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志勇
活動元教學是一種以活動為教學主要載體的方法,其主要依據為建構主義,提倡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前提下開展各類活動,以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在加深學生理解的同時,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對知識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活動元教學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具有很多優(yōu)勢,很多教師嘗試將其運用于教學中使其發(fā)揮功效.下面就活動元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談點體會.
在活動元教學中,學生不但能學習到理論知識,更能通過實踐操作過程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教師要制定并實踐操作各類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具有飽滿的興趣與高漲的熱情.
例如,在講“金屬的化學性質”時,教師可以就“金屬能否與酸發(fā)生反應”開展活動,引導學生做出猜想“金屬能和酸發(fā)生反應”以及“金屬不能和酸發(fā)生反應”,鼓勵學生說出各自理由,并將自身猜想記錄下來,然后準備鐵塊和銅塊以及稀鹽酸若干,將鐵塊放入稀鹽酸中,讓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在鐵塊與稀鹽酸充分反應后,在黑板上寫下一段話“金屬鐵能和稀鹽酸發(fā)生反應”.再讓學生自愿上臺進行操作,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前提下讓其演示將銅塊放入稀鹽酸的過程,一段時間過后觀察到銅塊不能和稀鹽酸反應.接著提出問題:會不會有的金屬能和酸發(fā)生反應,而有的不能?提供金屬鎂、鈉、銀、稀鹽酸等,讓學生進行猜想后開展探究活動.隨后指出:有些金屬能與酸發(fā)生反應是其化學性質之一,但是金屬與酸反應的程度及速率有一定區(qū)別,這體現(xiàn)了金屬活動性順序的不同.讓學生結合自身操作的實驗現(xiàn)象總結結論.這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課堂效率.
相較于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活動元教學通過各式各樣的活動使理論與實際間的關聯(lián)性變大,能夠避免學生過度注重理論而缺乏對知識的學以致用的現(xiàn)象產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確保學生對理論知識有較好理解和掌握的基礎上開展活動,鼓勵學生將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
例如,在講“海水的綜合利用”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探究以海水及各類化學物質為實驗材料的反應最終能生成什么,使學生了解海水能得到怎樣的利用.在活動中,教師要在告訴學生實驗原理、實驗方法及步驟后讓學生動手操作實驗,鼓勵學生舉手自愿上臺按照老師在黑板上寫出的步驟依次進行實驗的各個步驟.在學生操作結束并收集到實驗中如氯化鈉晶體、氫氧化鎂沉淀等后,教師要告訴學生:海水中資源豐富,有很多實用價值,而且不只是海水,我們所用的水中也包含有許多化學知識,如水的消毒是利用氯氣的氧化性、平時喝的純凈水一般是弱堿性、生活中的污水一般會在污水處理廠經過物理處理與化學處理后得到再次利用,等等.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還能使學生了解到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在拓展學生知識面的同時,使學生逐漸具有化學思維.
評價是活動元教學的關鍵組成環(huán)節(jié).有效的教學評價,不但能使學生意識到其自身存在的問題,督促學生及時改正,還能使教師通過自我反思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不足,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例如,在講“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時,教師可以拿出生活中常見的金屬材料制品并告訴學生其用途,也可以在多媒體上播放有關視頻讓學生觀看以開拓其眼界.在教學結束后,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點評,告訴學生其在課堂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如果學生過于興奮而出現(xiàn)閑聊其他、違反課堂紀律的現(xiàn)象,教師就要告訴學生活動的真實目的,督促學生將活動視作學習的場所;如果學生態(tài)度不積極,教師就要及時予以批評并讓學生自行尋求原因.學生在活動中難免會存在一些問題,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并及時指出,避免學生在今后出現(xiàn)同樣的問題.其次要對自身教學進行評價,對自身發(fā)問“對金屬材料這部分基礎知識的講解是否到位”“準備視頻材料是否充足”“學生對視頻內容是否真正理解,是否應在今后類似活動中增加讓學生接觸器材的環(huán)節(jié)?”等等.教師要善于反思,使教學更加迎合學生的實際需求.
總之,活動元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正逐漸發(fā)揮其功效.化學本身就是一門實驗性與活動性較強的學科,采用活動的形式有利于學生理解化學知識的本質,對學生學習及各項優(yōu)秀素養(yǎng)的形成有較大幫助.作為教學的組織者與引導者,教師要不斷尋求對活動元教學的最佳運用方案,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摸索以熟練地對其運用,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