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婷
你是隱身于大漠中的美術(shù)館,不可一世地屹立在這里千年,看盡過客來來往往,變了朝代,更了容顏,淹沒在歷史的潮流中,唯有你,受萬人景仰,亙古流長!而我們,只是你的一瞬間,多少年來,熙熙攘攘的游人們聚集在這里,瞻仰遺跡,感慨萬千,而后一波又一波隱匿,我們終是你的過客,懷著一顆敬畏之心,千里萬里地趕來,天南海北地趕來,指點著,驚嘆著,你早就堪破一切,所以才像個慈祥的千歲老者,微笑又包容地看著來來往往觀摩你的子孫,你一定原諒了王圓箓,一定原諒了那些在你身上肆意毀壞的人們吧!
那些故去的朝代,枯萎的容顏,都留存于你千百年的記憶之中,那礫巖峭壁上的每一寸彩繪,都是你歷經(jīng)滄桑的皮膚,愛憐卻不忍撫摸。那思維禪定的瞬間,那融入慈悲的微笑,那在色彩與線條中間流動的樂章,都是你長久守護的身軀,莫高窟,你終是微笑著帶領(lǐng)我們穿越了久遠(yuǎn)的歷史長河!我看到了他們,看到了那些過往……
那個叫樂尊的和尚,定是上天派來的,所以才讓千佛現(xiàn)身,于金光璀璨中指點迷津,種種機緣,他終是要肩負(fù)這世間傳奇的創(chuàng)造先河。于是,那一年,他在鳴沙山東面的崖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為敦煌璀璨的佛教文化奠定了基石!為莫高窟這個千歲老者塑造了胚胎!
此后經(jīng)年,人們紛紛效仿,隨著佛教的發(fā)展,絲路的開拓,那只有一個洞窟高懸的崖壁,經(jīng)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元不斷開鑿修建,終達735個洞窟!那幾乎垂直的礫巖峭壁上的洞窟由星星點點逐漸連成一片,千年老者既是這樣歷經(jīng)千錘萬鑿孕育而生,他的胸懷足以可見!
探尋起來,唐朝的文明,開放與包容更是使得莫高窟進入了黃金時代!那尊釋迦牟尼涅槃像,即是大唐隴西李府君家族開鑿,后面侍立菩薩、力士、天王等塑像共72尊,喜怒哀樂,神態(tài)各異,窟頂上方的千佛宛如一方佛國凈土的蒼穹,如夢如幻,庇佑著李大賓一家!指引著他們向善向樂向佛國凈土!而有標(biāo)志性建筑之稱的96窟九層樓,其窟內(nèi)的石胎泥塑倚坐彌勒佛像亦是唐朝所建。此外,作于晚唐時期的156窟的張議潮統(tǒng)軍出行圖,場面繁復(fù)宏大,不僅有較高的藝術(shù)價值,還有極高的史料價值。誠然,隋唐期間開鑿的洞窟就已達幾百余龕,隨后多年,朝代更替,社會變革,但人們對開鑿洞窟的信仰卻始終堅持,一直到元朝,才逐漸淡漠!
這一龕龕石窟,一面面壁畫,是古人留于我們交流的契機!我們仰視著這些歷經(jīng)千年的瑰寶,仿佛置身于那個朝代,畫匠們,僧侶們,供養(yǎng)者們都曾踱步于這狹小的空間,似乎努力探尋,就能嗅到他們的氣息!我看到飛天在他們筆下栩栩如生,看到反彈琵琶被他們悉心描繪,一幅幅精美的畫像,一尊尊雄偉的佛像一年又一年地填充著莫高窟這個慈祥厚重的老者!可是他卻被人們遺忘了,遺忘在狹長的河西走廊,遺忘在鳴沙山東麓多年!
那些年,他定是孤獨的,孤獨地守著自己精湛絕倫的身軀,卻也是驕傲的,驕傲地護著這些珍貴的藝術(shù)瑰寶,替那些開鑿者,那些供養(yǎng)者們守存著他們的印記!千百年來,只有他知道他們的樣貌,只有他定守諾言等在這兒,這些洞窟是他身體的一部分,是他魅力的源泉!從元朝到清朝,世人歷經(jīng)多少輪回,于他而言,卻都只是一瞬間,他依然堅毅地守著,慈祥、溫和,卻似乎有些淡淡的落寞。無人問津的莫高窟,開始被風(fēng)沙掩埋,久而久之亦有洞窟逐漸倒塌,殘敗的身軀難免會讓這個千歲老者心生憂愁!
直到那一年,那個叫王圓箓的道士來到敦煌,那是一個經(jīng)濟蕭條,地域荒涼的年代,看到神圣寶窟無人管護,受到嚴(yán)重的破壞,一種強烈的使命感,使王道士自覺自愿擔(dān)當(dāng)起了“守護神”的重任。他四處奔波,苦口勸募,省吃儉用,集攢錢財,用于清理洞窟中的積沙,也正是因此,沉睡九百年的藏經(jīng)洞才會驚現(xiàn)于世!只是,他定不知,那日偶然發(fā)現(xiàn)的那扇門,正是將被人們淡忘的莫高窟推向世界的大門,原本沉寂了多年的莫高窟,自此,成為世界的焦點!他亦不知,因為小小貪欲竟會被后人知曉,因為小小貪欲讓大量藝術(shù)瑰寶流落他國,至此成為千古罪人。
1900年,王道士在清理16窟的泥沙時,偶然間發(fā)現(xiàn)了壁畫后的密室,就這樣,莫高窟第17窟藏經(jīng)洞重見于世,那些隱匿了多年的藝術(shù)瑰寶重見于世。中國文化千百年來存留的奇跡,就在這扇窟門之后絢爛無聲,他看到從地面一直堆到房頂滿滿的經(jīng)卷文書和各種絹畫、佛像文書……顏色調(diào)和,鮮艷如新,厚大的卷子保存甚佳,大概同初藏入室時無甚差異,近五萬卷的敦煌遺書,讓王道士驚異興奮得手足無措!只是,他萬不知,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人們根本無暇顧及這些藝術(shù)瑰寶,官員們將他呈送的經(jīng)書古籍把玩觀賞,毫不在意!反而躍躍欲試的西方探險家們聽到這個消息后抑制不住狂野的掠奪之心!
隨后多年,從英國人斯坦因,法國人伯希,到日本的橘瑞超,俄國的鄂登堡,美國的華爾納等一批又一批的外國學(xué)者不遠(yuǎn)萬里來到莫高窟探寶,心灰意冷的王道士終是放棄了執(zhí)守的信念,妥協(xié)于西方掠奪者的錢財,將無數(shù)經(jīng)卷任由他們運往各國,亦將自己推向了萬劫不復(fù)之路!此后多年,他受世人的唾罵和良心的譴責(zé)終日惶惶不得安寧,乃至瘋癲,1931年,他終于搖搖擺擺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帶著千古罵名,帶著對佛祖,對古人的愧疚長眠于莫高窟大泉河?xùn)|岸的沙灘上!其實,他不知,這些被掠奪走的經(jīng)卷們都被視若至寶的悉心保存于各國的博物館中,長久流傳,供世人學(xué)習(xí)研究!如若他能知曉,或許遂能安心幾分!
上世紀(jì)40年代,有東方之筆之稱的張大千率眾弟子來到敦煌,臨摹壁畫,期間雖是毀壞了部分壁畫,但終因他的名望以及臨摹畫的展覽,而讓敦煌壁畫聲名遠(yuǎn)播,世界各地的人們開始為這沙漠中寧靜卻躍動的美而感嘆,并紛紛趕往敦煌觀摩這神秘莫測的歷史遺跡!
如今,這些高低錯落的石窟,就像是一部穿越千年的時空隧道,在這里,我們能觸摸到各朝各代的印記,大唐雄風(fēng),西夏傳奇……每一幅壁畫都將古人的訊息帶于我們,那些消失了的王朝,那些故去了的容顏,那些隱匿在歷史中的人物,都在這里展現(xiàn)!這個千歲老人,終將守護著這些傳奇,長長久久!
就這么突兀地闖入,這片歷代文人吟誦的沙山,來不及憶起那些優(yōu)美的詩詞,已然身處其中,既如此,干脆坦然以對。在這鳴沙山,盤腿而坐,聽遠(yuǎn)處陣陣駝鈴,悟來去漫漫絲路,于熱浪侵襲中感念起英雄遺跡來。
想來幾天前,絲路于我而言,還只是留在紙上的印記,就像由點線面繪制而成的二維平面圖,沒有任何空間感。故而來之前,將沿途所經(jīng)之地都大抵了解,就怕太突兀地闖入,來不及領(lǐng)略它厚重的底蘊。果然,當(dāng)你真正身處其中時,才知道紙上得來終覺淺,你仍然是一個闖入的過客,急匆匆的,無法企及,無法融入,你只能感慨,目之所及,點點滴滴,感觸在心。
它不只是你的眼睛所能觸及的點,自然景觀的嗚呼贊美過去之后留在內(nèi)心深處久久無法釋懷的仍然是那些你無法企及的歷史,銷聲匿跡的文明,每每感懷,像是穿梭于不同的朝代,每個朝代都將它的文明留了下來,一次又一次沖擊我的靈魂!
此刻,置身于這歷經(jīng)三千余年的沙漠之中,這悠悠駝鈴似一首久遠(yuǎn)的歌,從古代傳來,從未間斷,前人聽著,后人聽著……商隊從這里走過,逃難者從這里走過,大漢的軍隊從這里走過,旅游者從這里走過,我們,也從這里走過……烈日炙烤著,我們將身心都交與這訓(xùn)練有素、慈眉善目的駱駝們,它們祖祖輩輩都在這片沙漠之中,馱著我們的絲綢,馱著我們的文明,向西域各國。它們終是子承父業(yè),行走在這鳴沙山中,無怨無悔,默默地馱著游人們前行,仿佛稍微快些,就能趕上古人的商隊,乖巧的樣子,讓人疼惜。馱著我們的雙眼,觀這沙山,馱著我們的心靈,感那英雄。
翻閱起古書,幾乎每個朝代都少不了對這鳴沙山的記載,沙峰起伏,宛若蛟龍,金光閃閃,又似金山。西漢時就有鳴沙山好似演奏鐘鼓管弦音樂的記載,可見這嗡嗡聲響,千百年來,日復(fù)一日,不曾間斷,那過客留下的腳印,風(fēng)襲一夜后,也是像用溫柔的手輕輕撫摸過一般,痕跡全無。我們步古人的后塵,悠悠而來,這沙山,卻全無痕跡,大漢的將士們是否在這里停歇?大唐的使者們是否在這里修整?跟著駝隊,行走在這片沙漠之中,放眼望去,我仿佛看到了張義潮將軍派出的軍隊,他們渴了,累了,迷路了……我們的英雄,一撥又一撥而來,一撥又一撥而去。
眼前,突然被那一汪彎曲如新月的清泉所吸引,遍地黃沙,環(huán)繞四周,它倒好,不染塵埃,清澈見底,與這沙漠相偕,神仙眷侶般相處了千年,頗有些相敬如賓的韻味。細(xì)觀之下,泉內(nèi)生長有眼子草和輪藻植物,南岸蘆葦叢叢,四周流沙環(huán)繞,雖遇強風(fēng)而泉不為沙所掩蓋。就這樣,世世代代,鑲嵌這沙漠之中,似一顆明目,替它守著來來往往過客的身影。歷代的遷客騷人,從這里走過,都吟誦它,“山以靈而故鳴,水以神而益秀”。
我也吟誦它,盤腿而坐,坐在那炙熱的沙漠中,受這熱浪侵襲,心中所感,皆是古往今來從這里經(jīng)過的英雄豪士!他們的足跡,早已被輕輕撫平,故事卻留在了史書中,詩詞已流傳了上千年。
我輕輕地闖入,在這片天然而生的沙漠奇觀中,聽這沙響,看這清泉,我知道,明日,我的腳印將毫無痕跡,就像我從未來過……
看著他漸漸離去的背影,在夕陽中,拉下厚厚的印記,落寞又孤寂!
后來,很多次想起那個漸行漸遠(yuǎn)消失在荒漠中的俄羅斯少年,我知道,我這輩子再也不會見到他了!很多時候,有些人有些事,于特定的某刻,出現(xiàn)在我們的生命中,逗留多少時日,皆是命中注定,我們注定牽染,只是緣分深淺不一,擦肩而過,該是最淺薄的緣,但若因此記住了這個身影,無法忘懷,便另當(dāng)別論!
那是在絲路采風(fēng)的路上,大巴在趕往奎屯時,突然爆胎,這突如其來的事件并沒有讓我們沮喪,一行人停在路上暢聊著途所感,等待著來補胎的人!
也是在此時,一個背著背包的俄羅斯少年從旁邊經(jīng)過,他是那么年輕,青春陽光,像是純白的紙張,帶著滿臉的希冀,似乎,世間一切皆是美好的!他出現(xiàn)在我們身邊,恰如其分,爆胎的煩擾立馬被這個似乎遇到問題的俄羅斯少年所吸引,我們像是看到奇特景象一般將他團團圍住…
和往常一樣,看到任何觸動內(nèi)心的人和事,我都不會過多的表達,習(xí)慣性默默的在一旁看著,一行人中不免有會些蹩腳的英文的,即使不能暢聊,簡單的交流得知他的行程尚可以。原來,這個稚嫩單薄的少年,竟也是要走一遍絲路。果真,他純白外表下藏匿的是一顆炙熱神圣的心,從新疆,一路孤旅,到達長安。這是怎樣的執(zhí)念和勇氣,我無法想象和企及!長安,我們?nèi)找股畹牡胤剑z路的起點,于他而言,該是神圣的,久遠(yuǎn)的,古老厚重的……天生的羸弱性格,讓我偏生出許多依賴心來,于我而言,這種行徑都是欣羨卻無法達到的!曾經(jīng),三毛,就是這樣,背著行囊,帶著希冀,一路到新疆,追尋王洛賓的吧?
突然就心疼起眼前的這個少年來,本該青春浪漫的年華,同齡的男孩們都沉溺在網(wǎng)游交友時,他卻孤身一人,踏上了一段尋訪歷史遺跡之旅!而我們,也是重走絲路,從長安,沿著古人的足跡,到往新疆,對比之下,卻多了些許暖意,文朋師友,交流與共,總是溫情滿滿!
他本是想要搭乘一段車的,我們用僅學(xué)到的蹩腳英文交流著,得知他下一個目的城市是烏市,而我們,將要在晚上停歇在奎屯……交流不暢時,開始有人借助于電子設(shè)備,用翻譯軟件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他的訴求……可事實上,很多時候,有些事,并不能隨心所欲!且不說路線不同,我們畢竟是團體行動,該為所有人的出行考慮,無奈幫不了他。
他就那樣轉(zhuǎn)身離開了,落寞又孤寂,大家紛紛拿出食物交于他,目送著他漸漸遠(yuǎn)去,我看到有人拿出手機拍下了他落寞的背影!我們終是善良的人,想要為他負(fù)責(zé),想要為彼此負(fù)責(zé),所以,只能默默地希冀著,祝愿著……
很慶幸,在遠(yuǎn)處,他擋到了一輛車,我不知道他們是否能聽懂他的話,但或許目的地相同,他坐上那輛車走了……
許久了,我已經(jīng)結(jié)束采風(fēng)行程,回到長安,恢復(fù)以往的都市生活近一月,這一月,我寫了敦煌,寫了西夏,研究了鳩摩羅什,查閱了交河古城,向無數(shù)人講述了自己的感想,卻深知,放不下那個背影。誠然,這世間許多物體皆是可以安排的,你的行程可以安排,你的飯菜可以安排,但你靈魂觸動的那個點,卻無法支配!你就是忘不掉,你就是疼惜,那個瘦弱年輕的背影,你就是佩服,那種拋卻一切去追求所想所思,探尋古代文明的勇氣……
自成年起,便一直想要像三毛一樣隨性隨心的生活,卻總是無法企及,如若有天,不再怯懦畏懼,是否也可以如此,走走停停追尋古人的遺跡,各國的文明?我想,這才是我的初衷,比沿途任何美景都讓人難以忘懷,想來,這段淺緣已然結(jié)束,今生再無交集,唯愿少年安康,赤子之心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