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
(菏澤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骨一科,山東 菏澤 274000)
四肢骨折是骨科常見類型,臨床表現(xiàn)為骨折處腫脹及畸形、劇烈的疼痛、活動受限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由于骨折多是突發(fā)性事件,患者常常有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而骨折處持續(xù)的疼痛也會加劇患者的不良情緒,不僅影響治療效果和患者疾病的恢復,甚至會導致心理疾病[1]。我們將心理護理應用到骨科四肢骨折患者的護理中,以減緩其不良情緒及疼痛。本文對其效果進行分析。
選擇我院從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93例四肢骨折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47例、46例。觀察組47例中,男31例,女16例,年齡22-61歲,平均(41.33±4.07)歲,其中股骨骨折21例,骨盆骨折14例,肱骨骨折12例;對照組46例中,男32例,女15例,年齡22-59歲,平均(40.76±4.12)歲,其中股骨骨折22例,骨盆骨折13例,肱骨骨折11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包括環(huán)境護理、用藥護理、術后康復鍛煉等。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①心理疏導: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其心理需求,多傾聽其訴說,根據(jù)其接受能力進行針對性心理疏導,盡可能滿足其需求。為其介紹成功案例,鼓勵其多與病友進行交流,并通過可通過閱讀、聽音樂等方式轉(zhuǎn)移其注意力,減少對骨折處的關注。鼓勵家屬多給與關心和陪伴,從精神上、經(jīng)濟上多給予支持和鼓勵,從而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同時教會患者應對和緩解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方法及疼痛的技巧和方法,使其學會解決相應的問題。②健康教育:為患者講解骨折的相關知識,如骨折原理、治療方法、護理配合方法、預后、注意事項等,增強其對骨折的正確認知,提高對配合治療重要性的認識。術前向患者解釋手術的意義、術前準備、注意事項等, 告知患者疼痛的規(guī)律、特點等,使患者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以避免由于認知不足或錯誤認知加重負面情緒。術后在積極觀察患者病情的同時,也要留心其情緒變化。以及時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③環(huán)境護理:保持室內(nèi)清潔、安靜,溫度適宜,在室內(nèi)適當放置綠色植物,做好安全防護措施,保持光線柔和,使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④人文關懷:護理人員應注意保持良好的形象,注意儀容儀表,態(tài)度誠懇,護理操作時注意動作輕柔、嫻熟,以減少對患者身心造成不良應激[2]。⑤放松訓練:指導患者學會放松技巧,可通過面對面指導、觀看錄像等形式進行。室內(nèi)播放輕柔、舒緩的音樂,使患者心理放松,指導其在平靜狀態(tài)下練習吸氣、握拳、呼氣、放松拳頭等,使其身體各部分得到充分的放松,也可通過腹式呼吸等進行放松訓練。
采用SAS(焦慮自評量表)和SDS(抑郁自評量表)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價,兩表總分均為8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焦慮(抑郁)情況越嚴重。采用NRS[3](數(shù)字評定量表)對患者疼痛情況進行評分,總分1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疼痛越劇烈。同時設計調(diào)查表,對患者進行滿意率調(diào)查。采用Harris評分、Barthel評分分別對患者關節(jié)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進行評價,均為分數(shù)越高表明生活質(zhì)量和關節(jié)功能越好。
所有數(shù)據(jù)輸入SPSS 17.0軟件包,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
兩組護理前各項評分無明顯差異,護理后,均為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SDS評分、SAS評分、疼痛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SDS評分、SAS評分、疼痛評分比較(±s)
指標 SDS評分 SAS評分 疼痛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47例) 46.35±6.36 35.25±5.71 48.32±7.42 36.61±4.83 8.39±1.43 5.27±1.39對照組(46例) 46.18±6.55 39.33±4.92 48.69±7.01 41.51±5.72 8.28±1.51 6.98±1.74 t 0.138 3.688 0.247 4.467 0.361 5.242 P 0.891 0.000 0.805 0.000 0.719 0.000
觀察組Harris評分、Barthel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住院時間較對照組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住院時間、Harris評分、Barthel評分比較
觀察組滿意率為 95.74%(45/47),對照組為80.43%(37/46),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22,P<0.05)。
目前對于四肢骨折的臨床治療措施包括交鎖髓內(nèi)固定、外固定等,均已經(jīng)較為成熟[4]。但在對患者在采取相同治療措施后,臨床效果常常存在較大差異[5-6]。說明除了外科治療外,還有其他因素影響著治療效果。骨折的發(fā)生常常是突發(fā)事件,而治療和恢復又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在這期間患者難免會出現(xiàn)心理壓力增大,出現(xiàn)緊張、焦慮、抑郁等心理。而這些負面情緒常常會影響患者的治療和恢復。因此,有效的心理護理對四肢骨折患者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在日常的護理中,常常是重視身體的恢復,而對患者的心理需求卻常常忽視[7]。而現(xiàn)代護理學要求,對患者不應僅注重疾病護理,而應使患者在心理、身體、社會、精神等各方面給予護理和滿足,以達到預期治療效果[8]。
我們將心理護理融入對四肢骨折患者的護理中,其中心理護理可減緩患者緊張、焦慮等負性情緒,還可提高痛閾,有利于減輕疼痛。同時,對患者進行應對不良情緒、疼痛的技巧和方法指導,也利于患者減輕疼痛,增強對治療的信心。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對骨折、對手術的意義及手術方式的正確認知,從而提高護理和治療依從性。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聽輕音樂等也可使患者感覺放松,轉(zhuǎn)移注意力,從而減輕負性情緒和疼痛感。
本組資料中,觀察組給予心理護理后,不僅焦慮、抑郁評分、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而且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關節(jié)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與資料報道相似[3]。提示心理護理不僅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減輕疼痛,而且還可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恢復。因此,在骨科四肢骨折患者護理中應用心理護理,是一種有效的護理模式。
[1]沙翠萍,劉素珀,宮金良,等.綜合護理干預對普外科患者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5,42(2):69-72.
[2]古麗婭·阿孜滿.淺談骨科術后的功能鍛煉及康復護理體會[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14):255-258.
[3]王先榮.心理護理對骨科患者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8):253-254.
[4]何小霞.多發(fā)肋骨骨折患者的護理體會[J].吉林醫(yī)學,2015,36(13):2947.
[5]許雪鳳.護理干預對骨科老年患者術后早期功能鍛煉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5,9(15):222-223.
[6]Resnick B,Wells CL,Brotemarkle BA,et al.Exposure to therapy of older patients with trauma and factors that influence provision of therapy[J].Physical therapy,2014,94(1):40-51.
[7]馬云霞,夏冰峰.肋骨骨折合并肺挫傷的呼吸道護理[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5,19(25):3580-3581.
[8]石廣卉,王姣,杜玲.心理護理教育對股骨頸骨折的老年患者心理彈性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7,44(1):148-150.