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惠之
17年前,一位老人彌留之際將癱瘓兒子托付給護工。為履行好囑托,護工承擔(dān)起親人義務(wù),悉心照顧無法自理癱兒,并在幾年后把他接到自己家中。十多年里,她似姐姐照顧“親弟弟”一般,被方圓百里鄉(xiāng)親譽為“最美護工”。她名叫張根寶。17年來,她用善良書寫生命感動,用愛奏響一曲無私奉獻贊歌!
2017年10月2日清晨,一位年近七旬老太,健步推著輪椅上比她小9歲的“弟弟”,在河邊兜風(fēng)享受新鮮空氣。這是浙江嘉興王店鎮(zhèn)梅溪新村幾乎天天可以看到的溫馨畫面。其實兩人非親非故,卻已朝夕相伴18年……
時間追溯至2000年,張根寶一家養(yǎng)魚失敗,從老家湖州南潯遷到嘉興秀洲區(qū)王店鎮(zhèn)謀生,并在梅溪街租個小房住下來。一時沒找到合適工作,經(jīng)人介紹,張根寶到李大爺家做護工。李大爺妻子早亡,前兩天不慎摔傷腿腳,躺在床上動彈不得,唯一兒子李增因小兒麻痹癥雙腿癱瘓??粗鴱埜鶎毷帜_勤快,為人熱情,照料他的同時還要照顧輪椅上生活難以自理的兒子,老人非常滿意。一月多后李大爺能下地行走。
然而,天有不測風(fēng)云。一年后,87歲的李大爺重病突發(fā),張根寶跟隨到醫(yī)院日夜陪伴伺候,將李增托付鄰居照顧。硬撐二十多天,彌留之際,李大爺對病床前的張根寶斷斷續(xù)續(xù)地說:“張阿姨……你是好人,我……我有一件事放不下……我那殘疾兒子……我想你能不能留下繼續(xù)照顧他……”李大爺艱難說完,干癟眼眶溢出幾滴渾濁淚水。張根寶連忙安慰大爺。聽到要將癱瘓兒子托付自己,張根寶還是愣住了,不知怎樣回答。
張根寶不是不愿意,是因為比她小9歲的李增雙腿癱瘓,生活無法自理,自己是個女的,服侍起來不方便,張根寶猶豫起來。那一剎那,她看到老人渴求的目光,張根寶心底最柔軟地方被觸動,她想起自己14歲當(dāng)童養(yǎng)媳的艱難歲月,一股同情心油然而生。張根寶鄭重點點頭:“李大爺,您安心走吧,李增我會照顧好,我一定不會讓他挨餓受凍!”張根寶終于答應(yīng),老人目光變得慈祥,擠出最后一絲笑容,安然離開這個世界。
其實,當(dāng)時張根寶在家很難“脫身”,替人當(dāng)護工是出于無奈,主要賺些錢貼補家用。兒子兒媳遠在外地打工,老伴年紀大了,且身體不好,唯一的孫子是智障人,須她照顧。這樣一來,張根寶必須兩頭跑,兩邊兼顧。聽說老太婆要留在李家照料李大爺癱兒時,丈夫一個勁搖頭反對,說給多少錢也不干,日子寧可過得苦些。張根寶卻含淚說:“我已答應(yīng)李大爺,怎么能反悔,做人要講良心,也好讓李大爺九泉之下安息!”張根寶好說歹說,丈夫不情愿中以沉默勉強同意。
這樣,張根寶接手照顧李增任務(wù),每天負責(zé)李增吃喝拉撒。照顧癱瘓病人艱苦可想而知。李增雙腿無法站立,整天坐在輪椅上,每件事都要張根寶操心。而且病人屋里待久了,心情會煩躁。以前李增就常發(fā)脾氣,甚至摔東西,李大爺忍不住也會“罵”幾句,但對兒子十分心疼,嘆息不已。為了讓李增放松心情,天氣晴朗,張根寶會推著輪椅,帶他出去曬太陽看風(fēng)景,最遠時一推就是十多公里。飲食方面也依李增口味做,盡量合李增胃口,這讓他非常感動。
“時間久了,我就把他當(dāng)?shù)艿苷疹??!睆埜鶎氄f,最難的是抱李增上廁所。每隔一天她要抱著李增上廁所排便?!八?30多斤,但人沒‘筋骨’,抱起來特別重?!背@鄣脻M頭大汗。張根寶咬咬牙,克服心理障礙,畢竟自己是女的,剛開始抱著個大男人上廁所很別扭。眼下為照顧李增,張根寶顧不得這些。
盡管辛勞,張根寶從沒吭一聲。她說她不容易,李增生活更不容易。當(dāng)年,李增靠著父母留下的積蓄,每月支付給張根寶護理工資150元。很多人勸她犯不著,這150元什么地方掙不到。張根寶說她也曾動過心,想等到合適人手再離開。她讓會寫字的李增記賬,一月給多少錢,伙食費用掉多少,一項項寫清楚。免得別人說閑話。但是,不管最初每月150元工資,還是后來450元工資,都根本沒人愿意上門照料“癱子”。此時,將李增托給不熟悉的人照顧,張根寶也放心不下。因為李增生活不能自理,又沒有社保,就靠父母一點積蓄生活?!拔掖饝?yīng)了李大爺,就要把他殘疾的兒子照顧好?!?/p>
然而,張根寶悉心照顧李增卻招來閑言碎語。不知情的人說她照看李增為了圖李大爺留下的房子,否則世上哪有這多情多義的人?話傳到張根寶耳朵,她被弄得有些哭笑不得,但不去找人理論,不作任何解釋,她深知自己的行為是為履行一個老人的囑托,憑著一顆無私的心把李增照顧好。而當(dāng)李增聽聞傳言,氣得臉色發(fā)青。一次吃中飯,他漲紅臉感激地對張根寶說:“姐,你無私照顧我,細心又辛苦,有人竟這樣胡說八道,讓你受委屈了,我一定向大伙澄清事實!”張根寶笑笑:“何必呢,別理它,嘴長在別人身上愛怎么說就怎么說?!崩钤鲭y過地埋下頭。
常常這邊幫完李增,張根寶還要急匆匆趕往海鹽,照顧智障孫子。有時,她會讓老伴搭手幫一下,但老伴有病身體虛弱。無奈,張根寶只得求助鄰居和親戚幫忙。再忙再累,張根寶不曾叫過苦,她說唯一祈盼就是李增能平安,這樣自己對李大爺?shù)某兄Z就不會落空。但厄運卻再次降臨李增身上。2006年8月,李增突然昏倒,送往醫(yī)院被查出患有糖尿病,并伴有嚴重并發(fā)癥。醫(yī)院里,李增昏迷9天9夜,張根寶陪了9天9夜,一步不敢離開。說起當(dāng)時情景,李增不由得哽咽。醫(yī)生護士都以為張根寶是李增親姐姐,當(dāng)他們從李增那里知曉是個曾經(jīng)照顧他爸的護工時,驚得目瞪口呆!
李增說,張根寶對他的好難以言表,像親人一樣照顧他。出院后,李增需要注射胰島素,早上空腹打一次,晚上飯前打一次。但他身邊沒別的親人,唯一依靠的就是張根寶。于是,張根寶這大字不識一個的農(nóng)村婦女,在醫(yī)院硬是跟著護士學(xué)會換針頭,學(xué)會打胰島素??粗鴱埜鶎毐渴直磕_給自己打針,李增雙眼噙滿熱淚,說:“姐,真是辛苦您了……”而張根寶覺得,“弟弟不管遇到什么困難,我總是幫到底。有多少力量和本領(lǐng),要全部使出來幫他?!贬t(yī)生難以置信,張根寶這樣的農(nóng)村老太竟學(xué)會了打針,而且不久就顯得很熟練。
由于糖尿病人不能過多攝入糖分,張根寶在李增飲食上很注意。她準備了很多含糖量相對少的麥粉給李增做早點,一瓶瓶裝好,吃掉一瓶再換一瓶。最麻煩的是,李增出現(xiàn)了許多并發(fā)癥,導(dǎo)致有時大小便失禁,但張根寶沒說過一句埋怨話,默默替他收拾。李增得了糖尿病,每天打胰島素,張根寶更是一步都走不開,甚至過年到自己親戚家吃年酒也帶著李增。無微不至照顧,李增看在眼里,感恩在心頭。“這么多年她一直對我好,雖然我癱瘓了,從來沒嫌棄過我,這讓我非常感動?!闭f起像親人一樣照顧自己的大姐,李增眼睛又紅了。
最讓李增感激的是南潯之行。2009年8月,張根寶要到南潯老家辦事,思前想后,決定帶著李增一起。張根寶拽著130多斤的李增上車,抱他下車,先后換了五輛車才到達南潯老家,兩人都被汗水濕透,張根寶更是累得直不起腰。事后,鄰居們無不驚訝,大家佩服張根寶哪來這么大力氣。張根寶笑笑,這也是逼出來的。隨著年齡增加,張根寶這種擔(dān)心越來越強烈,于是,她與李增做了個約定:如果有天自己身體實在扛不住,會把李增送進敬老院。
護工是個辛苦工作,說白了就是做全面生活護理照料,了解患者情況,為其穿衣洗澡、擦身捶背、端水喂飯、打針服藥、處理大小便……那是什么力量讓一位農(nóng)村婦人如此堅持不懈,以親人名義,6000多日日夜夜悉心照顧毫不相關(guān)的“癱子”?是囑托,一份沉甸甸的責(zé)任和滿滿的愛,讓張根寶無怨無悔地堅守和付出?!叭绻f中間沒有動搖,那是假的”,張根寶直言。
雖然張根寶以極大耐心和熱情,用善良、微笑,一直溫暖著李增。然而,她除了要照顧癱瘓的李增,還要照顧體弱的丈夫,尤其患有智障的孫子。孫子已經(jīng)二十幾歲,智力只有五六歲孩子水平,生活上要處處照料,還要有人管住,不然就往外亂跑。一次,老伴中午打瞌睡,一不留神找不到孫子,后來在眾多鄉(xiāng)鄰幫助下,折騰四個多小時才在十多公里外一個橋下破涵洞找到孫子。這件事讓張根寶吃驚不小,也深深自責(zé),為此,她只得更繁忙地兩頭奔波。
陀螺一樣的旋轉(zhuǎn)讓張根寶精疲力竭,一次,她勞累過度暈倒在地,幸被好心人發(fā)現(xiàn)送到醫(yī)院……張根寶自嘆,有好幾次都堅持不下去,想辭工回家,但每次話到嘴邊又咽回去。“這么多年了,感情肯定有,他把我當(dāng)成姐姐,我對他也像親弟弟一樣?!睆埜鶎毧粗c坐輪椅上的李增感慨?!半m然有時挺累,也真的感到絕望,但不管怎么樣,我答應(yīng)了李大爺就要守信。盡管疲憊,但睡過夜力氣又來了。幸虧我身體還好,能照顧得了他?!?/p>
為了方便照料李增,2010年5月,張根寶與老伴商量,拿著老家房子8萬元拆遷費,又向親友借了幾萬元,在梅溪新村買了套一樓房子,她要把李增接到自己家照顧。當(dāng)張根寶把這個消息告訴李增時,坐在輪椅上的他愣了,繼而感恩的淚水“嘩嘩”而下?!敖?,這是真的嗎?太好了,我這個重殘弟弟,有你這樣的姐姐,真是這輩子的福氣啊!”“李增,別說了,這也許是緣分,更何況我答應(yīng)過你爸的,一定要把你照顧好?!睙o聲的淚水模糊了李增雙眼?!敖?,我只有下輩子做牛做馬來報答您!”“不許這樣說!”張根寶連忙讓李增打住。
不僅如此,張根寶還叫回外地打工的兒子兒媳,讓他們回海鹽照料智障兒子,順便在當(dāng)?shù)卣曳莨ぷ?,她則一心一意照顧癱瘓的李增。兒子打電話略帶責(zé)怪:“媽,你真的要和無親無故的癱子在一起,不管親生孫子嗎?”張根寶聽了心頭五味雜陳,雖然難過,但她無怨無悔。
從此,李增成了張根寶家真正的一員。家里有好吃的,張根寶二老讓給李增。一家三口吃飯,張根寶根據(jù)李增輪椅高度,特地讓木工定做一張桌子,給他提供方便。飯桌上,張根寶總將“弟弟”愛吃的菜往他碗里夾。每天清晨,只要天氣好,張根寶服侍好李增,就把他抱上輪椅,到外面散心呼吸新鮮空氣。鄰居見了詫異道:“張嫂,怎么你把他帶回家了?”“是的,是的”。張根寶眼里盈滿柔柔笑意……而她目前每月只拿450元護理費。說起這450元,張根寶顯得不好意思。她說,本來她不打算收了,過去這么多年,李增早已成為他一家人,但李增說自己有政府低保,還有父母一點積蓄,死活要給張根寶幾百元護理費。而張根寶丈夫透露,其實,這點錢老太婆給李增買衣服,買吃的用的,基本都用在李增身上。
“以前不住一起時,我護理完他,回到家還擔(dān)心他一人要喝水拿東西、上廁所怎么辦。現(xiàn)在住一起好多了,他有什么不舒服,我都能及時知道,也更方便照顧。”張根寶說,我家條件不好,當(dāng)?shù)孛裾块T給我們二老也上了低保,生活雖清苦,但我現(xiàn)在唯一期盼的就是李增能平平安安,這樣我對已故李大爺有個交代。為增強李增體能,張根寶特意讓人在他床頭安裝一副吊環(huán),每天她要幫“弟弟”進行一小時康復(fù)訓(xùn)練。“一、二、三……”看到李增攀吊環(huán)次數(shù)增多,體能漸漸增強,張根寶臉上露出欣喜笑容。
2016年9月6日晚,在嘉興秀洲區(qū)文化館導(dǎo)演指導(dǎo)下,一群專業(yè)表演者在秀洲·中國農(nóng)民畫藝術(shù)中心排練以“中國好人”張根寶為主角的小品《心的呼喚》,這個小品在10月底嘉興全市小品大賽中首次亮相并獲組委會一等獎。嘉興市委宣傳部決定把“最美護工”張根寶的事跡拍成微電影進行宣傳。相比健全人,下肢癱瘓的李增是不幸的,但和一些孤苦無依的殘疾人比,他是幸運的,因為有這么一位比親人還親的姐姐能夠時刻陪伴他左右,溫暖陽光般照亮他凄寒人生。
因為一句囑托,張根寶鏗鏘堅守17年,為照顧好雇主癱瘓兒子,她克服常人難以想象困難,被中國無數(shù)網(wǎng)友贊許為“最美護工”。張根寶先后被評為“感動嘉興十大人物”“最美浙江人”,當(dāng)選“全國孝親敬老之星”,榮入“中國好人榜”。2017年11月張根寶獲“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人物。她微笑著說,我沒那么偉大,這樣高的榮譽受之有愧!“只要我身體還行,李增我一直會照顧下去,以告慰李大爺在天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