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駱駝:古絲綢之路的不朽象征

    2018-07-07 05:11:52高建新
    月讀 2018年7期
    關(guān)鍵詞:駱駝沙漠

    高建新

    駱駝是最能適應(yīng)極端氣候的動物之一,也是人類最友好的朋友之一。駱駝運輸是古絲綢之路上最主要的運輸方式。在通往西域漫長的道路上,要不斷穿越茫茫無際的沙漠,極耐干渴、善于行走、有“沙漠之舟”“旱地之龍”之稱的駱駝,不僅成為最主要的運載工具,也成為古絲綢之路的不朽象征。

    駱駝的奇特之處

    《史記·匈奴列傳》稱駱駝為“奇畜”,奇就奇在它超乎尋常的生物特性。駱駝四肢修長,善走,役用性能良好,是乘、挽、馱的良好役畜。駱駝?wù)葡律蓦諣畹娜鈮|,行走時腳趾在前方叉開,因此不會在沙面上陷落,一般可日行60—80公里,馱重150—200公斤。絲綢之路漫長,漢唐以來通往西域的三條道路,無不是戈壁連著戈壁,沙漠連著沙漠,形成綿延數(shù)千里的瀚海奇觀:庫布齊沙漠、毛烏素沙漠、烏蘭布和沙漠、騰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羅布泊、庫姆塔格,直至塔克拉瑪干沙漠。這些沙漠大部分為移動沙漠,風(fēng)來沙走,漫天黃塵,而且多為不毛之地,干旱異常,經(jīng)年不見綠色,非有駱駝不能度越。駱駝極耐干旱,血液里含有蓄水能力很強(qiáng)的高濃縮蛋白,能吸收儲存大量的水分。駱駝能在幾分鐘內(nèi)攝入相當(dāng)于自身體重(500—700公斤)1/4以上的水,而其體內(nèi)水分丟失緩慢,即使脫水量達(dá)體重的25%,仍無不利影響;駱駝在沒有水的條件下能生存3周,沒有食物的條件下生存4周;能飲鹽堿水,能以帶針刺的灌木為食物,如駱駝刺;駱駝有駝峰,儲存有大量脂肪,必要時可轉(zhuǎn)變成水和能量,以維持生命活動。

    稱駱駝為“奇畜”,還在于駱駝是一種古老的生靈,有人所不及的機(jī)敏和聰明。歷代史書多記載絲綢之路上有茫茫無際的沙海,夏天常有熱風(fēng)和沙暴來襲,給旅行者的生命安全帶來巨大的威脅,當(dāng)有熱風(fēng)和沙暴來襲時,“唯老駝豫知之,即鳴而聚立,埋其口鼻于沙中,人每以為候,亦即將氈擁蔽鼻口。其風(fēng)迅駛,斯須過盡,若不防者,必至危斃”。駱駝性怯懦而機(jī)警,嗅覺靈敏,不僅能識別氣候,而且具有遠(yuǎn)距離尋找水源的功能?!恫┪镏尽肪戆苏f:出了敦煌向西,是茫茫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沙漠底下雖有水源,但人卻不能發(fā)現(xiàn),“駱駝知水脈,遇其處,輒停不肯行,以足蹋地。人于其蹋處掘之,輒得水”。

    駱駝運輸成就了萬里絲路

    塔克拉瑪干沙漠東西長1000余公里,南北寬400多公里,總面積337600平方公里,是中國境內(nèi)最大的沙漠。走上絲綢之路,只有安全地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翻過蔥嶺,才能抵達(dá)西亞、中亞,直至歐洲。若無駱駝預(yù)警和尋找水源,旅行者是斷然不能穿越沙漠的。美國學(xué)者愛德華·謝弗在《唐代的外來文明》一書中說:“偉大的絲綢之路是唐朝通往中亞的重要商道,它沿著戈壁荒漠的邊緣,穿越唐朝西北邊疆地區(qū),最后一直抵達(dá)撒馬爾罕、波斯和敘利亞……這些道路之所以能夠通行,完全是靠了巴克特利亞駱駝的特殊長處,這種駱駝不僅可以嗅出地下的泉水,而且還能夠預(yù)告致命的沙漠?!卑涂颂乩麃?,是古希臘人對今興都庫什山以北的阿富汗東北部地區(qū)的稱呼。可以說,是駱駝連通了萬里絲綢之路。

    駱駝運輸不僅創(chuàng)造了聞名于世的古絲綢之路,而且為商貿(mào)流通、東西方文化交流創(chuàng)造了不朽的業(yè)績??梢赃@樣說,沒有駱駝,就沒有絲綢之路;沒有駱駝,絲綢之路就不會延伸如此之遠(yuǎn)。賴有駱駝移動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漢唐才成就了彪炳千秋的偉業(yè)。

    杜甫《喜聞盜賊蕃寇總退口號五首》其三:“崆峒西極過昆侖,駝馬由來擁國門?!睆尼轻忌酵髟偻?,越過了天塹昆侖山,就是牽引駝馬擁入國門的西域胡商的所來之處。這兩句詩描寫的就是絲綢之路開通之后,萬國爭相來朝的盛況。崆峒,山名,在今甘肅省酒泉市,唐屬隴右道肅州福祿縣。“擁國門”極具表現(xiàn)力,寫出了各國使節(jié)、商人熙熙攘攘,紛紛進(jìn)入國門的情景。唐王朝國力強(qiáng)大、經(jīng)濟(jì)繁榮,對外來使節(jié)、客商持開放和歡迎態(tài)度,吸引了各國商人紛紛來華經(jīng)商,絲綢之路的商貿(mào)活動達(dá)到了歷史頂峰。中唐詩人張籍《涼州詞三首》(其一)中“無數(shù)鈴聲遙過磧,應(yīng)馱白練到安西”,描繪的也是當(dāng)年絲綢之路的動人景象:滿載著中原絲綢的一支支駝隊,綿延無盡,腳步堅實,伴著叮當(dāng)?shù)鸟勨徛?,正緩緩行進(jìn)在浩瀚的沙漠戈壁上,要抵達(dá)大唐的西部邊陲——安西。“無數(shù)鈴聲”,寫出了駝隊的眾多和駝鈴聲的密集與清脆悠長。

    唐人對駱駝的贊美

    絲綢之路一路向西,到底通到什么地方,中國的古代文獻(xiàn)并沒有明確記載,1970年咸陽契苾明墓出土的“三彩釉陶單峰駝”,卻可以在這方面做一些補(bǔ)充。在出土的唐三彩中,雙峰駝比較常見,單峰駝則至為罕見,原因是雙峰駝產(chǎn)于亞洲寒冷沙漠地區(qū),主要分布于唐代的北方和西北地區(qū),如今天的內(nèi)蒙古、寧夏、甘肅、新疆以及蒙古國一帶。單峰駝,又稱阿拉伯駝,產(chǎn)于非洲和亞洲阿拉伯炎熱沙漠地區(qū),以及印度北部干旱平原,主要分布于北非、西亞,《大唐西域記》卷十一《信度國》:“橐駝卑小,唯有一峰?!惫糯哦葒念I(lǐng)域,相當(dāng)于今天的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南,屬于西亞。此單峰駝為低溫鉛釉陶,高嶺土胎,立于踏板之上,姿態(tài)雄壯,張口露齒,做昂首嘶鳴狀。駝頂、頸部、前腿跟部作成凹凸不平的駝絨狀。此駝制作精美,釉色光亮,保存完好,為國內(nèi)罕見,由此證明唐代的“絲綢之路”通往西亞、北非即撒哈拉沙漠以北的廣大區(qū)域是不成問題的。

    就駱駝對絲綢之路的貢獻(xiàn)而言,無論用什么樣的語言描述、贊美都不過分。歷代精美的駱駝造型,證明了人們對駱駝的無言贊美。今天我們看到的唐墓出土的三彩駱駝,多數(shù)做昂首嘶鳴狀,這從一個方面說明了唐人在駱駝身上寄寓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渴望走向遠(yuǎn)方的心愿。齊東方先生認(rèn)為:“唐代駱駝的塑造滲透了對現(xiàn)實生活的歌頌和向往,不是簡單的形象再現(xiàn);它們或大步行走,或引頸長嘯,表現(xiàn)出勇敢堅韌的精神,有的凄慘悲壯,像是對險象環(huán)生的惡劣自然進(jìn)行著抗?fàn)帯q橊勆系呢洿?,常常裝飾著一個很大的獸頭,像虎頭;駝囊上的怪獸形象未必是虎,有多種不同的樣式。如果對駱駝的出現(xiàn)、演變、形象、組合特征、興盛和消亡的時間作系統(tǒng)考察,唐人對駱駝的熱烈贊美無疑暗示著對漫漫絲路象征的歌頌?!睆膹堨铩堆汩T太守行》詩中的“駝囊瀉酒酒一杯,前頭滴血心不回”看,通常用來盛放貨物的駝囊,有時候也用來盛酒,古絲綢之路遙遙萬里,艱辛寂寞,需伴以酒。

    絲綢之路是漫漫征途,絕無平坦之路可循,跋涉者須以人畜的尸骨為路標(biāo)前行,一個腳窩緊連著另一個腳窩,一匹駱駝的頭緊頂住另一匹駱駝的尾,沉穩(wěn)而緩慢地前行。唐代杜佑《通典》說:甘肅武威的西北有一條通往西域的捷徑,但要穿越1000余里的沙漠,四面都是茫茫無際的沙漠,沒有現(xiàn)成道路可行。要想通過,“唯以人畜骸骨及駝糞為驗”。這些成為路標(biāo)的“骸骨”“遺骨”“遺骸”中,有一大部分是駱駝的遺骨,堅硬如胡楊,倒臥1000年不死,依舊枝枝挺立,直指前路;又如暗夜里的明燈,照亮了風(fēng)沙彌漫的絲綢之路,給在艱難中行進(jìn)的人們帶來生的希望。駝隊,是萬里沙海中唯一移動的風(fēng)景;叮當(dāng)?shù)鸟勨彛囗懙氖切蹅验煹奈幕涣鬟M(jìn)行曲。

    (選自《學(xué)習(xí)時報》2018年5月7日)

    猜你喜歡
    駱駝沙漠
    “駱駝兵”
    “沙漠之鷹”,中看不中用
    走出沙漠
    沙漠之旅
    走進(jìn)沙漠
    走進(jìn)沙漠
    大駱駝
    駱駝
    穿越沙漠
    京味十足的《駱駝祥子》
    人間(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42
    海南省| 马公市| 罗城| 天台县| 沁水县| 当雄县| 娄烦县| 扎鲁特旗| 广饶县| 交城县| 安平县| 崇礼县| 芦溪县| 金乡县| 常德市| 社会| 兴文县| 平罗县| 南漳县| 德安县| 延津县| 金溪县| 巴南区| 大余县| 塘沽区| 中西区| 鄂温| 鸡泽县| 兴安盟| 根河市| 包头市| 南宁市| 韶关市| 大关县| 聂荣县| 秭归县| 襄垣县| 乌恰县| 阳西县| 临潭县| 古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