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惠蘭 李美潤
摘 要 和諧師生關系,不僅是推進素質教育和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學校的具體體現和要求。教師應該尊重、關愛每一位學生,并且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進及合理運用和自我的不斷完善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教育效果的不斷提高。
關鍵詞 和諧;尊重;信任;關愛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5-0068-01
一、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是新教育的必然趨勢
師生關系是社會關系體系中一個多因素的關系體系,既反映了社會經濟、政治、道德關系,又包含了為達到教育目標,完成教學任務的教與學的關系,也有情感行為的心理關系等。師生之間和諧的關系、融洽的情感,不僅能保證思想品德教學的順利進行,同時也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否則,即使教師有豐富的知識,講課非常的精彩,也很難把學生學習的潛力發(fā)掘出來,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師生關系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就需要我們在教育教學工作方式、方法上多下功夫,努力營造一種和諧氛圍,建立融洽的師生感情。
從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現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為本”,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能力和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教育的過程是雙方互動、共同促進和提高的過程。師生關系作為學校環(huán)境中最重要的人際關系貫穿整個教育教學過程,這一關系處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教育教學的效果、學校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關系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發(fā)展。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如果師生關系處于一種平等、信任、理解的狀態(tài),那么它所營造的和諧、愉悅的教育氛圍必然會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從學生的發(fā)展角度看,擁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識是事業(yè)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優(yōu)化師生關系可以為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與綜合素質的提高打下基礎。所以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是時代發(fā)展、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
二、新型師生關系構建的理念
新型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動中是民主的、在相處的氛圍上是和諧的。它的核心是師生心理相容,心靈的互相接納,形成師生至愛的、真摯的情感關系。它的宗旨是本著學生自主性精神,使他們的人格得到充分發(fā)展。它應該體現在:一方面,學生在與教師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發(fā)展自己,獲得成就感與生命價值的體驗,獲得人際關系的積極實踐,逐步完成自由個性和健康人格的確立;另一方面,教師通過教育教學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嚴,感受到心靈成長的愉悅。
三、和諧的師生關系的重要意義
師生關系的和諧是教學改革中的重要問題,涉及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 改善關系,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成為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師生關系是教學的關鍵,而和諧的師生關系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師生和諧關系是指師生之間的民主、平等關系。建立了這種關系,能很好地促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實現了教學相長。為培養(yǎng)素質全面的人才和造就開放性教學的人際關系奠定了基礎。
師生關系的和諧是影響學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學生在其成長過程中,會有許多過失甚至錯誤,老師教育是否得當,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思想進步和學業(yè)進步。作為老師,我們深深體會到:在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要把握一個“度”。理解、尊重學生發(fā)展中的獨特個性及其自由、創(chuàng)造和選擇,從而真正促進學生個體的發(fā)展。
四、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幾點體會
(1)要熱愛學生。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孩子的心不應是真理的倉庫。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惡習就是冷漠,缺乏熱情。兒時的內心冷苦冰霜,來日必成凡夫俗子。”“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魂。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正確對待、寬容學生所犯的錯誤,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學生。所以我說,愛學生很難,但確實很重要。
(2)給學生以尊重。法國作家拉封丹有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試,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發(fā)威,行人為了抵御北風侵襲,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拂,頓時,行人覺得春暖衣厚,始則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尊重比熱愛更為重要。因為給學生以尊重學生才能感受師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們認為失去自尊他們就會失去向上的動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導致消沉。反之,他們就會獲得向上的動力源泉。我們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意愿、隱私權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學生,賞識學生。
(3)要熱愛、了解學生,對學生要有研究。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講的“盡可能深入的了解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這是教師和校長的首條金科玉律”?!安焕斫夂⒆拥膬刃氖澜?,便沒有教育文明”,只有了解學生的社會、家庭背景、個性差異、興趣愛好、心理變化、發(fā)展特點,我們才有與學生相處的基礎。
(4)讓學生當主人。知識最終要靠學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終要學生自己去做。這就決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應該讓學生主動參與實踐,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全面展示。班級采用多套班干部輪流制,讓更多的學生參與民主管理,獲得了學生的好評,并收到良好的效果,避免了師生間被動的關系。
總之,重學生是前提;了解學生是基礎;信任學生是保證;關愛學生是一切。深刻的意義上是師生間思想交流、情感溝通、人格碰撞的社會互動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師生共同滿足教學需要、協(xié)同教學活動、實現教學目標的基礎和保證。古今中外,教育家們都十分重視師生關系,并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給予高度的評價。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形成“無拘無束”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高昂的學習情緒,挖掘學生創(chuàng)造潛能的直接因素,它不僅會引起學生對教師的尊重和信任,而且還會使學生把對教師的愛遷移到教師所講授的學科上來。正如古人所云:“親其師,信其道?!敝挥性诹己玫膸熒P系下才能進行正常的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