其特殊的特征,因此在實際的施工中施工人員應當根據(jù)施工技術的使用需求和工程的建設需求來正確制定施工規(guī)劃,強化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使用和發(fā)展,提升建筑施工質量。
2 混凝土材料質量在施工中的控制標準
2.1 水質量標準
在建筑施工中,為了保證混凝土的質量,一般技術人員在開始攪拌之前會對水質量進行檢測。一般規(guī)定在攪拌過程中禁止使用污水、廢水或是含有多種雜質的水源,避免造成混凝土攪拌質量受到嚴重的影響。同時,針對部分沿海城市的建筑施工,其在鋼筋混凝土調節(jié)的過程中要避免使用海水,避免在建筑的使用中造成鋼筋的銹蝕問題,影響建筑結構。
2.2 水泥的控制
在混凝土施工中最為重要的材料就是水泥,其對于施工過程來講是不可缺少的,在材料的選擇上,技術人員應當根據(jù)工程標準以及建設需求來選擇合適標號的水泥,選擇合適的型號可以保證水泥質量、性質以及價格滿足實際需求,并降低工程的支出,提升建設過程的實際收益。在這個過程中應當避免的就是過分看重經(jīng)濟利益忽視水泥質量的行為,管理人員要按照水泥基施工質量和標準進行分析,從而嚴格控制水泥質量,確保工程建設的高質量完成。
2.3 骨料質量控制標準
除了水泥之外,在混凝土施工建設中骨料也是重要的施工原材料。在骨料的選擇和設計過程中為了保證建筑質量一般將建筑面積和骨料使用量按照1:1.5比例進行使用。在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會按照質量標準以及骨料的性質來對建筑結構進行強化,以便于提升骨料的使用效果。
2.4 細節(jié)問題的分析
完成對材料的選擇之后,施工管理人員還要就混凝土材料的運輸?shù)冗^程細節(jié)進行計劃和管理。當前施工現(xiàn)場規(guī)模不斷增大,現(xiàn)場進行材料處理是不現(xiàn)實的,因此一般會將材料通過處理之后再運輸至施工現(xiàn)場之中。為了避免運輸中造成混凝土材料質量的破壞,技術人員在運輸過程中要注意管理。混凝土材料運輸中會受到運輸時間以及運輸溫度的影響,在運輸中管理人員要盡量減少運輸時間,保證運輸速度以及運輸中對材料溫度的保護,保證材料的質量。
3 混凝土材料的處理技術
在施工之前,技術人員要對混凝土進行植制備,將水泥和其他施工原材料按照一定的配比進行攪拌和混合,使其滿足后續(xù)的施工需求。在進行攪拌等處理之前,施工管理人員要對水泥材料的質量以及生產(chǎn)時間等進行檢查,保證滿足使用的需求。并針對水泥的穩(wěn)定性和強度等因素進行檢測,保證其滿足國家建設需求和工程質量需求。
3.1 配合比
在實際施工之中技術人員要根據(jù)水泥和砂石等的性能來設計合適的混凝土混合比,之后通過檢驗手段完成對混凝土的配置和實驗,實驗手段可以保證混凝土材料的強度以及性能等滿足施工需求。在實際施工中應當避免出現(xiàn)的一種問題是施工中不借助科學手段進行設計,依賴于施工經(jīng)驗完成混凝土的配置,這種問題的出現(xiàn)會嚴重影響實際施工效果,甚至造成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在混凝土生產(chǎn)的過程中,砂石含水量會使得配比出現(xiàn)偏差,設計中要多加注意。
3.2 攪拌
完成混凝土的配比之后,施工人員要開始對混凝土材料進行攪拌。一般攪拌過程會使用機械設備來提升均勻度和攪拌效率,在這個過程中技術人員要根據(jù)材料的使用量來選擇合適的攪拌設備,并按照施工需求制定完善的攪拌工作制度,保證混凝土攪拌、運輸、使用等多個過程的順利進行。在攪拌中,技術人員要通過計算來確定一次攪拌所要使用的原料量,并按照這個量進行攪拌,縮短攪拌時間,提升攪拌工作的進行效率。
4 混凝土施工技術
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土建施工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建筑施工質量。混凝土施工技術包括對材料的選擇以及配比攪拌等處理工作,其進行細節(jié)較為復雜,進行難度較高,在未來的施工過程中加強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研究,優(yōu)化混凝土施工質量是必要的。
4.1 澆筑過程
當前混凝土澆筑工作一般要使用模具來確定結構和形狀,因此在施工之前技術人員要對模具的大小以及尺寸等因素進行確認檢查,保證其滿足澆筑和施工需求。針對施工中使用的預埋件的數(shù)量以及厚度等進行嚴格檢查可以避免施工問題的出現(xiàn)。對于模板的孔洞和孔隙要進行填堵;在地基或者是基土之上進行混凝土的澆筑時,一定要注意將淤泥以及其它雜物清理干凈,并且設置相應的防水、排水的措施。對于還沒風化的巖石土,應當用水進行清洗,并且要注意不能在它的表面上留下積水。在混凝土的澆筑過程中,應當遵循由低到高的分層澆筑順序,每一層的澆筑厚度應該根據(jù)結構配筋、搗實方法等情況進行相應的判定。
4.2 施工縫
由于人力的限制、環(huán)境因素以及技術上的不足等原因,導致混凝土在澆筑的過程中不能連續(xù)地進行施工,并且間歇的時間又超出了混凝土的凝結時間,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應該留置施工縫。而施工縫的留置位置在進行澆筑之前按照施工技術的方案以及設計的要求進行確定。因為在留縫處的混凝土結合力要相對其它位置低,屬于結構中較為薄弱的部分,所以,施工縫盡量選擇承受剪力較小且方便施工的位置。
4.3 搗實
搗實就是入模混凝土成型及密實的重要過程,通過這一階段的施工來確?;炷恋慕Y構構件能夠形成準確的外形,并且保證其強度以及其它的性能指標也能滿足設計所需的要求?;炷猎谶M行入模之后必須及時進行振搗,進而使入?;炷聊軌虺錆M到模板的所有空間,將氣泡排出,這樣就能確?;炷恋臄嚢栉锬軌虻玫匠浞值拿軐?,并且具有良好的均勻性。振搗的方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機械振搗,另一種是人工振搗。人工振搗就是運用插釬或是搗滾等工具進行夯、插等作業(yè),進而達到使混凝土成型的目的。通常只在小范圍施工或缺少設備的情況下使用。而機械振搗能夠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強度,提高作業(yè)效率,所以在施工過程中應盡量使用機械振搗。
4.4 養(yǎng)護
對混凝土的早期養(yǎng)護是需要在外側膜進行適當?shù)牟鸪幚?,對混凝土采用全方位的養(yǎng)護處理,防止晝夜溫差過大,溫度日曬程度過高,造成硬化破壞的問題。這嚴重地影響實際的穩(wěn)定性和耐久性作用,養(yǎng)護的實際實踐一般在 14 個小時以上,正常是施工后 48 小時候可以對混凝土的側面進行拆除處理。可以采用塑料薄膜急性覆蓋處理,不適用草墊子,其容易造成黃色污染的問題。因此,需要控制實際養(yǎng)護的時間至少在15個小時以上,按照常溫條件對混凝土進行全濕處理,經(jīng)過常規(guī)養(yǎng)護后 20 天以上,方可以保證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外觀完整。
5 結語
在土建施工建設中,加強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重視,研究分析土建施工建設的多角度問題,從混凝土技術中分析實際的研究方面,促進混凝土技術的發(fā)展有效性,提高實際的施工方法,推進土建混凝土技術的發(fā)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 孫衛(wèi)華.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J].江西建材,2012(1):120.
[2] 汪惠軍,駱勇忠,王鐵林.試論建筑工程施工中現(xiàn)場混凝土的控制技術[J].經(jīng)營管理者,2011(8):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